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浦江桥隧隧道管理有限公司养护工作总结2015年养护工作总结2015年,是公司改革创新之年,也是隧道公司拓展自我、融入市场的一年,隧道公司继续坚持“养早、养好、养全、养深”的四养原则,继续坚持以“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信息化”为养护准则,做到预早养护、精深养护、创新养护,确保隧道养护管理品牌得到全面提升。
一、监理考核情况备注:外环隧道、翔殷路隧道的业主考核情况外环隧道、翔殷路隧道:业主在养护方面从“隧道设施安全、隧道主要设备保养、政府,监管部门,指令性任务、业主(管理方)指令性任务和或建议、季度开支情况、上季度考核整改情况、下季度工作重点”等方面检查,2015年第1-第4季度考核,均为合格。
二、养护工作的重点1、设施设备完好率2、日常养护计划完成情况3、缺陷处置情况4、养护重点内容延东隧道:围绕了的大修展开配合工作,A、大修配合工作:自大修工作启动,我司共计配合201项次工作,配合人工549人次,配合车辆合计141辆次。
其中:土建66项次、机电117项次、消防18项次。
B、大修运营保障工作:大修期间,我司本着“施工服从运营,运营服务施工”的总体原则制定了详细的“大修期间运营保障方案”,在确保运营总体要求不变的情况下,加强人力投入、重新调配车辆物资,实现延东在运隧道、人民、新建隧道的安全畅通,确保大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C、加强通道保洁及保护区巡视:我司将在原有每天2次路面清扫的基础上,不定时对隧道增加清扫次数。
同时根据交通组织方案,清扫车、巡视车的行车路线也将重新规划,充分保证日常保洁工作有序开展。
人民路隧道:围绕了泡沫管道渗漏开展整治工作,公司开展人民路隧道内(包括陆家嘴环路东侧地道)全线泡沫管道渗漏情况排摸、雨淋阀控制箱内的泡沫管道渗漏情况排查和记录等工作,并对排查过程中发现的渗漏点进行处理。
经观察,虽然人民路隧道消防系统的泡沫液管道通过了72小时的加压试验,但泡沫液在泡沫管道中渗漏情况还不是很稳定。
为确保隧道安全运营,公司已形成了一套多部门多专业紧密配合的专项机制,并继续加强消防水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
新建路隧道:围绕了工作井环境开展整治工作,对新建路隧道浦东、浦西工作井内环境进行整治:包括工作井楼道顶板侧墙的整体堵漏涂装、轴流风机房的顶板侧墙的堵漏涂装、逃生通道的渗漏整治、弱电设备房内的照明移位、工作井内整体保洁等工作,大大改善了新建路隧道工作井内环境面貌。
解决了新建路隧道照明电缆管线掉落的问题,新建路隧道固定电缆的防火板因墙面渗水老化松动,不能受重,出现部分照明电缆脱落情况,从而影响了隧道安全运营的工作。
我司立即组织人员对新建路隧道东西线的掉落照明管线进行修复。
并设法将掉落的电缆管道重新固定,恢复新建路隧道照明。
同时组织人员全线排查,发现新建路、人民路隧道矩形段多处明显存在电缆固定处松动现象。
后该缺陷通过2015年专项“人民路隧道、新建路隧道顶板防渗堵漏顶板加固”中整体解决。
龙耀打浦隧道:消防-加装设备确保演习现场图像实时传输,今年三季度,公司为顺利完成2015年龙耀隧道消防灭火联动演练,对整个消防系统联动进一部检查测试。
维养中心在现场加装了二台固定摄像机和一台移动摄像机,确保演习现场图像实时传输到中控室,多角度展示了演练过程,提高了现场演练的可看性。
演练过程中维养中心群策群力,相互配合,做到各个环节落实到位,做到演练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翔殷路隧道:积极采取技改措施,提升道口防雷能力。
