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油气矿产资源的状况1.油气资源自然状况(1)油气资源总量比较丰富在1993年全国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基础上,2000年以来,三大油公司先后对各自探区部分盆地重新进行了油气资源评价研究,根据阶段成果的汇总,目前我国石油资源量约为1040亿吨,天然气资源量约47万亿立方米。
通过对不同类型盆地油气勘查,新增储量规律和各种方法的分析,测算出我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160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为10万~14万立方米。
按照国际上(油气富集程度)通常的分类标准,我国在世界103个产油国中,属于油气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2)油气资源地理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大盆地根据石油可采资源量的分析,陆上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松辽、渤海湾、塔里木、准噶尔和鄂尔多斯五大盆地,共有石油可采资源114.4亿吨,占陆上总资源量的87.3%。
海上石油资源分布在渤海为9.2亿吨,占海域的48.7%。
而天然气资源量主要分布在陆上中西部和海域的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东海、莺歌海六大盆地,共有天然气可采资源为8.8万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总资源的62.8%,为今后发现大中型油气指出了勘查的主攻方向。
2.油气资源勘查开采现状截止到2003年底,我国已在25个省、市、自治区和近海海域,开展了油气资源勘查工作,共放置石油天然气探矿权区块1000余个,勘查面积320多万平方千米。
采矿权660多个区块,开采面积近7万平方千米。
在23个含油气盆地中累计发现了580多个油田,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180多个气田,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2.5万亿方,建成了大庆、胜利等25个油气生产基地。
2003年全国原油产量为1.7亿吨,已连续10年列世界第五位。
天然气年产量341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十八位。
总的看来,我国油气勘查开发程度也不均,石油高于天然气,东部高于西部,陆上高于海上;勘探难度增大,发现大油气田的几率减小;勘查对象的地表地下条件越来越复杂,已开发的主力油气田都已进入了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阶段,稳产难度大。
3.后备石油可采储量不足,供给矛盾突出二、中国油气矿产资源勘查前景展望中国油气矿产资源现状表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美好前景同在的形势,总体看来,我国石油资源潜力较大,勘探领域还十分广阔,大型天然气田将不断发现,通过广大油气探矿者的努力,一定会迎来油气勘探的大发展。
1.我国石油资源有较大潜力,预测储量稳定增长期可达20年(1)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资源比较丰富,但勘查难度增大根据三大石油公司按照各油田当前采收率状况及油藏特点,为盆地分别测算出每个盆地的最终石油可采资源量汇总预测的结果,全国石油可采资源量为150亿吨左右。
截止到2003年底扣除已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尚有待发现和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为85亿吨左右,占总资源量的57%,因此待发现和探明石油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为我们今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但是也要看到,待探明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和海域,油藏类型更加复杂,总体表现为地面条件和地下条件都相对复杂,油层埋深增加,储层物性以低渗透率占多数。
这种“低、深、难”的变化使得发现大中型油田对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勘探难度越来越大。
(2)石油处于中等勘探阶段,储量处在高基值稳定增长期截至2003年底,我国已累计探明石油可采储量65亿吨,可采石油资源的探明程度为43 %,按照国际通用划分标准:探明程度<30%为勘探早期阶段,30%~60%为勘探中期阶段,>60%为勘探晚期阶段,因此,总体上看我国石油勘探仍处于中等勘探阶段,还有较大的资源潜力。
“八五”和“九五”以来,由于我国实施了稳定东部、加快西部,发展海域,油气并举的油气资源勘查战略布局,并伴随地质认识的深化和勘探技术的进步,我国石油探明储量呈现了高基值的增长态势,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达1.5亿吨左右。
(3)立足富油大盆地,积极探索,实现储量稳定增长期达到20年左右是可能的近10年来石油勘探成果表明,大中型油田及储量稳定增长主要集中在松辽、渤海湾、鄂尔多斯、准噶尔、塔里木、渤海海域等富油大盆地。
这些盆地除松辽和渤海湾两个盆地勘探程度相对较高外(但待探明的石油可采资源潜力仍较大,约27.3亿吨),其他均较低。
同时有利于发现大中型油田的领域广,因此继续立足这些富油大盆地,按照年均新增石油可采储量1 .5亿吨左右,实现储量稳定增长期达到20年左右是有可能的。
2.我国天然气正处在早期勘探阶段,大型气田将不断发现,在相当长的一般时期内天然气探明储量仍将大幅度增长(1)我国天然气勘探程度低,潜力大截止到2003年我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可采储量为2.5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探明程度仅为18% ,正处于勘探早期阶段,待探明的可采天然气资源达11.5万亿立方米,资源潜力大。
(2)天然气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海域的富气盆地根据三大公司的资源评价研究成果,中西部和海域的鄂尔多斯、四川、塔里木、东海及莺歌等六大富气盆地,天然气可采资源达8.8万亿立方米,占全国总量的62.8%,近10年来大型气田的发现和储量大幅度增长都集中在上述盆地中,这些盆地有利于发现大气田的领域广、勘探程度低,除鄂尔多斯为35.2%外,其他均在23%以下,为今后继续发现大气田,快速增加储量创造了条件。
