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制度(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以及中央和省市关于财务管理的办法和意见,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财务管理工作按照“主体明确、分级负责;预算管理、严格收支;厉行节约、保障重点”的原则实施。
第二章预决算管理第三条局计划财务科预算编制应遵循“编制合法,内容完整,保障重点,公开透明”的原则。
第四条各二级单位、机关各科室应根据工作任务和工作计划及时向财务科提供资料编报下一年度的支出、采购计划和预算,大型会议、培训等专项经费预算,需报具体项目。
固定资产购置、房屋维修、车辆维修费、网络建设维护及邮电和报刊订阅等预算草案,由财务科根据经费的需求和可能,初审汇总平衡后提交局领导审定。
第五条年度预算经批准下达后,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
第六条计财科应当确实履行预决算的编制、报送、信息公开,做到数据真实准确、内容完整、账证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表表相符。
第三章收入管理第七条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单位各项收入要及时全额缴入市财政专户。
单位各项收入应全部纳入单位预算统一管理,单位在业务活动中与其它单位或个人发生的一切款项,应该及时开具财务票据、收取款项、登记入帐,不得截留、隐瞒、挪用。
第四章支出管理第八条所有支出均应纳入预算管理。
第九条严格执行国家工资和津贴补贴政策。
严禁自行扩大发放范围,擅自设立发放项目和自行提高发放标准。
人员经费支出由人事按照有关文件规定核定标准,经有关部门核准后,报经分管人事和财务领导审核后交局计财科执行。
第十条公用经费支出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和财政部有关开支范围、标准的规定,以年度预算定额标准为依据,实行总额控制,节约使用;原则上当月的票据当月报销。
(一)差旅费用1.报销依据:根据都办发[2014]32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都市党政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5)其它相关附件资料:包括会议、培训、考察、调研通知等。
4.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市内交通费标准及说明:(1)住宿费住宿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入住宾馆(包括饭店、招待所)而发生的房租费用。
住宿费在标准上限内凭发票据实报销。
标准:省内出差的,其他人员住宿费标准上限为每人每天320元。
省外出差的,住宿费标准上限按财政部统一发部的标准执行。
(2)伙食补助费伙食补助费是指对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给予的伙食补助费用。
标准:省外出差的,按财政部统一发布的伙食补助费标准执行;省内宜都市外出差的,每人每天100元;宜都市内(不同乡镇间)出差的,每人每天50元;若出差人员集中用餐,可按每人每天补助标准内报销餐费,不再报销伙食补助。
出差人员应当自行用餐。
凡由接待单位统一安排用餐的,应当向接待单位交纳伙食费,可凭收款收据按标准报销伙食补助费;若出差人员由接待单位在内部食堂安排工作餐的,不得报销伙食补助费。
伙食补助费按出差目的地标准报销,在途期间伙食补助按当天最后到达目的地标准报销。
(3)市内交通费市内交通费是指工作人员因公出差期间抵达目的地发生的室内交通费用。
标准:省外每人每天80元,省内宜都3.操作流程:(1)会议计划。
各部门在每年编制部门预算时,填写《会议计划表》,将次年会议计划和预算安排报送办公室汇总,经计划财务科核定后提交局长办公会审议通过,列入下年度会议费预算计划。
(2)会议审批。
按计划召开各类会议之前,由主办科室填写《会议审批单》报办公室统一登记管理,经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签批后报相关部门备案后实施。
三类会议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审批,会期原则上不超过半天,一年召开一次会议;四类会议由局主要负责人审批,晦气原则上不超过半天,并纳入年度会议计划。
会议费在部门预算经费中列支。
会议优先使用选择单位内部会议室,若单位内部会议室不具备会议条件的必须到政府定点会议场所召开。
会议定点场所会议室租金等其他费用应在政府采购控制协议范围内。
(3)会议登记。
办公室专人负责建立全局会议报批管理台账,填写《会议登记表》。
(4)费用报销。
会议费开支范围包括会议住宿费、伙食费、会议室租金、交通费、文件印刷费、劳务费、医药费等。
交通费是指用于无固定收入会议代表的往返交通费,以及会议统一组织的代表考察、调研等发生的交通支出,会议代表参加会议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按照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回单位报销。
禁止以现金方式结算会议费。
4.报销费用附件:在会议结束后30个工作日内及时办理报销手续。
(1)会议审批单;(3)参训人员签到表;(4)资料费用清单;(5)培训机构出具的的培训费用发票和培训费用原始明细单据;(6)电子结算单(发票)等凭证(不得以现金方式结算);(7)其它相关附件资料。
4、讲课费:本系统内人员授课不发讲课费,系统以外人员授课正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及相当职级(厅局级)人员每半天不超过2000元,副高级技术职称专业人员及相当职级(县处级)人员每半天不超过1000元,其他人员每半天不超过500元。
