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办理须知时间:xx年7月10日作者:审批依据:1、《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 __》(劳社部发[xx]46号)2、《 __〈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管理办法〉 __》(青劳社[xx]54号)受理范围:驻市内四区的中央、省、市属用人单位审批条件: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2、用人单位已提交《劳动合同网上备案业务申请表》和《“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承诺书》。
申请材料:1、《劳动合同网上备案业务申请表》一式两份;2、《“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承诺书》一式两份;3、备案数据电子版。
审批程序:1、申请:用人单位可从大厅窗口领取或直接从网络下载《劳动合同网上备案业务申请表》和《“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承诺书》,按要求填写表格。
2、受理并审核:对资料齐全的,窗口工作人员为申请单位出具《受理通知书》及《申请材料登记表》;对资料不全的,工作人员不予受理,并为申请人出具《申请材料补正通知书》。
3、开通网上办事:劳动保障部门信息中心为企业开通劳动合同网上备案权限4、登陆网站:用人单位根据授权登陆青岛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网址:),选择“我的办事大厅”或“单位办事”栏目,录入劳动保障部门授权的登陆用户名及密码,进入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系统,按照网上备案要求,如实填写并保存备案信息。
5、备案时间: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进行备案。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变更后,应在30日内进行备案;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7日内进行备案。
6、网上审批:窗口工作人员对用人单位提交的备案信息进行审查,对符合备案要求的,给予备案,在3日内办结。
对审查不符合备案要求的,将通知用人单位并指导用人单位修改,在2个工作日内重新进行备案。
承诺期限:3个工作日。
_合肥市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系统。
收费标准:不收费。
办理地点: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香港中路17号二楼)__:85916409根据xx年《青岛市劳动用工网上登记办法》》要求,企业进行劳动用工网上登记,首先应持《营业执照》、《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承诺书》、《劳动用工网上登记业务申请表》等资料到单位所在区市就业服务机构开通劳动用工网上登记业务,生成登录用户名和密码。
第二,登录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录入登录用户名及密码,进入劳动用工网上登记系统,进行劳动用工网上登记。
第三,由于用工登记部分材料需存入职工个人档案,还有涉及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待遇问题,企业完成网上登记后,应于次日起10日内,持就业登记、解聘备案相关材料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进行劳动用工登记确认。
附:劳动合同登记备案流程图:初次办理劳动合同登记流程续订(变更)劳动合同登记备案流程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登记备案流程劳动合同网上备案业务申请表完毕后,加盖单位公章。
2、每一个独立法人单位均要填写本表。
3、单位编号:是指用人单位社会保险编号。
没有社会保险编号或集团公司与下属分公司共同使用一个社会保险编号的,“单位编号栏”不填写。
4、单位地址:用人单位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的,填写实际经营地。
附件2: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承诺书一、我单位自愿向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办理劳动保障“网上办事大厅”业务(网址:二、我单位承诺严格按照劳动保障有关政策和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上办事大厅”工作管理办法以及市劳动保障局赋予的操作权限进行“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操作,并保证所有申报的业务数据真实有效。
三、我单位承诺由专人负责劳动保障“网上办事大厅”的操作和管理,并保证不恶意破坏、攻击劳动保障“网上办事大厅”系统,同时采取有效的防病毒和安全措施。
四、我单位若违反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和劳动保障“网上办事大厅”工作管理办法进行业务操作,以及因我单位及操作人员的责任造成不良后果的,由我单位承担全部责任。
五、本承诺书签署后即刻生效。
除明示外,本承诺书一直有效。
单位盖章:经办人签字:年月日在合肥办理劳动备案、社会保险缴纳流程第一步:准备1.《录用人员登记备案花名册》二份,失业人员(工作过后来辞职的,以下统称失业人员)三份。
2.《录用人员登记表》每人一份由单位领导签署意见并加盖单位公章。
3.用人单位首次在升级后的管理信息系统中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时,应首先填报新的《劳动用工备案单位信息登记电子报盘表》;4.新录用的人员应填写《劳动合同新签备案信息电子报盘表》5.单位提供劳动合同一式二份;6.补交养老保险,超过3个月的,来办理用工备案时,需提供补交月份的(如:社会保险记录,财务原始凭证工资表,法人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劳动合同原件),超过6个月的,需到区服务中心或合肥市就业服务中心办理用工备案。
7.第一次办理用工备案的企业,需提供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和法人 __复印件各一份;8.第一次办理养老保险的企业,需要先到单位交税的地税局填表;9.带上以上1-8项所需材料方可办理用工备案手续。
10.单位提供已备案的《录用人员登记备案花名册》原件11.单位填写《职工社会保险花名册》一式两份并加盖公章备注:所需表格和电子档报盘表的下载途径\\:下载,每月1-24号办理。
第二部:带这1-9所需材料,去公司注册的街道(镇)、开发所社保所办理,后会拿到10所需要的文件。
带着10-11所需材料去政务区“合肥市劳动保障综合服务楼”二楼,坐车到“市政务办公区西”下车就是。
完成全部流程。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依合同的具体含义不同而有所不同。
合同作为一种民事法律关系来说,合同的内容是指当事人享有的债权和承担的债务;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文书来说,合同的内容是指据以确定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合同条款。
下面是跟大家分享的有关合同的信息,仅供参考。
更多相关合同合同签订的信息请关注__长春6月16日电(记者姚湜)《吉林省劳动用工备案管理办法(试行)》日前出台,吉林省要在此办法基础上建立劳动用工备案管理系统,从而建立健全劳动关系协调管理的长效机制。
吉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劳动工资处副处长王欢介绍说,这一管理办法及建立劳动用工备案管理系统和基础数据库,是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吉林省推进劳动关系协调工作进社区试点的重要内容,计划以此对劳动关系从建立到终止、解除的各方面情况进行规范的统一备案管理。
