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三十: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带答案)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三十: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带答案)

2018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测试题三十:资源的跨区域调配(带答案)一、单选题(共32题;共82分)1.我国进行资源跨区调配的主要原因是()A. 促进我国东西部经济的全面发展B. 区域资源赋存量与区域发展水平不匹配C. 全面平均分配自然资源D. 资源在区域之间具有流动性特征2.南水北调工程,水源区必须最先解决的问题是()A. 河道的淤积B. 水质污染C. 地下水位的下降D. 土壤盐碱化3.图为“甲、乙两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要素流动示意图”,读图。

关于甲、乙两个区域说法正确的是()A. 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粮食B. 若甲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带,乙表示东部地带,则箭头①表示核电C.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劳动力D. 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②表示资金、技术4.将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途径有()①西气东输②西电东送③移民垦荒④建立有色金属基地⑤ 建立以海盐为原料的化工基地⑥ 大力发展旅游业A. ① ② ③ ⑥B. ② ④ ⑥C. ④ ⑤ ⑥D. ① ② ④ ⑥5.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和西电东送是我国重点建设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以下关于这三项工程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西气东输工程既是资源调配工程,又是交通建设工程B.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的重要措施C. 西电东送的发电能源都是非可再生能源D. 三项工程都经过了沪宁杭工业基地6.西电东送可以缓解我国东部地区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主要原因是()A. 西电东送使电价升高,东部用电量减少B. 西电东送使电价降低,使用环保电器者增多C.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煤炭输入量减少D. 西电东送使东部地区工业成本降低,又能力改善环保条件7.对于不发达地区来说,产业转移带来的不良后果是()A. 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B. 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了安置C. 促进了乡村城市化进程D. 生态环境质量有所下降8.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的主要原因是()①华北平原供水极其紧张②因黄河水含沙量太大,不能用于生产和生活③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为工程的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④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有余⑤主要为了减小长江的洪涝灾害⑥因我国的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将向北方转移A. ①②⑤B. ②③⑥C. ①③④D. ④⑤⑥9.图中,箭头①②③④分别是()A. 西电东送;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南水北调B. 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南水北调C.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磷北运D. 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10.图为某国四地(四地相互之间大体等距离分布)某种重要自然资源储量和需求量关系图。

读图,回答问题。

四地间最有可能产生资源跨区域调配现象的是()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11.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西电东送是指西部地区的水电和火电输往东部,图中有火电站分布的是()A. ③④B. ④⑤C. ②③D. ①⑤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启动西气东输工程的重要依据的是()A. 我国西部地区天然气资源丰富B. 近年来我国天然气探明储量迅速增长C. 我国东部地区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D. 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有现成的输气管道可以利用13.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A. 促进东部地区改变能源结构B. 促进东部地区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C.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D. 有利于带动东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14.“东桑西移”是指我国将逐步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蚕丝产业发展战略。

“东桑西移”的原因主要是()①东部地区桑园基地面积不断减少②西部地区有丰富的土地资源③带动东部地区的农业发展④稳定我国蚕丝产业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②③④D. ①③④15.南水北调的东线、中线都可以到达的城市是()A. 北京B. 天津C. 烟台D. 威海16.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②③17.下图为“世界汽车产业的三次转移位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第一阶段从北美洲转移到欧洲B. 二阶段从甲转到乙是因为甲地资源枯竭C. 丙地吸引汽车转移的优势有科技进步、市场广阔D. 汽车发展历史最为悠久的为北美地区18.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目前出现了部分工业向周边地区的“二次转移”,如()A. 汽车制造工业B. 普通陶瓷制造C. 高级时装制造D. IT软件产业19.南水北调工程东线对受水区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有()A. 地下水水位上升B. 湿地和生物多样性减少C. 土壤次生盐碱化D. 长江河口海水倒灌20.川气东送是继西气东输之后中国兴建的又一条能源大动脉,对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推动西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图及有关知识,与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①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②途经我国水能最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更方便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④供气来源更多,供气更稳定⑤运输线路短A. ①②③B. ②③⑤C. ①②④D. ③④⑤21.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A. ③④⑤B. ①②⑤C. ①②④D. ①③④22.读“南水北调中线干线工程路线图”,与东线相比,中线工程的特殊影响是( )A. 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长江下游的防洪压力B. 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C. 更有利于保障水质D. 解决了北方水资源紧缺的威胁问题23.西部地区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72%,已探明的煤炭保有储量占全国的39%,下图是西电东送示意图,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都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北路输送的火电,使京津唐地区燃煤量减少,降低粉尘危害B. 中路水能发电,清洁、经济效益大,为沪宁杭地区提供电能C. 南路电能的输送对解决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不足有重要意义D. 西电东送主干道途经我国能源最大输出省市是山西,最大输入省市是广东24.下图是我国西气东输二线管道初步走向示意图。

