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楼梯电梯
B.栏杆扶手转折处理: a.鹤颈扶手转折 b. 栏 杆 扶 手 伸 出 踏 步 半步 c.上下梯段错开一步 d.上下扶手分开。
5.5 室外台阶及坡道(室内外联系)
台阶 一、尺度 1、踏步宽度应比楼梯大一些,使坡度平缓,以提高行走舒适度。其踏 步高(h)一般在100一150mm左右,踏步宽(b)在300 400mm左右,步数根据室内外高差确定。(室外不少于3级)
第五章 楼梯
内容
1、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装配式楼梯 3、栏杆及踏步构造 4、室外台阶与坡道 5、电梯与自动扶梯
5.l 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
一、楼梯的功能 1、交通功能:解诀空间的上下联系、人流疏散—经常涉及到楼梯的位 置、数量、形式类别、通行能力、安全舒适度、耐用易清洁情况 2、空间引导——布置 顺应流线的地方或是视线明显的地方 3、空间过渡——过渡空间通常用于空间的连接和转换是建筑中比较活 跃的积极空间。 4、空间限定——根据这楼梯、坡道或台阶来把局部升高或降低; 5、空间的体验——“步移景易” 6、景观功能——外部是指围绕着楼梯的空问环境条件;内部是指楼梯 本身的各种构成因素。视觉的焦点 7、休闲交流功能——广场上的台阶
一般应满足人在楼梯上 伸直手臂向上旋升时手 指刚触及上方突出物下 缘一点为限,为保证人 在行进时不碰头和产生 压抑感,考虑常用楼梯 坡度,
楼梯表示方法
5.2 钢筋混凝土楼梯的构造
在民用建筑中,一般都采用钢筋混凝土楼梯。 钢筋混凝土楼梯依施工方法不同,有现浇和 预制装配两大类。
5.2.1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根据结构形式分梁承式、梁悬臂 式、扭板式等类型 梁承式按照梯段的传力特点分为 板式楼梯 梁板式楼梯(梁可上翻,明步、暗步)
现浇梁承式楼梯结构
楼梯的结构支承情况
受力钢筋
板式楼梯
• 可将梯段视为带锯齿的楼板,斜搁在两端的 平台梁上,再由支座将荷载依次传递下去; • 钢砼梯段的主筋沿长方向配置
7、交叉楼梯
特点:并且曲率半径较大。其扇 形踏步的内侧宽度也较大,使坡 度不至于过陡,可以用来通行较 多的人流
不能作为主要人流疏散楼梯,常 作为景观楼梯布置在大厅、室外、 内庭。
8、圆形楼梯
特点:平台和踏步 均为扇形平面,踏 步内侧宽度很小, 并形成较陡的坡度, 行走时不安全,且 构造较复杂。 不能作为公共主要 人流交通和疏散楼 梯,常住宅户内楼 梯
栏杆形式
栏杆形式可分为空花式、栏板式、混合式 1、空花式 空花式楼梯栏杆以栏杆竖杆作为主要受力构件,一般常采用钢材制 作,有时也采用木材、铝合金型材、铜材或不锈钢材等制作。这种 类型的栏杆具有重量轻、空透轻巧的特点,一般用于室内楼梯。 2、栏板式 栏板式取消了杆件,免去了空花栏杆的不安全因素,无锈蚀问题, 但栏板构件应与主体结构连接可靠,能承受侧向推力。钢筋混凝土 栏板等,常用于室外楼梯,可体现楼梯的体积感。 3、混合式
二、楼梯的组成
一般楼梯由楼梯段、平台、栏杆扶 手三部分组成。 1)楼梯段: 作用: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 台的倾斜构件; 要求:每个楼段的踏步数一般 不超过18级,也不应少于3级。 2)楼梯平台包括楼层平台和中间 平台(休息平台)。 作用: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 向及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 人流 3)栏杆扶手 作用: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 安全保护构件。 要求:强度、高度、形式
顶层水平栏杆
中间平台 楼层平台
中间平台
栏杆 楼层平台
中间平台 梯段 楼层平台 平台梁 栏杆
三、楼梯的类型、形式及结构
楼梯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所处位置、楼梯间的平面形状与 大小、楼层高低与层数、人流多少与缓急等因素。
1、直跑单跑楼
用于层高不高的建筑
2、双跑直跑楼梯
是直行单跑楼梯的延伸, 仅增设了中间平台,将 单梯段变为多梯段。 一般为双跑梯段,适用 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马赛克防滑
固定防滑复合材料
防滑面砖
石材铲口防滑
金属防滑条
轧花钢板踏步板
栏杆设计要点
1、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 于1.05m。 2、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 梯,梯井净宽大于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 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 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 3、室外楼梯按阳台处理。
支承在中 心立杆上 的螺旋楼 梯
