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

摘要: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作为一种样品前处理方法,能够对样品中的痕
量分析物进行富集,具有操作简单、高通量、有机溶剂用量少、易自动化的特点。

该技术集提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大幅提高了萃取效率。

关键词:固相;微萃取技术;药物分析
引言
箭型固相微萃取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灵敏度高,机械性能好,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利用该技术对生活饮用水中的异味物质进
行富集,然后通过三重四极杆气质联用系统进行高通量筛查和定量分析。

对萃取
过程中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进样口解吸的深度等影响因素进行了优化。

1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历史概况和操作原理
1.1历史概况
自从Pawliszyn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介绍SPME以来,在对
目标分析物进行GC-MS分析之前,要对目标分析物进行采样和预浓缩。

与其
他传统技术相比,SPME是一种简单的方法,不需要溶剂解吸阶段或复杂的提
取设备。

利用SPME从火灾残留物中提取挥发性有机助燃剂,以满足快速无溶
剂样品制备的需求,为火场中的燃烧残留物中的挥发性和非挥发性成分提供同时
分离和预浓缩。

在传统的纤维涂层SPME中,SPME装置是由一根上涂有吸
附剂作为萃取相的细熔融石英纤维制作而成的。

在这种技术中,萃取相暴露于燃
烧残留物基质中一段具体给定的时间,达到平衡后,通过将纤维放入气相色谱仪(GC)的进样口来分析吸附的化合物。

1.2操作原理
SPME最开始可能源于气相色谱毛细管柱的概念。

SPME仪器是一个非
常简单的装置。

它由一个相涂层熔融石英纤维组成,该纤维涂有暴露于样品顶部
空间的聚合物。

通过吸收到涂覆在石英纤维上的聚合物中,分析物从顶部空间中
被提取出来,石英纤维放置在类似于注射器针头的针内。

几分钟之内,被吸附的
目标分析物可以在气相色谱进样口通过热脱附而脱附,并直接插入进行分析。


两种典型的SPME应用,采样气体和采样溶液。

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将SPM
E针插入合适的位置,保护纤维的针缩回,纤维暴露在环境中。

聚合物涂层通过
吸收/吸附过程浓缩分析物。

提取基于与色谱相似的原理。

取样后,纤维缩回到
金属针中,之后是将提取的分析物质从纤维转移到色谱仪中。

气相色谱(GC或
GC/MS)是优先使用的技术之一,也是火灾调查技术中鉴定燃烧残留物成分
最常用的仪器,分析物的热解吸发生在提前加热好的GC进样器中。

将针头插入
注射器后,纤维被推出金属针头。

从而进行燃烧残留物的定性分析。

2实验条件的优化
固相微萃取技术中吸附效率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萃取头涂层(固定相)、萃
取时间、萃取温度、样品pH值和离子强度等. 本方案中着重考察了萃取时间、
萃取温度、样品pH的影响. 另外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萃取头在进样口进入的深
度对解析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也对萃取头在进样口的深度进行了优化.萃取涂
层的选择上考虑到水中的异味物质既有极性化合物,也有弱极性和非极性化合物,分子量比较小,沸点较低,所以一般选用三相复合涂层DVB/CAR/PDMS来满足多
种异味物质的萃取要求.Arrow萃取头的长度为2 cm,直径为1.1 mm和
1.5 mm两种型号,比表面积大,吸附速度快,涂层体积大,灵敏度高. 本实验中,选择了1.1 mm直径的DVB/CAR/PDMS作为萃取涂层,能够得到非常优异的
结果.
2.1萃取温度
萃取温度对固相微萃取有双重作用: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目标物的分子扩散
速度,有利于尽快达到平衡,但是温度的升高,又使得涂层对待测物的吸附减弱,降低了灵敏度. 在本实验中,考察了萃取温度对57种分析物的影响,考察的温
度范围从30 ℃到70 ℃.结果表明,对于保留时间在21.0 min之前的化合
物,萃取温度40 ℃能够达到最优的萃取效果. 当萃取温度高于40 ℃后,随
着萃取温度的升高,这些化合物的响应值逐渐降低,这是由于温度的升高减弱了
目标物在涂层上的吸附而导致的结果。

