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女人和瓶
梁晓声
北京四环外五环内有幢建于2010年的写字楼。
写字楼的第八层,两年前被一位南方的段姓
老板买下,作为其房地产公司的总部。
段老板喜欢收集陶瓷精品,放在玻璃罩内,装点于办公区内外。
大堂内的前台小姐姓詹,名芸,二十二三岁,山东蓬莱人,农家女儿,自幼失母,由父亲和
奶奶带大。
芸没考上大学,只有民办的高级职业学校文凭。
她步其父后尘来到北京,这里干
一年,那里干半载,所学大众服装设计专业便荒废了。
上班数日,小詹便领教了久坐之辛苦,晚上腰酸背痛,而最难耐的是那份无聊。
电话不断,
客人纷至,对她反倒成了好事——那时她就可以经常说说话或起身走走了。
芸已将几个玻璃罩内、架子之上的东西看够了。
她最不想看到的是一个青花瓷胆形瓶,它正对着她,摆在电梯出口右侧,大约为了使来客一出电梯就看得到。
玻璃罩内还有纸牌,上写“元青花”三个字。
据说,那是段老板花一大笔钱从拍卖行竞拍到的。
韩姐四十几岁了,是公司的清洁工,河北农村人。
与芸相比,韩姐的工作有另一种辛苦——
她每天来得最早,要将第八层的地整个拖一遍。
韩姐拖地拖到接待台那儿,倘办公区没人出入,她就会拄着拖把与芸说上一会儿话。
时间一长,她俩就越聊越亲近。
韩姐是个离了婚的女人,她与一个在北京收废品的、和她是河北老乡的二茬子光棍相好多年了。
由于她有一个精神受了刺激的女儿,他总是下不了决心与她结为夫妻。
一日,韩姐从办公区清理出几册书,走到大堂,书全掉地上了。
芸见其中有本书,要了过去。
那是一本简编的《说文解字》,芸如获至宝。
韩姐见她喜欢书,问她爱看哪一类。
芸说自己
没上过大学,知识少,还是想看知识类的。
以后韩姐就经常给她捎那一类书,那都是从她相
好所收的旧书中选出的。
一套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论语》《中庸》《大学》等巴掌大的袖珍书,成了芸的最爱。
芸读了那类书受益匪浅,久而久之,知识大增。
不知为什么韩姐与相好闹别扭了。
她原本住在那男人租的房子里,当晚赌气离开,就没地方住了。
芸则与人合租了一间离公司不远的半地下室房间,恰巧那时合租人回老家了,她诚邀韩姐暂住她那里。
两个忘年交女人住在一起后,感情加深了。
晚上,通常是韩姐看手机,芸看书。
某晚,韩姐
看着手机,忽然哭了。
芸以为她因与相好闹别扭而难过,却不是。
韩姐从手机上看到了一段
关于企鹅的视频——小企鹅好不容易长大了,父母该带它下海了;海上还有浮冰,小企鹅在父母的帮助下历尽艰险刚游过浮冰区,却被海豹一口咬住;父母眼看着它被活活吃掉,却
爱.莫.能.助.。
芸听韩姐一讲,自己也伤心落泪了。
“肝胆相照”这个词语用在女人身
上,大抵便是双方善良心的相通而已。
半个月后不好的事发生在韩姐身上了——她正擦“元
青花”的玻璃罩和架子时,电梯门一开,走出了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发现下错了楼层,嘻嘻哈哈地互相责怪、逗贫;韩姐分心地直起了腰,也许由于腿蹲麻了,没站稳,扶了一下架子,架子倒了,玻璃罩碎了,“元青花”也碎了。
办公区有人出来,见状大呼:“清洁工闯祸了!”转眼办公区跑出来许多人,皆叱责韩姐:“你怎么搞的?”“你赔得起吗?”“等着吃官司吧!”韩姐奔向了楼梯。
芸顿觉不祥,追随而去。
段老板也出现了,所有的人都向他表达惋
惜和对韩姐的气恼。
段老板却问:“她人呢?”人们一时大眼瞪小眼。
“还不快去找人!”人们这才知道最该做的是什么事。
韩姐跑到了一座立交桥上,欲寻短见,幸而有芸紧紧跟随,没使悲剧发生。
而公司那边乱了套,四处寻找的人纷纷归来,都说找不到。
段老板坐立不安,急得骂人。
那所谓“元青花”只不过是他花三百来元钱从潘家园买的。
若因三百来元钱的东西闹出人命,不但自己的虚荣将遭人耻笑,自己也会永远内疚。
他焦虑如热锅上的蚂蚁。
后
半夜,他不得不报警。
天快亮时,民警在芸的住处找到了她和韩姐。
那时韩姐已近崩溃,而
芸已对她说了差不多一百遍这样的话:“有我在你身边,你就休想死得成。
”段老板问:“你是怎么劝她的呢?”“我说,再普通的人的命也是宝贵的,再宝贵的瓷瓶,也不过就是个瓷瓶,怎么能比得上人命宝贵?我相信段老板是懂得这种起码道理的人,绝不会为难
你。
”“对、对,我是这样的人!”“那……你绝不为难她?”
