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常识一、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高处坠落是指人由于站立于工作面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坠落高度超过2米)造成伤害的事故。
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高处作业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根据高度不同分别是:当作业高度为2—5米时,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2米。
当作业高度为5—15米时,其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3米。
当作业高度为15—30米时,其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为4米。
当作业高度为30米以上米时,其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为5米。
据对近年来高处坠落事故的分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施、设备本身缺陷或是安全防护措施缺乏和缺陷造成,如在临边洞口处作业,无防护设施或防护不严、不牢固,作业人员踏空失足坠落;龙门架(井字架)安装、拆除时作业人员无可靠防护措施坠落;停层通道板损坏、通道门未关闭等;脚手架跳板不满铺、架体防护不严密等;以及模板排架施工缺乏可靠立人措施、平台铺设板不牢固、翘头板等。
梯子材质不佳,不符合使用安全要求,轻质板上缺乏防踩踏措施,在灯架、塔机等高耸设备上作业无防风措施等,以及人的违章产生的不安全行为,如擅自攀爬脚手架、不使用或不正确使用劳防用品、不正确使用如登高扶梯等登高设施、跨越阳台等。
(一)使用折梯应有拉撑措施1.危险危害因素:在施工现场安装架空的管道管线时,在房间里安装灯具时,在修补、粉刷平顶时都会使用折梯。
作业人员在使用折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所用折梯没有牵绳,两面滑开而摔倒致人伤亡。
某油漆班50多岁的老工人加入批墙工作,用一副新的五档人字梯,中间没有拉绳,梯脚未扎橡皮,这样的扶梯是不符合安全要求的。
干活要紧,老工人就在光滑的磨石子地坪上撑开梯子,爬上第4档站着批起墙面来。
不一会儿,使用的那副人字梯失稳,在光滑的地坪上趴开了。
老工人一个后仰栽了下来,再也没有站起来。
2.预防对策措施:作业人员在使用折梯进行攀登作业时必须注意:(1)折梯上部铰链必须牢固。
(2)为了保证折梯上部夹角在35°~45°之间,就必须要有可靠的牵绳等拉撑措施,使折梯不会两面自行滑开。
(3)在平滑的地面上使用折梯还要将梯底部用橡皮等做好防滑措施。
(4)作业人员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双手握横档一档一档上下。
手中不能持有器物,也不准一手拿物一手抓梯子。
禁止两人同时在同一梯子上上下或两人同时站在同一梯子上作业。
梯子上有人不得移动梯子。
(5)梯子踏档间距以30厘米为宜,不得有缺档。
(二)使用梯子应有防滑措施1.危险危害因素:在施工现场经常要使用梯子进行一些工序单一的作业,作业人员在做这些工作时,没有检查梯子的牢固可靠情况,随意地取来梯子就盲目地登高作业,容易造成梯倒人亡的伤害事故。
2.预防对策措施:(1)要检查梯子的结构牢固情况,梯子的上下间距是否有缺档。
踏板上下间距以30厘米为宜。
(2)梯子的底部要安放在坚实的地方,不准将梯子垫高使用。
(3)梯子上端应有固定措施,梯子的工作角度与地面的夹角在70°~80°之间。
(4)要在梯子底部使用橡皮等做好防滑措施,要防止梯子滑倒。
(5)如果梯子要接长使用,只能接一次,接头帮扎一定要牢固可靠,绑好的梯子的强度不低于原来单梯强度。