翔殷路隧道浦东、浦西道口及龙门架位置,安装有情报板、限速板、摄像机等交通监控设备,由于周边缺乏高大建筑等原因,经常易遭雷击受损,虽然安装有防雷保护装置,但效果不佳;为减少对重要设备影响,在雷击时只能采取切断现场设备电源等被动防御措施,也无法确保有效。
2015年中,我司维养中心开展QC课题技术攻关,先后完成浦西、浦东道口现场的防雷装置改造,通过近一年的数次雷击考验成效明显,未发生过一次雷击受损情况。
外环隧道:外环隧道组织了QC小组,对隧道内雨水泵房清污施工工业化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并荣获2012年上海浦江桥隧隧道管理有限公司QC成果发布奖。
在此前对雨水泵房集水井、横截沟清理的方法完全依靠人工进行。
经过多次的现场试验和改进,目前外环隧道在雨水泵房清理过程中,采用综合工作站配合渣浆泵和清运车,实现机械来代替人工淤泥清理,一个集水井一个夜间清理完成。
今后,将继续跟踪此施工方法的应用及现场采用情况,进一步完善施工工艺规范化、标准化。
同时,逐步向其他隧道或相关公司,以我们的实践经验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确保地下工程设施的安全,做出贡献。
三、完成其他养护内容如下:1、加强各隧道“二点一线”隧道道口保洁,清除隧道保洁死角,保持每月二次对打浦、龙耀、人民、新建、延东、翔殷、外环隧道的侧墙保洁,同时在各道口增设道口巡检员,对道口环境保持不间断的人工清扫,始终保持隧道通道环境整洁,确保车辆正常通行。
2、完成2015年度所属隧道的设施设备定期检查工作,检查以“土建、机械、强电、弱电”等专业为划分,全面了解目前隧道设施设备的运行状况,且为2016年的隧道专项计划报批工作提前做好准备。
3、据路政局设施管理中心、桥隧公司的指示要求,完成市管设施“养护单位标识标牌”、运营养护vi标识、车辆标识制作的统一安装、更换工作。
4、完成对隧道渗漏水的测量,测量出来的数据均在指标范围内,且加强对隧道渗漏水的人工及计数器测量和观察控制,确保测量数据的正确性。
5、完成在主汛期前,落实人员对排水系统进行普查,主要内容有隧道边沟、横截沟、管道、水泵、单向阀、水泵各类控制柜、手动、自动及液位系统等。
要求边沟与横截沟做到不淤、不堵、不留隐患。
水泵手动、自动均能正常启闭,运行平稳,无异常震动及异声,控制柜电流电压处于规定区间,水泵停泵时单向阀有明显敲击音,排水管道螺栓紧固不松动。
确保各类排水泵均在受控状态,为消除排水隐患作好准备,确保安全渡汛工作。
6、完成了主照明灯具、电气设备控制箱的每月一次的巡检、养护,杜绝用电安全隐患发生,确保隧道主照明安全运行。
7、完成了交通监控系统、火灾报警系统、电力监控、通讯系统等的季度保养工作,对老化设备及时更新,为设施设备正常运行作好充分准备。
8、完成了隧道内完成灭火器的更换工作,确保消防器材合格有效。
9、完成各隧道每季度常规一次的沉降检测。
(1)龙耀路隧道:隧道各区段整体均呈上升趋势;隧道横径、竖径均呈扩张状态,整体变化幅度有所减小;南北线对应区段全年变化规律一致;各季度本次变化量显示,第三季度南北线匝道口个别点位变化超限。