该工程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 缓解能源紧缺B. 改善水体质量C. 促进减排除污D. 保证能源安全25.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面临产业合作和结构优化升级、完善产业转移和承接等重要任务。

目前长江中、上游地区产业承接采取措施合理的是()①提高人口素质②加大基础设施建设③加强自主创新能力④扩大对外开放水平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26.京津冀地区产业和发展条件存在互补优势,北京、天津、河北之间存在着产业与技术,工业最终产品和高技术产品,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流动、迁移。

读京津冀产业一体化示意图(图7),图中数字代表资源、劳动力、初级产品等的是()A. ①⑥B. ②⑤C. ③④D. ④⑤27.(2016•全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某国外转移,图1示意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

(1)影响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不断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 市场规模B. 劳动力成本C. 原材料成本D. 技术水平(2)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日资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A. 市场规模大B. 技术水平高C. 劳动力素质高D. 基础设施水平高(3)在日资家电组装工厂向越南等国家转移的背景下,中国家电产业发展的战略是()A. 加大政策支持,吸引日资回归B. 进口越南产品,替代国内生产C. 扩大生产规模,保持价格优势D. 加强技术研发,培育竞争优势28.读“我国西气东输主干管线工程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1)西气东输管道线路的走向所考虑的主要经济因素是()A. 地形类型B. 人口分布C. 城市分布D. 交通线路(2)西气东输管道经过山西和陕西,其主要目的是()A. 解决该地区供能不足的矛盾B. 该地区天然气产量大,气源多C. 调整该地区产业结构D. 改善该地区城市大气质量29.读我国“北水南调”工程规划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地区的南部需要从北部调水的主要原因有( )。

Ⅰ①河流域内降水量不大,蒸发较强Ⅱ①河流域为我国主要商品粮基地,而②河流域以沼泽为主Ⅲ①河中下游地区人口较稠密,重工业较多,需水量大Ⅳ①河含沙量较大,水质较差A. Ⅰ、ⅡB. Ⅰ、ⅢC. Ⅱ、ⅣD. Ⅲ、Ⅳ(2)该工程建设的有利条件是( )A. 地势北高南低,可以自流引水B. 经过地区主要是沼泽等荒地,占用耕地少C. 输水线路短,线路里程不到300千米D. 输水干线经过地区以平原为主(3)该工程建成后,对哈尔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 缓解其水资源紧张状况B. 有利于该城市地域结构的调整C. 改善其航运条件D. 减小洪水危害30.2004年12月30日,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西气东输的起止点是()。

A. 准噶尔盆地—长江三角洲B. 塔里木盆地—长江三角洲C. 准嘴尔盆地—珠江三角洲D. 塔里木盆地—珠江三角洲(2)西气东输管道的开通,对西部地区的好处有()。

A. 变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B. 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钢铁、水泥土建、机械、电子等工业的发展C. 提供大量劳力和资金,带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D. 解决西部能源紧张问题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B2.【答案】B3.【答案】C4.【答案】D5.【答案】C6.【答案】C7.【答案】D8.【答案】C9.【答案】D10.【答案】B11.【答案】D12.【答案】D13.【答案】C14.【答案】B15.【答案】B16.【答案】D17.【答案】C18.【答案】B19.【答案】A20.【答案】C21.【答案】C22.【答案】C23.【答案】D24.【答案】C25.【答案】D26.【答案】D27.【答案】(1)B(2)A(3)D29.【答案】(1)C(2)B30.【答案】(1)B(2)D(3)D31.【答案】(1)B (2)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