“当然!我还要感谢你呢。
她没出事,对公司是莫大的幸运!我听别人说你爱看书,都看什
么书?”第二天,在段老板的办公室,他平易近人地与芸交谈了一个多小时。
芸说了自己都看了哪些书后,段老板问她背得出《百家姓》不,芸不但背得滚瓜烂熟,还向段老板讲了段
姓的来历。
段老板又问了几个姓,芸有问必答。
他又请她背《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什么的,芸同样张口就背,一点磕绊都没有。
“你从什么时候开始背的?”“自幼。
”芸没说实话——其实一年多以来,她几乎一直在坐班的八个小时里背,以打发无聊。
多亏韩姐给她的是巴掌大的袖珍本,低头看也不易被发现。
而段老板,也只字不提“元青花”是他花多少钱买的。
他最后说:“像你这么好的记性,没上过大学太遗憾了。
如果有可能上大学,你想学什么专业呢?”芸毫不犹豫地说:“大众服装设计。
”不久,芸到一所民办大学上学去了,是段老板找朋友推荐的,并替她预交了大学
四年的学费。
芸离开北京那天,公司有不少人到站台上送她。
老板感激之人,头头脑脑皆表
现出心怀敬意的态度。
韩姐也出现在站台上,挽着与她相好的男人。
段老板为韩姐的女儿交了一笔终身医保;那男人打消了后顾之忧,与韩姐把结婚证领了。
送芸的人们回到公司,一
出电梯,见架子又摆在了那儿,玻璃罩内是那“元青花”的碎片。
纸牌却换了,其上写的是——“此元代青花,碎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段某某亲写以铭记。
”韩姐却因心理上留下了
阴影,辞职了。
段老板也未挽留,并大方地给了她一笔抚慰金。
他对芸和韩姐的善举,使他赚足了好口碑。
那一年北京市海选道德模范人物,他的名字在候选人提名中也出现了。
(选自现代出版社《中国人的人性与人生》)
25.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篇小说借芸和韩姐的故事,反映了当代社会普通平民的生存状态和思想精神状况,体
现了作家对底层民众的文化体悟与道德关怀,体现了作家的文化责任感。
B.小说语言隽永雅致、含蓄蕴藉,充满了一种温柔而平实的感情。
C.“爱莫能助”在文中的意思是指小企鹅父母内心充满了对小企鹅的关爱,却没有办法、
没有力量去帮助小企鹅逃离“虎口”。
D.文中的韩姐是一个生活在社会底层却坚持认真工作,生活虽遭遇不幸却仍不失善良本性
的劳动妇女形象。
26.芸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内容作简要分析。
27.请从文章思想内容的角度,分析作者以“书、女人和瓶”为题的用意。
【答案】
25. B
26.(1)芸是一个有追求、有理想、喜爱读书的女孩。
久坐前台无聊,一看到经典就
如获至宝;当段老板问她上大学学什么专业时,她回答的仍是她曾学过的专业——服装设计。
(2)芸是一个善良、坚韧、热爱并尊重生命的女孩。
听完小企鹅的故事会伤心落泪,守着
绝望的韩姐说着百遍同样的话。
(3)芸是一个内心从容安静,面对繁华喧嚣的世界,内心仍
然纯净的女孩。
有空就读书,韩姐玩手机,她仍默默静静地读书。
27.(1)文题中的“书”和“瓶”具有象征意义:前者象征读书者拥有强大的内在力
量,爱读书的芸能够从容面对生活坎坷,保持生活理想;后者象征内心缺少内在力量者,文
中韩姐遇事崩溃寻死,段老板买赝品,求虚荣,由于缺乏定力,最终都如花瓶般易碎。
(2)借两个“女人”——芸和韩姐的故事来告诉读者:因为读书,有着相似生存状态的人物最终
却有截然不同的人生。
强调读书改变命运,实现人生理想。
(3)表现积极向上的精神可以影
响乃至改变社会。
尽管只是一名大堂前台,芸能热爱生命,以善意的眼光对待周遭的人事,
最终使原本有几分虚荣的段老板走向了道德模范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