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日历周次:第一周授课内容:第一课导言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近现代史”界定(3分钟)2、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现实价值与意义(42分钟)3、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40分钟)4、总结(5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课外作业:1、制定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2、阅读教材上编综述。
周次:第二周授课内容:第二课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对上一课内容的回顾,以及对本课主要内容的简要介绍(4分钟)2、列强入侵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0分钟)3、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革命性质与两大历史任务(16分钟)4、正确看待几个问题(30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课外作业:1、提出自己感兴趣或有疑惑的、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问题;2、阅读教材第一章。
周次:第三周授课内容:第三课救国道路的探索与斗争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天平天国农民运动(30分钟)2、洋务运动(25分钟)3、戊戌变法维新(35分钟)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知识分子如何看待自己在社会进步中的地位与作用。
2. 阅读:洪仁玕《资政新篇》、谭嗣同《仁学》周次:第四周授课内容:第四课《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与斗争;(51分钟)2、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16分钟)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9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2、思考题:辛亥革命为什么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周次:第五周授课内容:第五课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条件 (55分钟)2、中国先进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心路历程(25分钟 )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怎样理解新文化运动掀起了思想解放的潮流?2、思考题:十月革命对中国先进分子的影响。
3、思考题:为什么说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周次:第六周授课内容:第五课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意义(23分钟)2、焕然一新的中国革命(35分钟)3、视频:中国共产党的成立(30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2、思考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3、思考题: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4、小论文: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什么时代条件下和国际环境中发生发展的?这对中国革命事业带来哪些影响?周次:第七周授课内容:第六课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坚持革命——必须推翻国民党蒋介石政权 (18分钟)2、怎样革命——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 (40分钟)3、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遵义会议与长征的胜利 (27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 1、思考题:大革命失败后,为什么要把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作为中国革命的首要目标?2、思考题: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3、思考题:如何认识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4、思考题: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5、小论文:中国革命新道路的开辟,对今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何启示?周次:第八周授课内容:第七课第一节《日本的侵略》、第二节《中国的抗战》(上)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26分钟)2、残暴的殖民和中华民族的深重灾难统治;(14分钟)3、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15分钟)4、国民党的正面战场(34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视频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如何评价中国抗战的正义性和进步性?如何评价国民党的正面战场?2、小论文:中日应该如何看待抗日战争这段历史?3、阅读:(1)沈予:《日本大陆政策史》,社科文献出版社2005年。
(2)毛泽东:a)《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第一卷)b)《关于蒋介石声明的声明》第一卷c)《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第一卷)(3)胡锦涛: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
周次:第九周授课内容:第七课第二节《中国的抗战》(下)、第三节《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历史意义》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44分钟)2、抗日战争的胜利;(13分钟)3、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13分钟)4、抗日战争的胜利的意义、原因和基本经验(10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视频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2、阅读: (1)毛泽东: a)《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第二卷)b)《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第二卷)c)《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第二卷)d)《新民主主义论》(第二卷)(2)胡锦涛:纪念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的讲话。
周次:第十周授课内容:第八课《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一节《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第二节《国民党统治区的全面危机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45分钟)2、国民党统治区的全面危机和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与农民的广泛发动;(45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为什么内战不可避免要爆发?2、小论文:看电影《重庆谈判》,谈谈你对国共谈判的看法?周次:第十一周授课内容:第八课《为新中国而奋斗》第三节《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第四节《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45分钟)2、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40分钟);3、本章总结。
(5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为什么第三条道路走不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的形成的历史基础是什么?2、小论文:“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命题的?周次:第十二周授课内容:第九课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介绍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意义;(5分钟)2、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40分钟)3、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30分钟)4、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10 分钟)5、学生提问并回答问题(5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课外作业:1、提出希望自己关注的、希望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问题;2、阅读教材第八章。
周次:第十三周授课内容:第十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以苏联为鉴戒,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30分钟)2、“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曲折(30分钟)3、20年探索的成就与失误(30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图片展示法;多媒体展示法;案例教学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如何理解1956年以后的20年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2.小论文:辩证认识20年探索的成就与失误周次:第十四周授课内容:第十一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一、二、三节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对本课教学目的、重点难点以及主要内容的介绍(5分钟)2、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35分钟)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25分钟)4、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25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教学法;图片展示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2、阅读教材第十章第一、二、三节。
周次:第十五周授课内容:第十一课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第四、五节第十二课《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第一节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5分钟)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与经验(20分钟)3、中共十八大主要精神概要之一(45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案例教学法;图片展示法;课外作业:1、思考题:试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
2、思考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了哪些主要成就?取得这些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阅读教材第十章第四、五节。
4、阅读中共十八大报告。
周次:第十六周授课内容:第十二课《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奋斗》第二节、第三节、期末复习。
授课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1、中共十八大主要精神概要之二(35分钟)2、中国梦与中国青年;(35分钟)3、期末复习、课堂答疑。
(20分钟)授课方式:讲解法课堂答疑:1、思考题:中国梦的核心价值以及中国梦的动力源泉是什么?2、思考题:当代中国青年与“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