(6)作业人员上下各类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双手握横档一档一档上下。
手中不能持有器物,也不准一手拿物一手抓梯子。
禁止两人同时在同一梯子上上下或两人同时站在同一梯子上作业。
梯子上有人不得移动梯子。
(三)模板作业应有可靠立足点1.危险危害因素:模板安装作业是在周边临空状态下、无立足点或无可靠立足点的条件下进行,模板安装作业超过一定的高度不搭设脚手架与操作平台,作业人员站在连接件上和支撑杆上进行作业,险象环生。
模板固定与支撑随意搭接在不稳定的地方,会引起模板失衡。
作业人员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冒险蛮干。
极易造成高处坠落事故。
2.预防对策措施:进行模板安装作业的作业人员应有稳固的立足点,不能站在钢管上,也不能用钢模板代替脚手板立人。
严禁在模板的连接件和支撑件上攀登上下。
模板支撑排架没有张设平网或没有脚手板等可靠立人措施时,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安装模板高度超过2米时,安装柱模板超过3米时,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平台。
安装电梯井内墙模板时,要在板底200毫米处铺满脚手板立人。
(四)不准攀爬井架、脚手架等杆件1.危险危害因素:施工现场作业人员为了节省时间,为了攀高方便,随意攀爬脚手架、井架、钢柱头等结构件与设施进行登高,这样很容易造成滑跌,将直接导致高处作业坠落事故。
2.预防对策措施:施工现场登高要做到:(1)施工现场登高应借助建筑结构内扶梯、脚手架上的登高设施,或乘施工升降机,从规定的通道上下。
(2)施工现场登高从直爬梯进行攀登时,直爬梯超过2米时应架设护笼,当直爬梯超过8米时,还要加设梯间休息平台。
(3)施工现场作业人员要登高,不得在阳台之间等非通道处进行攀登,也不得利用吊车臂架、井字架、脚手架等杆件进行攀登。
(五)悬空浇筑混凝土要有操作平台1.危险危害因素:施工现场混凝土浇筑框架、过梁、雨篷、小平台和扶梯梁时,因没有搭设立人的操作平台,作业人员因没有可靠立足点,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2.预防对策措施:(1)作业人员不准直接站在模板或支撑件上进行操作。
(2)要先搭设操作平台或者铺设脚手板,在可靠的立足点上进行混凝土浇筑。
(3)如果无法搭设可靠的安全设施,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或搭设安全平网。
(六)门窗悬空作业站位要谨慎1.危险危害因素:安装门、窗,或门、窗油漆及安装门、窗玻璃时作业人员因无可靠立足点,随意站在樘子、阳台栏板、窗台上冒险作业。
2.预防对策措施:悬空进行门、窗的安装,或门、窗油漆及安装门、窗玻璃时,操作人员严禁站在樘子、阳台栏板、阳台栏杆上进行操作。
在进行窗口作业时,操作人员的重心应位于室内,不得在窗台上站立。
碰到门、窗仅临固定门、窗封填材料未达到强度时,操作人员在进行门、窗电焊作业时,作业人员严禁拉门、窗进行攀登。
在高处进行门、窗安装时,如无脚手架,无安全网时,作业人员要系好安全带,保险钩要挂在作业上方的可靠物件上。
(七)移动式操作平台搭设要完善1.危险危害因素:在施工现场经常要使用移动操作平台进行一些简单的管道安装,模板安装,装饰装修,由于在移动式操作平台上没有安装防护栏杆和配置登高扶梯,翻爬和作业时会造成人员伤害。
2.预防对策措施:在施工现场使用移动式操作平台要注意:(1)移动式操作平台的搭设高度不应超过5米,面积不应超过10平方米。
(2)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轮子平台的结合处应牢固可靠,轮子高度不应超过8公分。
(3)操作平台上面应满铺木板或竹笆。
(4)操作平台四周要设置二道防护栏杆。
(5)操作平台还应配置登高扶梯。
