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版标准日本语》说课程讲稿

《新版标准日本语》说课程讲稿

《新版标准日本语》说课程讲稿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我说的课程题目是《新版标准日本语》。

我将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规划,三个方面来介绍。

一、课程设计1.1、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新版标准日本语》作为公共日语核心教学与训练模块中的主要课程,旨在培养三年制高职学生语言学习的各项基本技能、为今后的相关课程的学习以及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夯实基础。

1.2、课程性质新版标准日本语l 是公共日语的基础类课程,为相关课程,比如:《日语听说》、《日语文章选读》、《商务日语》、《日汉互译》、《日本概况》、《国际贸易》等,打下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新版标准日本语是商务日语专业的一门重之又重的专业必修课。

商日语专业最基本的技能是运用日语语言的能力,这一最基本的技能,惟有通过标准日本语教学,才能获得并掌握。

l 是专业实训类课程我们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

在语音实训室、商务谈判实训室,按基本能力要求对学生进行分项实训,努力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为基本胜任将来的工作岗位服务;在实训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一、学无止境,要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二、只要付出终究是会有回报的。

而且也是为获取技能证书服务。

我们希望学生毕业时“毕业证书、技能证书”双证在手,成为就业的“敲门砖”。

1.3、课程理念l 夯实基础。

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

l 以应用为目的。

全书保持固定的出场人物,设定自然、真实的场景,创作了一个有声有色的长篇系列故事。

在基础课文上编排了发展性的实用会话,努力呈现自然、地道的日语。

为日语的实际交流应用服务。

l 以必需、够用为度。

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新理念,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要必须、要够用。

同时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l 突出应用。

相对弱化词汇、文法教学,强化听、说,提高表达能力,突出实用技能。

l 提高能力。

培养记忆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l 加强素养。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与人交流能力,工作的责任感。

1.4、课程功能l 知识能力了解日语的语言特点,从本质上感受与汉语的不同;掌握日语的句型、文法、词汇;按照课程进展可进行相应的日语会话;为日语能力等级考试夯实基础。

是进一步日语学习的前提。

l 学习能力培养记忆能力。

记忆不仅是日语学习的基础,更是任何学习的基础。

没有记忆就没有办法使学习承上启下、左右关联,更不可能“融汇贯通”。

记忆能力是在记忆的锻炼中得以保持和改善。

而日语的学习恰恰可以锻炼学生的记忆能力。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校之外的社会是一个更为宏大、纷繁的世界,而课堂所学、学校所学毕竟有限。

学生要学会主动学习,寻找自己自己需要的资料。

比如我们不断鼓励学生自学、所学内容可远远超出老师课堂说讲。

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

这是语言学习本身的需要,在新版标日的学习中我们从模仿开始,模仿日语的语言结构、用词习惯。

然后练习,试着去沟通、去表达。

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发现问题、然后围绕问题寻找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l 社会能力吃苦耐劳精神。

我们要用三年的时间习得英语近乎十年的学习效果,这是个很大的学习强度,必须要吃苦耐劳,才会有所收获。

人际交流能力。

语言是在彼此的交流中成为活的语言,才会生动,有生机。

学生要交流才会有进步。

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工作的责任感。

三位一体,相互支撑。

二、课程实施2.1、教材及教材特点(教材介绍)《新版标准日本入》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1)除了提供应有的语言知识外,还致力于加深学生对日本文化、社会背景的理解。

(2)全书保持固定的出场人物,设定自然、真实的场景,创作了一个有声有色的长篇系列故事。

在基础课文的基础上编排了发展性的实用会话,努力呈现自然、地道的日语。

(3)全书尽量收集各个领域的题材,包括日本的语言习惯、风土人情、中日交流及中日社会状况等,构成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

(4)使用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营造出直观、愉悦的视觉效果。

(5)有相应的电视讲座,再现了基础文和应用文的真实场景,不仅可以使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授课风格,而且可以将语言融入到半真实的生活。