(四)公务接待费用1.报销依据:根据都办发[2014]32号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宜都市党政机关国内公务接待实施细则》及都财发[2017]1号《关于明确党政机关公务接待工作餐及工作误餐标准的通知》文件规定执行。
2.接待标准:严格国内公务接待审批控制制度,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范围,并对能够合并的公务接待统筹安排,对无公函的公务活动和来访人员不予接待。
接待对象应当按照标准自行用餐。
确因工作需要,接待单位可以安排工作餐一次。
除此之外,接待单位协助安排用餐的,应按差旅费管理办法中伙食补助费的相关规定,向接待对象收取伙食费,用于顶抵接待单位的接待费支出或接待对象自行与商家结算。
接待开支标准(不含酒水)上限为:早餐50/人,中晚餐90元/人(不含酒水),接待对象在10人以内的,陪餐人数不得超过3人,超过10人的,不得超过接待对象人数的三分之一。
3.操作流程:对口接待科室提出申请---填写公务接待审批单—分管领导审批—承办人承办---承办人员结付并报销费用。
4.报销费用附件:(1)派出单位公函;(2)公务接待审批单;(3)公务接待清单;(4)消费明细单:(《消费明细单》上必须加盖工商户发票专用章,并由经办人员签字)(5)发票。
以公务卡方式结算的,还应提供POS机刷卡小票。
不得以现金方式支付。
(6)其它相关附件资料。
(五)车辆费用1、租用社会车辆费用。
按照都车改组(2016)7号《宜都市党政机关租用社会车辆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执行。
2、租赁方式:按政府采购确定租车公司,按规范合同签订租车合同,明确租车服务有关具体事项。
3、实行车辆租赁审批制。
因公务活动需租用车辆的,应当一事一批,并填写公务活动车辆租赁审批单,报单位主要领导审批后方可租赁车辆。
4、操作流程:用车单位申请(填写公务活动车辆租赁审批单)-----办公室审核-----分管领导、局长审批---签订租车合同----填写出差审批单---出车执行任务---办理资金支付。
5、报销费用:(1)政府租车合同;(2)公务活动车辆租赁审批单;(3)发票;(4)出差审批单(出差租车)、或会议通知(会议租车)、公务接待函(公务接待租车)等相关凭证。
对于未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的车辆租赁公司的费用不予支付。
6、二级单位车辆开支范围:包括车辆燃油费、车辆修理费、过路过桥费、停车费等。
(1)车辆燃油费:由各车辆单位办公室根据车辆耗油情况实行一车一卡管理。
(2)车辆修理费:车辆需进行修理的,报单位负责人审批,并在定点修理厂修理。
流程:单位办公室提出申请填写车辆维修单—分管领导审核填字—单位负责人审批-单位-办公室组织实施--申请人员验收并签字—承办人员结付报销费用--票据资料整理归档。
(3)过路过桥费、停车费:按规定开支,据实报销。
(4)报销费用所需凭证附件资料:1.《车辆维修审批单》2.维修工程完工验收资料;3.发票及明细清单(申请人需签字确认);4.其它相关附件资料。
(六)日常物品购置费用1.操作流程:日常办公用品由办公室安排专人负责实行定点采购,大宗物品按规定实行政府集中采购。
2.报销费用所需凭证附件资料:(1)物品购置清单(承办人员签名确认);(2)发票;(3)其它相关附件资料。
第五章审批管理第十一条财务计划审批和报销审批权限。
财务计划和报销审批权限是指财务审批事项的最终审定和批准的权限。
实行单位领导办公会集中签批、分管机关财务领导和分管业务领导共同审批、财务部门审核。
第十二条局机关财务审批权限一、财务开支计划的审批权限:(一)局党组办公会集中审批权限:对计划实施的预算支出专项资金项目,1万元以上的公用经费支出,1万元以上的工程建设支出及大宗物品采购支出,所有的上级专项项目支出由承办单位填制《经费预算支出集体决策审批表》报经局党组集体研究同意后按程序实施。
(二)局长、分管机关财务领导、分管业务领导共同单笔金额审批权限:公用经费2000以上10000元以下的预算支出,由承办单位拟定用款请示报分管业务领导、分管财务领导、局长审批后实施。
2000元以下的支出,由承办单位报分管财务领导同意后执行。
二、财务报销的审批权限:(一)局党组办公会集中审批权限:一次性支出1万元以上的根据“三重一大”集体决策要求由承办单位填写《大额资金使用集体决策事项申报表》,报经局党组集体研究,分管业务领导、分管机关财务领导根据集体研究意见进行审批。
报销时由科室负责人认可,财务科审核,经分管领导、分管财务领导、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报销。
由承办单位按“三重一大”大额资金使用要求向纪检部门报备。
(二)分管机关财务领导、分管业务领导共同单笔金额审批权限:一次性支出在2000以上1万元以下凭用款请示先后报科室负责人、财务科、分管领导、分管财务领导审核签字报销,超出预算请示的,还需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后方可报销。
2000元以下报分管财务领导同意签批报销。
第十三条局机关财务支出结算报销审批流程:一、公用经费支出结算报销审批流程:承办单位申报---计财科初审---分管机关财务领导审核二、专项项目支出报销审批流程:承办单位申报---计财科初审---分管业务领导审核----分管机关财务领导审核三、二级单位支出报销审核:承办单位申报---计财科初审---二级单位分管领导审核--- 领导审核签批第六章资金管理第十四条资金结算中,按照现金管理规定,超出现金支付范围的,须通过国库支付系统银行转账。
属于公务卡结算范围的,严格执行公务卡制度;出纳须日清月结,账款相符,确保资金安全。
原则上不再存放大量现金,日常的库存现金控制在2000元以内。
除单笔500以下的小额零星支出可实行现金支付外,其余均应采用转账支付方式,年度现金支出总额原则上不得超过全年下达授权支付额度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