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工程监理细则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xx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二0一五年八月十八日目录1.编制依据及引用规范标准 (2)2. 工程概况 (2)3.排水管渠工程质量监理 (5)4.排水管渠工程监理控制目标值 (16)5.排水管渠工程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7)6安全及文明施工监理措施 (19)1.编制依据及引用规范标准2.1《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2013;2.2《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14;2.3《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2.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2.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2.6监理规划、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2.7其它有关国家法规、规范、标准;2.工程概况因部分相交道路尚未实施,本次设计排水管无法形成管网系统,故本次考虑近远期结合方案如下:雨水:近期在管道出口处开挖明渠排至现状水系,远期待相交道路雨水管实施后,再进行管网衔接;起点~城际铁路段:受现状地形及下游水位限制,部分雨水管道与过路箱涵交叉,此时将在涵洞内的雨水管断开,同时将涵洞内下游的雨水管端头封堵,以防发生湖水倒灌,若远期涵洞处水系废除,则再将封堵的端头重新启动。
污水:近期污水管道临时堵死或溢流到雨水管中,远期待下游污水系统形成后,再进行衔接形成系统。
1.标准段管道位置:雨水管位于道路两侧20.5m;污水管位于道路两侧23.5m。
具体管位详见道排水平面图。
2.管道材料①雨水口连接管采用Ⅱ级平口式钢筋混凝土管,连接管采用C15混凝土包管,包封大样图参见附图。
②雨污水管道当管径≤600mm时,雨污水排水管管材均采用钢带增强聚乙烯螺旋波纹管,环刚度≥10kN/m2。
管道接口采用承插胶融封圈接口,管道与检查井的连接详见图集06MS201-2-56(四),管道基础采用砂石基础,详见图集06MS201-2-54,接口参见图集06MS201-2-50。
管径>600mm时,雨水管道采用平口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Ⅱ级),管材应符合《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GB/T11836-2009)的规定;管道基础采用混凝土基础,详见图集06MS201-1-17,接口参见图集06MS201-1-28;污水管采用承插式钢筋混凝土排水管(Ⅱ级);基础参见06MS201-1-9,接口参见06MS201-1-23。
雨水管下穿宁安城际铁路铁路时,为防止管道渗漏影响铁路路基,本次对K18+478~K18+558段雨水管到进行混凝土包封处理,包封具体位置详见雨水平面设计图,做法参见附图。
顶管采用Ⅲ级F型钢承口管,施工参见06MS201-1-15;F型钢承口,橡胶圈接口,接口参见06MS201-1-25;管材应符合《顶进施工法用钢筋混凝土排水管》(JC/T640-2010)》及《F型承口钢筋混凝土排水管(顶管)》(Q/AS2002-2003)的规定;管道埋深超过5.5m管段采用非敞开机头机械顶管施工工艺。
3.雨水口及出水口本设计采用偏沟式雨水口,参见标准图集06MS201-8,雨水口采用带防盗合页的球墨铸铁壁圈、篦子,雨水口深度一般采用 1.0m,雨水口深度应在雨水管底标高上加深0.3米进行沉砂。
雨水口连接管采用d300,四篦及以上的采用d400,均以i=0.01坡向干管雨水检查井。
正常路段主线、辅道采用双箅雨水口,慢车道采用单箅雨水口,道路凹曲线低点处需进行加密,具体桩号为K7+250.25、K9+092.05、K10+184.0、K11+575.5、K12+918.25、K13+730、K14+376.98、K15+229.38、K16+491.1、K17.537.2、K18+025.25、K18+531.25、K19+607.92、K20+495.0、K20+989.5、K6+889.63、K7+319.19、K9+098.0、K9+380.78、K9+649.08、K12+109.49、K12+320.33、K14+792.2、K15+051.85、K7+300.44。
八字出、入水口、一字出、入水口参见标准图集06MS201-9-5、6、10、11、12、16、17、18。
4.检查井检查井采用混凝土模块式,参照标准图06MS201,所有检查井均需安装防坠网。
雨、污水检查井盖采用球墨铸铁重型(D400)的“五防”井盖,井盖承载能力等级为D400。
检查井盖应用"雨水"、"污水"来注明检查井性质。
检查井盖标高设计采用道路中线设计标高推算,实际施工中应按路面实际高程确定。
5.管槽开挖与回填本道路雨污水管采用大开挖埋设施工段落,若开挖后地质情况与地勘报告不符,请及时联系设计单位。
开槽埋管,原则要求地基为原状土,施工排水中不受扰动,机械开挖不应超挖,要求人工清底,地基如受扰动,可用碎石回填夯实;在填方段埋管,则要求按道路标准回填至管基上50cm,待沉降稳定后再予开槽。
刚性管道回填密实度:管顶上方0.5m范围内不低于87% ,胸腔部分不得低于95% ,回填土含水量应适中,不应含有树枝,大块碎石,冻土等,回填时沟槽须无积水。
柔性管道回填密实度:管顶上方0.5m范围内为85%;06MS201-1中此区回填土压实系数必须大于0.85时应先对管道强度进行验算,并应采取相应措施。
回填材料还应明确不得含有有机物。
管道回填材料:混凝土管道以上0.5m以下采用8%灰土回填;塑料管回填按《埋地塑料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143-2010)的要求,管顶上方0.5m范围内采用中粗砂回填。
混凝土管道及塑料管0.5m以上部分同路基回填。
沟槽承载力要求:在管顶覆土不大于5米时,管道沟槽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00Kpa,在管顶覆土大于5米时,管道沟槽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35Kpa,检查井底板基础处沟槽承载力应不小于150Kpa,如触探试验未达要求的,应进行基础处理。