(3)天然气勘探正处在大气田发现期,预计今后15~20年内天然气年新增探明可采储量160 0亿立方米以上。
根据国外多数国家天然气勘探发展的规律,当可采资源探明率在10%~45%的时候,天然气储量将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我国从1990年开始进入储量快速增长期,“八五”期间新增天然气探明储量近7000亿立方米,“九五”增加1.15万亿立方米,“十五”前三年新增1.3万亿立方米。
根据这一发展趋势,只要我们坚持加大勘探力度,不断探索,预测今后15~20年内年均天然气新增探明可采储量1600亿立方米以上是有可能的。
3.未来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勘探领域广阔,发展空间较大“九五”以来的勘探实践表明,大中型油气田的发现、油气储量大幅度增长都与下列五大勘探领域密切相关,而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华北地区前第三系的海相残留盆地则是具有较好勘探前景的潜在领域,它们为未来国内油气勘探、储量增长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1)西部前陆盆地及其逆冲推覆带国内外勘探实践证明,前陆盆地及逆冲推覆带多叠置于被动大陆边缘之上或紧邻前陆盆地的生烃坳陷,在油气的运聚格局上处于有利的指向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加上该构造带局部构造发育,与断层有关的各种褶皱为油气的聚集提供有利的空间。
因此,该领域油气资源丰富、成藏条件优越,已找到的油气田规模大、单井产量高,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
国内近期在西部前陆推覆构造带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连续取得突破,如酒泉盆地祁连山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发现的青西油田、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扎伊尔山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克拉玛依、红嘴山、百口泉和小拐等油田、准南山前逆冲推覆构造带的呼图壁、霍尔果斯油气田和塔里木库车盆地北部克拉2大气田等。
显示出西北地区众多盆地的前陆及推覆构造带是未来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重要领域之一。
(2)叠合盆地大型古隆起及古斜坡带克拉通盆地内隆坳格局控制了沉积相的展布,从而控制生储盖岩系的空间组合关系;古隆起沉积物的成岩演化滞后于有巨厚沉积的坳陷区,有利于发育和保存多种类型的储层,特别是碳酸盐岩古隆起对于形成岩溶性储层具有重要意义;古隆起和古斜坡控制了克拉通盆地内油气的成藏和富集,是复合叠加盆地内多次成藏油气运移、聚集的有利指向区,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
我国中西部地区有10多个大型隆起,勘探已经证实塔里木盆地塔中隆起、塔北隆起,四川地泸州、开江古隆起、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及其斜坡带是油气富集区,是我国未来油气勘探发现大中型油气田的现实领域。
如塔北阿克库勒凸起发现的塔河—轮南大油田已获石油三级储量6亿吨以上。
准噶尔盆地陆梁隆起上的陆梁油田获石油探明储量1.2亿吨,鄂尔多斯中央隆起上发现的长庆气田获天然气探明储量3000多亿方,此外,在塔中、巴楚麦盖提地区以及孔雀河地区,也获得有意义的勘探突破。
(3)大型富油气盆地大面积地层岩性圈闭分布区我国的陆相盆地在油气勘探中占据重要地位,陆相盆地河、湖以及沼泽陆相沉积体系的演化,造成生油岩和砂体的交错接触,形成广泛分布的地层岩性油气藏,因此在我国寻找地层岩性油气藏更具优势,在鄂尔多斯、塔里木、松辽等大盆地内大面积分布的地层油气藏普遍存在。
据统计,全国在地层岩性油气藏领域待发现的油气可采资源石油约为7亿~8亿吨,天然气约为 0.5亿~1万亿立方米,分别占陆上油气待发现可采资源的16%和13%。
其中油主要分布于松辽盆地、鄂尔多斯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天然气集中分布于鄂尔多斯盆地北部。
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围绕三角洲前缘砂体勘探,发现了安塞、靖边、西峰寺等大油田,中生界储量已达13亿吨,原油年产量已突破千万吨大关;在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上古生界也发现苏里格庙、塔巴庙、榆林等多个大型岩性气田,累计探明储量已近万亿立方米;在松辽盆地南部的大情字井地区发现了储量亿吨级的大型油田。
(4)东部陆相断陷盆地富油气凹陷东部探区是我国目前石油主要储量、产量分布区,尽管东部探区目前勘探程度较高,但油气资源丰度高、剩余资源量大。
东部以渤海湾盆地为代表的陆相断陷沉积盆地,砂体类型多,分布广泛而复杂,断块成群,油气成藏条件具有复杂多样性特点,构成了油气富集高产的复式油气区,也决定了储量增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近年来的勘探成果表明,东部探区油气储量的增长越来越依靠于各富油凹陷古近系的各种砂岩岩性圈闭、潜山、火成岩等隐蔽油气藏,如渤海湾盆地的济阳坳陷在东营、沾化和车镇等富油凹陷中发现了两个亿吨级、5个5000 万吨级和一批1000万~3000万吨级的储量目标勘探区,而剩余油气资源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南襄、江汉、苏北等盆地富油凹陷的隐蔽油气藏中,且集中于渤海湾盆地。
分析渤海湾盆地目前石油的探明程度和储量增长趋势,仍处在储量发现高峰阶段的晚期,还有很大的勘探潜力,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国内石油增储上产的重要地区。
(5)渤海海域渤海海域勘探面积约5.5万平方千米,“九五”以来负责海域勘探的专家们解放思想、科学决策、采用高新的技术,在渤海新近系找到了约20亿吨的石油地质储量,使新增探明的石油储量相当于前30年总和的2.8倍,渤中凹陷周围成为我国近年石油储量增长最快的地区,发现了秦皇岛32—6、蓬莱19—3、和曹妃甸11—1等5个超亿吨级的大油田,其中蓬莱19—3储量规模高达6.5亿吨,是渤海湾盆地在新近系发现的最大的油田,显示了渤海海域巨大的勘探开发潜力,将成为我国东部未来石油产量接替的主要勘探方向。
海洋石油公司研究的成果表明被生烃凹陷包围的凸起及其倾没带是发现新近系大型油田最现实的领域,根据有关专家预测,渤海海域还可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5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