(八)不能在钢梁等构件上随意行走或攀爬1.危险危害因素:钢结构吊装和安装时操作工人不遵守有关规定,经常在钢柱头、钢支撑上翻爬或在钢梁上随意行走,这是导致高处坠落事故的根源。
2.预防对策措施:钢结构吊装和安装时操作工人在钢梁等构件上不能随意行走或攀爬。
进行钢柱安装要登高时,应使用钢柱挂梯或设在钢柱上的爬梯。
进行钢柱接长时,应使用梯子或操作平台。
进行钢梁安装时,视钢梁固定,在两端设置挂梯或搭设钢管脚手架,不准在梁面上随意行走,要在钢梁一侧装设钢索,将安全带保险钩扣在钢索上或安装牢靠的扶手绳。
进行钢屋架安装时,应在钢屋架上设置攀登时的上下梯架,踏步间距不应大于40厘米,屋架吊装以前在屋架上弦设置防护栏杆,在屋架下弦挂设安全网,吊装完毕后要及时将安全网固定。
(九)洞口旁高处作业安全防护要到位1.危险危害因素:在使人与物有坠落或危及人身安全的洞口进行高处作业时,由于洞口没有及时安装防护设施,或者洞口防护设施安装未固定,安全防护设施材质差,或者洞口的防护设施被人为拆除都极易造成高处坠落的伤害事故。
施工现场的扶梯口、井架口、阳台口、电梯井道口和预留洞口等,人们将这些“洞口”戏称为“老虎口”。
某工程泥工班娄某负责运送砂浆,因屋面沿口高出屋面,砂浆车须经井架通道板往返于井架口与屋面之间。
娄某面对井字架,在井架通道板上倒退着拖砂浆车,由于用力过猛,人体重心失控,落入井架通道板旁边的预留洞(直径87厘米),因预留洞的盖板没有固定,娄某撞开盖板坠落至相距8米的地坪上而死亡。
2.预防对策措施:施工现场的平面洞口高处作业必须设置稳固的盖件或其它防护:(1)楼板屋面和平台面短边边长或直径为2.5—50厘米的洞口要用竹笆、木板等作盖板,盖板搁置四周要均衡地盖住洞口,并将盖板固定。
(2)边长或直径为50—150厘米的洞口,要先用钢管或楼板钢筋组成防护网格,网格间距不大于20厘米,再用竹笆或木板作盖板固定。
(3)边长或直径在150厘米以上的洞口,四周要设防护栏杆在洞口下面要张设安全网。
(4)作业人员不准随意拆除或损坏洞口的防护设置。
(十)临边高处作业防护栏杆要完善1.危险危害因素:在施工现场基坑周边,尚未安装栏杆或栏板的阳台边,雨篷与挑檐边,无外脚手架的屋面与楼面周边,楼梯口与梯段边,井架和施工用升降机与建筑物的通道两侧边,不及时设置防护栏杆,作业人员极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
江西农民工陈某,在某工地做木工,到17层锯木楔,即在楼层内四处寻找,因电梯井口未按要求设置防护栏杆,陈某糊里糊涂地一脚踏进去坠地而亡。
2.预防对策措施:作业人员在临边进行高处作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用各种杆件做好安全防护。
防护栏杆的上横杆离地高度1.2米,下横杆离地高度0.6米,栏杆柱间距不大于2米。
(1)用竹做栏杆时,横杆小头有效直径不小于70毫米。
栏杆柱小头直径不小于80毫米,用16号镀锌钢丝帮扎不少于3圈。
(2)用钢筋做栏杆时,上栏杆直径不小于16毫米,下栏杆直径不小于14毫米,栏杆直径不小于18毫米。
采用电焊会镀锌钢丝帮扎固定。
(3)用钢管、角铁等做栏杆时,用扣件或电焊固定。
(十一)脚手板使用要防翘头1.危险危害因素:作业人员在高处作业中经常要使用脚手板,有时为了贪图方便,将脚手板随意铺设,造成脚手板翘头踏空,人员坠落。
在将竣工的某工地现场,架子工李某等两人一起拆除铁井架,他俩登上井架,站在脚手板上进行操作。
李某凭着架子工的特殊经验,贪图方便,没有按要求正确使用脚手板,脚手板的两端没有与横向水平杆可靠固定。
井架拆除至离地面6.2米高时,另一职工反手拧松角铁螺帽,李扶住立杆,等螺帽松开后,随即在脚手板上从井架南边走向井架北边。
正当他移位之时,因脚踏在脚手板顶头,造成脚手板翘头,人体重心失控,从井架里坠落而死亡。
2.预防对策措施:正确使用脚手板的要求:(1)作业人员在铺设脚手板时,脚手板要搁置在三个横向水平杆上。
只有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米时,方可搁置在二根横向水平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