2.2、课程实施计划标准日本语课程从第一学期就开始开设一直到第七学期。

为保证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每周不少于6课时,每学期不少于140课时,其中110学时为理论讲授,20学时为练习讲解,10学时为机动。

不宜随意减少。

2.3、课程内容内容:以话题为单元,每个单元的课文与此话题相关联,每个单元的内容相对完整,各个单元之间的出场人物、故事情节也是一脉相承的。

各课分为基本课文和应用课文,在基本课文中突出重点句型,在应用课文中编排了实用会话,呈现地道、自然的日语。

主线:知识能力、学习能力、社会能力的培养核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原则:实际、实用、实效培养目标:突出学生的综合能力,适应长三角地区新形势对高等技能型日语应用人才的需要。

2.4教学方法:多种教学方法并用,提高教学效果。

以单元设置话题,采用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导、电视讲座辅助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演示法直观教学,这是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采用的方法。

设立情景情景教学。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你无论如何也难以下咽。

但将15克盐放在美味可口的汤中,你早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

情景之于教学,如同盐之于汤。

影视资料、电视讲座教学形象化教学。

利用日文原版影视资料进行日语教学是—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手段,它有助于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学习日语的良好氛围,学生在这种半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语言,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增强活学活用的外语交际能力,并且更能切实体会到日语的独特之处和日本文化的深刻内涵。

尝试任务驱动教学项目教学法。

“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是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教学模式。

比如:家庭访问、邀请、非难等内容由学生分组合作进行。

新探索一体化教学、双语教学。

2.5课程实施特点体现新理念所学要够用、实用、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适应课程改革的新情况相对弱化词汇、文法教学,强化听、说,提高表达能力,突出实用技能。

贯彻语言学习新要求提供应有的语言知识外,更致力于加深对日本文化、社会背景的理解。

运用日文原版影视资料给学生创造出一个半真实的语言环境,即提高学习兴趣、又增强活学活用的交际能力,更能切实体会到日语的独特之处和日本文化的深刻内涵。

2.7、教师团队(如图)2.8、考核评价体系教学评价加社会评价教学评价由学习态度、课堂讨论、实训成果、学生评价、学校的各种竞赛、考试成绩组成社会评价日语能力等级鉴定探索多元评价方法,实现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的融通。

三、课程规划3.1、课程不足(1)教师队伍建设滞后,缺乏“双师型”教师和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教师下企业锻炼道路不通畅,学历偏低,科研教改能力不够强。

(2)课程资源建设滞后,没有形成适合的资料储备、资源库。

(3)虽然多元化教学,但仍然以“讲授法”为主导,学校新添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但运用能力需要提高。

(4)校内的实训基地需要真正利用起来、与校外的实训基地合作需要更深、更广。

3.2、建设目标校内专业课程1-2年有自己的教学资源库年轻的教学团队3-5年要提高学历、“双师”比例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2-3年完善校内实训,深化校企合作专业课程3-5年精品课程3.3建设措施(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2)深入调研准确把握课程标准(3)建立更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4)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5)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由过去的重语言知识的学习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强化教师的讲授转变为重对文化、社会背景的理解学生能力的培养实际应用训练日语思维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养成(2)深入调研、准确把握,逐步完善课程标准通过专业调研、学生调研来梳理知识主线(3)建立更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岗位技能要求与课程教学目标的一致性突出课堂教学的应用性与使用性(4)完善多元化的课程评价体系体现人人要发展,但不要求一样发展;人人要提高,但不必同样提高的多元化课程实施评价原则。

(5)教师队伍建设立足培养、大力引进、多种形式聘任——优化结构加强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真正达到“双师型”教师的标准与要求开展计算机应用培训——提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教学能力组织各类创新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切实提高教学能力拓展教师下企业锻炼的渠道——夯实教师的日语实际应用能力结束语在这里,我们诚挚地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得到各位评委、各位老师的教诲与指点,我们日语学科将一如既往,为学校的课程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