5.3 楼梯设计(以平行双跑楼梯为例)
① 根据层高H和初选步高h定每层步数N, N=H/h。 ② 根据步数N和初选步宽b决定梯段水平 投影长度L,L=(0.5N-1)· b。 ③ 确定是否设梯井。供儿童使用的楼梯梯 井不应大于120mm,以利安全。 ④ 根据楼梯间开间净宽A和梯井宽C确定 梯段宽度a,a=(A-C)/2。 ⑤ 根据初选中间平台宽D1(D1≥a)和楼 层平台宽D2(D2>a)以及梯段水平投影 长度L检验楼梯间进深净长度B,D1+L+ D2=B。如不能满足,可对L值进行调整 (即调整b值)。
梁式楼梯
平台梁间由梯段梁支承踏步板; 钢砼踏步板的主筋沿踏面的长方向 钢砼梯段梁的主筋沿长方向配置;
配置
—比 较—
简支的楼梯
作为空间构件的悬挑楼梯
板式楼梯
梁式楼梯梯段梁在梯段的中间
梁式楼梯梯段梁在梯段的两侧
—比 较—
由上下平台梁支承的扭板楼梯
由中间钢砼筒支承的挑板楼梯
3.确定宽度等于楼梯段宽度: a=[2700-2×120(墙厚)-100(梯井宽)]÷2=1180mm
(2)平台标高:
当每层楼梯两跑的踏步数相等时,平台应处于上下层高度的中点。 本例一层平台的标高为1.4m,二层平台标高为4.2m。因为底层休息 平台下做出入口,平台下净高应不小于2000mm。需要对底层楼梯做 必要的处理。
栏杆扶手
室内楼梯扶手高 度自踏步前缘线 量起不宜小于 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 平扶手长度超过 0.50m时,其高 度不应小于 1.05m。 供儿童使用的楼 梯栏杆在500- 600高度增设扶 手
楼梯净空高度
楼梯平台:净高不应小 于2m,使人行进时不 碰头。 梯段净高: 2.20m
梯井
所谓梯井,系指梯段之间形成的空档,此空档从顶层到底层贯通公 共建筑一般150-200,住宅一般60
幼儿园等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其梯井净宽不大于 0.20m(少儿胸背厚度), 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措施,防止其跌落楼梯井底。楼梯栏杆 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一般做垂直杆件,其净距不应大0.11m(少 儿头宽度),防止穿越坠落。 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
平台宽度
梯段改变方向时, 扶手转向端处的平 台最小宽度不应小 于梯段宽度,并不 得小于1.20m,当 有搬运大型物件需 要时应适量加宽, 以保持疏散宽度的 一致,并能使家具 等大型物件通过。
医院建筑还应保证担架在平台处能转向通行, 其中间平台宽度应不小于2000mm,对于 直行多跑楼梯,其中间平台宽度不小于 1100mm。
踏步形式和尺寸
当踏步宽度较小时,可将踏步的前缘挑出,形成突缘或使 踢面倾斜的方式加宽踏面(此方法不好)。突缘宽度一般 为 20mm~25 mm。
梯段净宽-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多层住宅 ≤6层 ≥ 1000
≥7层 ≥ 1100 高层 ≥ 1200
楼梯梯段宽度在防火规范中是以每股人流为0.55m计,并规定按两 股人流最小宽度不应小于1.10m, 实际上人体在行进中有一定摆幅和相互间空隙,因此本条规定每股 人流为0.55m+(0~0.15)m, 单人行走楼梯梯段宽度还需要适当加大,
入口平台板下净空1400-150=1250<2000mm,不满足要求。 处理方法:调整梯段,提高平台;降低入口地坪。
4.调整 可以将平台下的地面标高降至0.450m,则平台净高为 1250+450=1700mm<2000mm。还不 满足要求 采用增加第一个梯段踏步数量,即 提高底层中间平台的做法: 第一个梯段应增加的踏步数量为2 级此时,平台净高为: 1700+175×2=2050mm>2000mm 检查±0.000平台标高 轴线进深5100-墙厚240-1200平台 -250踏步宽x(8+2-1)=1420>梯段1200 满足要求
4.绘制平面图
根据已知楼梯间的 开间和进深,绘制出 各层楼梯的平面图。 图为某住宅楼梯的平 面图。
常见平台下方 入口楼梯形式
明确两种楼梯处理方法 底层层高2400、2800
底层为车棚的楼梯形式
5.4 踏步及栏杆构造
一、踏步面层 1、要求 1)楼梯踏步面层装修做法与楼层面层装修做法基本相同。装修用材标准应 高于或至少不低于楼地面装修用材标准。 2)选择耐磨、防滑、美观、不起尘的材料。 常用有水磨石面层、缸砖面层、大理石面层、花岗石面层等,还可在面层 上铺设地毯。 二、防滑处理 作用:在于避免行人滑倒,并起到保护踏步阳角的作用 位置:靠近踏步阳角处。 常用的防滑条材料有:水泥铁屑、金刚砂、金属条(铸铁、铝条、铜条)、 陶瓷锦砖及带防滑条缸砖等, 高度:防滑条应突出踏步面2一3mm,实际工程中常见做得太高,反使行走不 便。
9、螺旋楼梯
四、楼梯的尺度-踏步
楼梯踏步高宽比是根据楼梯坡度要求和不同类型人体自然跨步 (步距)要求确定的,坡度一般控制在30°左右,室内楼梯的适宜坡 度为23°~ 38°;对仅供少数人使用服务楼梯则放宽要求,但不 宜超过45°;踏步宽度b、高度h,宜为h+b =420~450mm、 b + 2h =580~ 62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