2.2萃取时间
萃取时间即萃取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由待分析物的分配系数、物质的扩散
速率、样品基质、样品体积、萃取头膜厚等因素决定. 本实验中,考察了萃取
时间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考察的时间范围从10 min到50 min. 结果表明,对
于出峰时间较短的化合物,萃取时间10 min能够达到最优的萃取效果.而对于
出峰时间较长的化合物,随着萃取时间的加长,萃取效率一直是升高的趋势。

2.3盐析效应和pH的影响
两者在实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影响了基质的离子强度,从而影响了待分析物
在样品和顶空气相之间的分配系数. 盐析是向待测样品中加入氯化钠或其他盐,使得溶液中的离子强度增加,从而减少了待测物在基质中的溶解,提高了待测物
在顶空气相中的含量,从而提高了萃取效率. 本实验中向待测溶液中加入20%的
氯化钠,增强离子强度,从而提高萃取效率。

3SPME技术在药物分析领域的应用
3.1检测水中的残留药物
水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

由于世界各地大量使用农药以及不合理
排放污水,目前水质已受到严重污染。

因此,检测水中残留的各类药物是非常有
必要的。

被作为杀虫剂、除草剂、防腐剂、消毒剂广泛使用,性质较稳定,能够
在环境中相对持久地存在,对人类和野生动物的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包括慢性毒性、致癌性、致突变性等。

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和我国生态环境部均将多种氯酚
类化合物列入优先控制的毒性污染物名单。

3.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残留药物
复杂生物基质中的药物及其代谢物分析对于新药开发、生物监测、法医诊断等工作有重要意义,因此有必要建立可靠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BAKHSHIZADEH等[22]首次制备了碳化纤维素纳米颗粒并将其作为萃取涂层,采用SPME技术检测植物组织中的残留药物。

通过“分散固相萃取”(将萃取涂层制备为颗粒,分布在样品溶液中,再通过搅拌等手段加速萃取过程,最后富集颗粒进行检测。

该法属于对固相微萃取的改良)结合GC-FID检测蔬菜和果汁中的二尼康唑、氯萘酚、草酮和氯吡硫磷等农药残留。

使用分散固相萃取法能增强富集因子并获得更低的LOD(0.2~1.2μg/L)和良好的重现性。

此外,该涂层使用乙腈1ml和去离子水
5ml反复冲洗,可有效延长涂层寿命,同时不影响分析物的提取效率,相较于其他分析方法,具有更宽的线性范围以及更低的LOD。

3.3SPME技术检测药物中的杂质
对于药物中的杂质含量,各国药典及药品管理机构均有较高要求。

对此,应开发灵敏的分析方法以严格控制。

ZHAO等制备了共价有机纳米球(covalentorganicnanospheres,CONs)作为纤维涂层,使用SPME从药物活性成分中萃取具有遗传毒性的2种类型杂质,即烷基卤化物(1-碘辛烷、1-氯苯、1-溴十二烷、1,2-二氯苯、1-溴辛烷、1-氯己烷、1,8-二溴辛烷)和磺酸酯(对甲苯磺酸甲酯、对甲苯磺酸乙酯),并结合GC-MS进行检测。

结果表明,CONs具有优越的热稳定性和高耐酸、耐碱性,能够改进分析物在GC及复杂基质中的分析效果。

试验组还将CONs与其他商用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CONs的萃取性能优于其他材料,如富集因子为PDMS的2.04~6.30倍、PDMS/二乙烯基苯的1.88~4.60倍、聚丙烯酸酯的2.00~9.43倍。

该检测方法在0.2~200ng/g内线性关系良好,LOD为0.04~2.0ng/g,能准确测定药物中具有遗传毒性杂质的含量。

结语
不同的操作模式,如直接萃取、顶空萃取和膜保护萃取,与传统前处理方法相比更高效,已被广泛用于水样、土壤、空气、生物组织样品中痕量分析物的提取。

但该技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例如更高选择性和更高萃取效率的涂层材料的发现与合成、在药物中痕量杂质(致癌、致畸变杂质)分析检测方面的进一步应用以及在活体检测中使用的可行性等。

参考文献
[1]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49—2022[S]. 2022.
[2]朱帅, 贾静, 饶竹, 等.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联用测定水中典型的嗅味物质[J]. 环境化学, 2016, 35(10): 2127-2133.
[3]吕建霞, 梁立娜. 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水中臭味物质[J]. 环境化学, 2013, 32(11): 2223-222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