这一管理办法规定,用人单位情况、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情况、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工资收入分配情况及参加社会保险情况都要进行备案,并特别规定,包括劳动合同到期、劳动者辞职或调出、劳动者被除名、辞退、开除、劳动者死亡、用人单位依法进行经济性裁员等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的情况必须到相关部门进行备案。
青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__《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管理办法》 __青劳社[xx]54号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有关部门,各资产经营公司(企业集团),各用人单位:为进一步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高劳动合同管理服务水平,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登记备案制度 __》(劳社部发[xx]46号)要求,我们开发了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系统,各类用人单位均可通过互联网完成劳动合同备案业务。
现将《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自xx年6月1日起,我市劳动合同管理实行网上备案制度,用人单位按照《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管理办法》要求,对新招职工进行网上备案;7月1日至9月30日,用人单位对原已签订并合法有效的所有劳动合同信息,按照《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管理办法》要求,进行集中网上备案。
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具体操作程序,用人单位可登陆青岛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网址:二、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高度重视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加强领导,指定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定期对劳动合同备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为制定劳动保障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特别是要通过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动态掌握用人单位劳动合同签订情况,及时督促用人单位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维护职工与用人单位双方的合法权益。
三、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按照市里的统一规划和部署,整合内部相关的业务流程,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劳动监察网格监管、就业服务、社会保险等工作的协调、配合,确保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正常进行,并为用人单位办理劳动合同网上备案提供便利和服务。
四、各级劳动保障部门除做好日常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审核外,按照管理权限,在次年2月底前,对用人单位网上备案信息及订立劳动合同人数进行签章确认,作为用人单位税前列支依据。
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青岛市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管理办法第一条为加强劳动合同管理,提升服务与管理水平,依法保护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劳动合同网上备案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加强劳动合同管理的一项服务措施。
第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变更、续订、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均应按照本办法进行网上备案。
第四条各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指定专门机构、配备专门人员负责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
其中,驻市内四区中央、省、市属用人单位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大厅负责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外商投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由市外企服务中心负责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其他用人单位由所在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驻五市三区的用人单位由所在区(市)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
用人单位登记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不一致或无法判断其管理权限时,其劳动合同网上备案工作由实际经营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负责。
第五条用人单位新招用职工或与职工续订劳动合同的,应自招用或续订劳动合同之日起30日内进行备案。
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变更后,应在30日内进行备案。
用人单位与职工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7日内进行备案。
第六条用人单位备案的信息应包括:用人单位名称、法定代表人、经济类型、行业、组织机构代码、经办人姓名和 __,招用职工的人数、姓名、性别、公民 __号码、学历、技能情况、合同备案类型、用工形式、职工身份、工种、劳动合同的起止时间、解除(终止)合同的原因等。
第七条用人单位进行网上备案前,应先填报《劳动合同网上备案业务申请表》和《“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承诺书》,经市劳动保障部门审核批准,即可办理劳动合同网上备案业务。
《劳动合同网上备案业务申请表》和《“网上办事大厅“业务承诺书》可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的劳动合同管理部门领取,也可从青岛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相关下载“栏目下载。
第八条用人单位根据授权登陆青岛劳动和社会保障网,选择“我的办事大厅“或“单位办事“栏目,录入劳动保障部门授权的登陆用户名及密码,进入劳动合同网上备案系统,按照网上备案要求,如实填写并保存备案信息。
第九条各级劳动保障部门按照管理权限,对用人单位提交的备案信息进行审查,对符合备案要求的,在3日内办结;不符合备案要求的,2日内将存在的问题通知用人单位,并指导用人单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