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精品】在中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学课件
最新【精品】在中小学怎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学课件
(二)开设心理健康课,使学生学会 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生存
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
教育目标 理论基础 教育内容
教育过程 教育效果
德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奠 基工程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基本路线、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革命传统、 理想道德、形势政策教 育等
强制性、理想性、说教 式,由上到下 你要做
20
12 怀孕
40
34
娱乐消遣活动改变
20
13 性生活困难
39 35 宗教活动改变
19
14 家庭增加新成员 39 36 社交活动改变
18
15 工作调动
39 37 少量借贷
17
16 经济状况改变
38 38 睡眠习惯改变
16
17 好友亡故
37
39
家庭团聚次数改变
15
18 职业再适应
36 40 饮食习惯改变
• 容忍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极富耐性。 • 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充满自信。 • 赞美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存感恩。 • 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爱人爱己。 • 接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心胸广大。 • 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掌握目标。 • 分享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慷慨大方。 • 诚实公平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维护正义真理。 • 安定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信任自己,信任他人。 • 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对世界多一份关怀。 • 祥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有平和的心境。
(三)容易导致心理疾病的非理性信念
• 非理性信念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 1. 绝对化 • 2. 概括化 • 3. 糟糕至极
• (四)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1.生理因素 (1)遗传 (2)母亲的异常分娩 (3)生理疾病和外伤、中毒等因素的影响
2.心理社会因素
(1)早期教育与家庭环境 A 家庭的自然结构对个体的影响。
二、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 (一)什么是心理健康
1. 心理健康是人对自己和环境的适应能力 2. 心理健康的相对性
高度健康
一般健康
轻度失调
严重失调
• (二)心理健康的标准
1.了解自我,悦纳自我 2.接受他人,善与人处 3.正视现实,接受现实 4.热爱生活,乐于工作 5.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6.人格完整和谐 7.智力正常 8.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五)指导家庭教育,形成良好的家庭心理 环境
谢谢各位
• 欢迎与我联系
Email :chenlijuan8325@ 电话: 6522.5185
羓臛鏂褫徾毯恙寙珱塨薻 酒萻教崭腐篔飺籦雟踘犲 聲単笊穝漈謯聦懰鐣鳑畋 毪缀蒠銄夒会砦敝呸経閼
搄室狍囫
111111111 看看
邖舉槕菺纝窀塆傟筏蜐邰譚搎峻
B 不良的家庭人际关系对个体的心理健 康发生不良影响。
C 家庭的教养方式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 康产生影响。
• 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 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斗逞勇。 • 恐惧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畏首畏尾。 • 怜悯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自愿自艾。 • 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 嫉妒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勾心斗角。 • 羞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心怀内疚。
家庭其他成员亡故
61
受伤或生病
51
父母再婚
50
休学
47
长期休假
45
父母生病
45
到新环境生活
41
家庭成员吵架 受奖励 搬家 改变生活习惯 改变睡眠习惯 改变饮食习惯 改变社交习惯
分数 38 36 35 35
31 29 25 21 19 19 19
• (4)大众传播媒介的不良影响
三、心理健康的维护
(一)树立科学育人的观念,推进素 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心 理品质
15
19 夫妻争吵
35 41 休假
13
20 大量借贷
31 42 度圣诞节
12
21 取消赎回抵押品 30 43 轻度违法
11
22 工作责任变动
30
生活事件 父母有一人亡故 父母离婚 父母分居 父母犯罪
儿童社会生活压力量表
分数
生活事件
100
过分性接触
73
好友亡故或出走
65
和父母吵架
63
改变在学校的任务
(2)学校环境
(3)“应激”和生活事件
“应激”一词最初含义是指“物理上的 张力或压力”。心理学指各种各样的紧 张刺激所引起的生理、心理的反应。
社会生活事件评定量表
等 生活事件 级 1 丧偶
分等
生活事件
分
数级
数
100 23 子女离家出走
29
2 离婚
73 2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亲纠纷
29
3 夫妻分居
65
25
个人取得突出成就
心理健康教育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的奠 基工程
各种心理治疗理论及人 格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日常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调试: 专业与职业的选择、人际关 系的调整、婚姻质量的改善、 学习与工作效率的提高、心 理障碍的消除等
助人自助、助人自悟, 由下到上
我要做
(三)做好宣传辅导工作,创造心理健康氛围
(四)加强教师的心理修养,以人格影响人格
褀庽芿嗗坔雤戂篣屼粅钚丕徦臵
毨艬嚣趟議斡齒鑙発榛排區垃儿
•1
•袡2 撉令佶刋觰礹僄秚颹曠丮龚蔮 ••醾34 拲龄芀敘华旛鏋肻湑称茬闀騱 •戠5 邁贰槼鹁鱡碻蹄鄜屪饗虸刖飧 ••蔟67男古谍女古男 怪垰男 怪奺女 古古鴘怪憕怪个錯蜠曮燉閟鹠紷痓 •汿8v逽vvvv溸vv 殄鷰簎藐奝佯綽珞碧魁遭 ••鸵9 缊勘薐伈铃爅戅燅畞寑緻咚軅
1. 教师要表现出工作的事业心,热爱教育工作的 感情
2.教师要作风正派,办事公道,平等地对待每一 位学生,公正地处理各种问题。
3.教师要恰当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教育者的角色 形象,要和蔼可亲,平易近人。
4.教师要身体力行,言行不悖。 5.教师的性格要乐观、幽默、与学生亲近。 6.教师要提高自身修养,知识丰富,兴趣广泛。
【管理精品】在中小学怎样开 展心理健康教育
一、心理健康问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从世 界范围看,目前每年有100多万人死 于自杀,我国每年有28万人自杀身 亡,平均每两分钟就有一人死于自 杀,自杀未遂数量则是这个数字的 10—20倍,也就是说,每年有200多 万人有过自杀行为,是全球自杀者 总数的五分之一。
28
4 服刑
63 26 配偶就业或停职 26
5 近亲死亡
63 27 入学或休学
26
6 受伤或患病
53 28 生活条件变化
25
7 结婚
50 29 个人习惯改变
24
8 失业
47 30 与上级不和
23
9 复婚
45
31
工作时间或条件改变 20
10 退休
45 32 迁居
20
11 家人患病或行为不良
44 33 转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