四季度部分区段沉降变化量超限,主要集中于南线主通道的SS27-E#- SS51-W#之间,南线匝道SZ02-E#- SZ06-W#之间,北线主通道NN41-E #- NN49-W#之间,各断面收敛变化量均未超限;第四季度变化量相对于其他三个季度来说略微偏大;(2)打浦路隧道: 隧道各区段整体均呈上升趋势;隧道横径、竖径全年呈不规律变化趋势,变化幅度较为平缓;老线与复线对应区段全年变化规律一致;各季度本次变化量显示,各沉降监测点位及收敛监测断面全年均未超限; 第四季度变化量相对于其他三个季度来说略微偏大;(3)人民路隧道:隧道整体呈上浮趋势;南线隧道横径、竖径均呈不规律变化趋势,北线隧道横径呈扩张状态;南北线对应区段全年变化规律一致;第二季度部分点位沉降变化量超限,主要集中于南线主通道: SRM058A~SRM109A之间和SRM122A~SRM136A之间;世纪大道出口:SJ001A~SJ003A之间和SJ011A;北线主通道:NRM053A、NRM054D、NRA056A、NRM058A、NRM068A、NRM069A、NRM073A、NRM076A、NRM079A、NRM085A、NRM089A等点位。
各断面收敛变化量全年均未超限;第二季度变化量相对于其他三个季度来说略微偏大;(4)新建路隧道:隧道各区段整体均呈上升趋势;隧道横径、竖径均呈扩张状态;南北线对应区段全年变化规律一致;各季度本次变化量显示,所有监测点位均未超限;各断面收敛变化量均未超限;第四季度变化量相对于其他三个季度来说略微偏大;(5)延东隧道:2015年对延安东路隧道进行大修工程,其中2015年3月14日至8月16日为北线封交施工时间,2015年8月17日至2016年1月17日为南线封交施工时间,2016年1月18日至1月25日为北线封交后续施工时间,2016年1月25日大修工程结束,全线通车。
大修工程施工时间和施工内容导致监测工作的时间和内容都相对有所变化。
2015年度在1、3、8、11月共对隧道进行了4次沉降监测。
由于大修的原因,将第二季度的监测时间提前至3月份大修施工开工之前。
由于施工内容对原有监测点位的破坏,8月份对隧道北线监测点位进行重新布设,11月份对隧道南线监测点位进行重新布设,原有点位无法继续使用。
本年度全隧道整体呈上升趋势;南北线全年变化规律一致;各季度本次变化量显示,各监测点位均未超限;第二季度变化量相对于其他三个季度来说稍微偏大;(6)翔殷路隧道:隧道整体呈上升趋势; 南北线变化趋势一致;各季度变化数据比较发现,各区段第一季度变化幅度相对较大;各季度本次变化量显示,除第四季度南线78-10#点位超限外,隧道各区段其余点位全年度沉降变化均未超限;(7)陆家嘴环路:本年度全通道整体呈上升趋势; 各季度变化数据比较发现,各区段第3季度上升幅度相对较大;全面各点位变化均未超限;(8)外环隧道:隧道沉管段整体有较明显的上抬,其中北孔平均沉降量+12.0mm,南孔平均沉降量+8.8mm。
变化较大的位置有:隧道浦西段/E1、E1/E2、E2/E3、E3/E4管段的南、北孔接口处,这四处南、北孔在本年度的平均沉降量分别为+11.4mm、+15.4mm。
E5/E6沉管接口处南、北孔的平均沉降量分别为+4.0mm、+4.4mm,该接口处也是隧道累计变化量最大的位置,且从该处沉降观测点“北280”、“北281”、“南278”、“南279”的历时变化曲线可以看出来:该接口处一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下沉趋势,需引起重视。
E6/E7沉管接口处南、北孔的平均沉降量分别为+7.9mm、+8.4mm,该处位置在2012.04~2014.12期间有较明显的下沉趋势,沉降量约为-20mm,建议加强对该处的观测。
建议应注意E6和E7接口处、E5和E6接口处的沉降发展以及浦西段/E1、E5和E6和E7/浦东段接口处差异沉降的发展情况,可适当增加监测频率,确保外环隧道的运营安全。
11、综合养护项目部的工作1)清洗工作专业公司项目部针对侧墙清洗工作,着重加强对机械清洗设备保养,同时对作业无法完成的清洗盲区,利用好辅助工进行人工清洗力求做到无死角,按时保质的完成了各条隧道侧墙侧石的清洗任务,累计清洗设施24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