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实验学校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县教育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会议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结合我校建校初期的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为指导,以创建“文明校园”为契机,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发挥自身优势,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及社会环境,增强和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民族精神;树立和培养正确的理想信念,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成立领导小组
为了确保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我校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桂亮(负责召开专门部署会议,制定文件)
副组长:刘圣勇管昌华皮琴吴纯波(制定具体实施方案,下发文件,监督活动的实施)
组员:各班班主任全体教师(贯彻文件精神,把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
三、基本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实践性。
要尊重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教育、主动发展。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认同基本道德规范。
2、突出重点,有针对性。
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生命教育为重点,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全面提高。
3、联系实际,考虑可接受性。
既要遵循思想道德建设的普遍规律,又要适应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和接受能力,从他们的思想实际和生活实际出发,深入浅出,寓教于乐,循序渐进。
4、学校、家庭和社会相结合,加强协作性。
充分整合和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各种教育资源,协调各方力量形成合力,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育人环境。
四、实施计划:
(一)关注家庭教育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最重要的环境,家长是学生的启蒙老师,因此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电话联系、家访等形式与家长
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同时学校还经常向家长进行正确育人观和育人方式的教育,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或者邀请家长来校参观教育教学工作,从而把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提高教庭教育的质量。
(二)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将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好两支队伍
首先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思想,既教书更育人,把热爱教育事业落实到关爱学生上。
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加强班主任的考核机制,从而培养出一支具有较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和集体荣誉感的班主任队伍。
其次是加强班队干部的培养,发挥他们在班级管理中的模范带头作用,以便形成良好的班风。
2、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结合我县“三城同创”的要求,联系我校的实际情况,将卫生和文明教育落实到细节上,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各班组织学生学习《行为规范》和《守则》,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学习和生活中从细节上加以引导,如轻声说话、轻声走路、轻声吃饭,文明排队,不随手扔垃圾等,学校开展定期或随机抽查,并张贴公布。
3、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安全法制等方面的教育。
通过班、队会课开展心理教育,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对离异家庭、特困家庭的学生建立帮教。
利用录像、讲座、演习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安全等教育,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
(三)重视育人课程
利用班会课、校会课和升旗仪式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思想品德课做到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开展教研活动,除了以上一些显性的德育课程外,其他各门学科都要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课堂这一主阵地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
(四)营造育人环境
学校大力打造校园文化,并通过板报、广播和各种活动进行宣传,积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学生通过听、看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以达到环境育人的目的。
思源实验学校
2013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