6.雨、污水预留支管及过路管均埋至路幅外1m,支管端头设检查井。
7.雨、污水管道应做闭水试验,以确保排水管道安全使用。
8.管道与相交道路的已施工管道的衔接,要事先予以实测,如与设计标高不符,请及时联系,以保证设计管道的顺接。
现状道路破除及恢复做法及工程量参见道路设计图纸。
9.平面及纵断面图上的桩号及路面标高均为道路主线轴道的桩号与设计标高, 辅道标高依据道路横断面推算。
检查井和支管位置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3.排水管渠工程质量监理3.1排水管渠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3.1.1排水管渠工程施工工艺流程3.1.2排水管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排水管工程质量监理工作流程见图4-23.2. 排水管渠工程测量放样质量监理3.2.1排水管渠工程测量放样工艺流程排水管渠工程测量放样工艺流程见图4-3图4-3 排水管渠工程测量放样工艺流程3.2.2排水管渠测量放样监理工作要点3.2.2.1 检查承包人的测量人员对图纸的熟悉状况,测量所需用的有关数据是否正确。
3.2.2.2复核性检查临时水准点闭合差,导线方位角闭合差。
3.2.2.3检验管渠中线的控制点,中心桩、中心钉高程、沟槽边线。
3.2.2.4检查管渠与原有管渠衔接高程。
3.2.3排水管渠测量放样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3.2.3.1水准点闭合差为±12√L(mm)、(L为水准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单位km)。
3.2.3.2导线方位角闭合差为±40√n,(n为测站数)。
3.2.3.3直线丈量测距的允许偏差:a.测距小于200m时,允许偏差1/5000;b.测距200~500m时,允许偏差1/10000;c.测距大于500m时,允许偏差1/20000。
3.3排水管渠沟槽开挖质量监理3.3.1排水管渠沟槽开挖施工工艺流程排水管渠沟槽开挖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4图4-4 排水管渠沟槽开挖施工工艺流程3.3.2排水管渠沟槽开挖质量监理工作要点3.3.2.1检查承包人的进场人员、机具、材料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施工技术交底。
3.3.2.2检测开挖断面、槽底坡度、槽底预留保护层厚度,检查边坡支护设施或边坡坡度。
3.3.2.3检查排水、雨、冬季施工措施落实情况。
3.3.2.4遇地质情况不良、施工超挖、槽底土层受扰等情况时,应会同设计、业主、承包人共同研究制定地基处理方案、办理变更设计或洽商手续。
3.3.3排水管渠沟槽开挖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3.3.3.1槽底土基不得扰动,不得超挖,不得受水浸泡,不得受冻。
3.3.3.2排水管渠沟槽开挖质量监理汇总表,见表4-1排水管渠沟槽质量监理汇总表表4-13.4地基处理和排水管道基础质量监理3.4.1地基处理和排水管道基础施工工艺流程地基处理和排水管道基础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5地基承载力图4-5 地基处理和排水管道基础施工工艺流程3.4.2地基处理和排水管道基础质量监理工作要点3.4.2.1检查承包人的人员、材料、机具的进场情况、现场施工条件、施工工艺、操作规程等技术准备情况。
3.4.2.2监督承包人按基础处理方案所提要求进行基础处理。
3.4.2.3检查槽底保护层开挖,槽底地质状况是否与地质报告相符。
3.4.2.4检查垫层平面位置、高程、垫层材料是否符合设计或规范规定。
3.4.3地基处理和排水管道基础质量标准、检测频率与方法3.4.3.1排水管道地基处理应符合设计提出的各项标准。
3.4.3.2排水管道基础质量监理汇总表见表4-2排水管道基础质量监理汇总表表4-23.5排水管道安装质量监理3.5.1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流程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流程见图4-6图4-6 排水管道安装施工工艺流程3.5.2排水管道安装质量监理工作要点3.5.2.1检查承包人的人员、材料、机具进场情况,现场施工准备是否满足制定的下管施工方案,安全措施是否完备等技术准备情况。
3.5.2.2检查排水管道的成品质量,内容包括HDPE管的质量报告及出厂合格证、钢筋材质、成品出厂合格证、外形尺寸、外观质量检查等内容。
3.5.2.3检查胶圈的出厂合格证,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5.2.4下管前的沟槽检查:a.基坑排水;b.垫层是否达到要求;c.管材是否有较大的划伤等损坏情况。
3.5.2.5下管时安全措施是否落实。
3.5.2.6管道安装后检查:a.管道中心、高程、坡度与设计的偏差值;b.管子稳固质量。
3.5.3排水管道安装质量标准、检验频率与方法。
3.5.3.1 HDPE管外观质量a.管子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清洁、无凹陷、无气泡和其他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b.管外表面不允许有裂缝;c.管材的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d.管道敷设后,因意外造成局部损坏,有下列情况的管子允许修补及修补方法:(1).管道的外壁发生局部或较小部位裂缝或孔洞在20mm以内时,可先用棉纱将损坏部位清理干净,将管内水排除,然后用环已酮刷基面后,从末使用的管道相应部位取下相似形状大小的板材,进行焊接,用土工布包缠固定;(2).管道的外壁损坏部位呈现管壁破碎或长度不超过100mm的孔洞时,用刮刀将破碎的管壁或孔洞完全剔除,剔除部位周边50mm范围内用环已酮清理干净,再从相同管材相应部位取下相当损坏面积2倍的弧形板,热风焊接在损坏部位,用铅丝包扎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