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作业安全规定1 目的与适用范围1.1 为了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加强对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保证作业人员和其他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大连北方热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内高处作业的安全管理。
2 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辽宁省安全生产条例》(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64号)《大连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大连市人民政府令第107号)《大连市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管理规定》(大安管局发[2004]31号)《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第一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6164.1—2010)《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2008)《大连市热电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监察管理标准》(Q/RDJ·NKG·15·05——2011)3 定义与解释3.1 高处作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
3.2 坠落高度基准面通过可能坠落范围内最低处的水平面。
3.3 可能坠落范围以作业位置为中心,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为半径划成的与水平面垂直的柱形空间。
3.4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R)为确定可能坠落范围而规定的相对于作业位置的一段水平距离。
其大小取决于与作业现场的地形、地势或建筑物分布等有关的基础高度。
3.5 基础高度(hb)以作业位置为中心,6m为半径,划出一个垂直水平面的柱形空间,此柱形空间内最低处与作业位置间的高度差。
3.6 高处作业高度(hw)作业区各作业位置至相应坠落高度基准面的垂直距离中的最大值。
3.7 高处作业分级3.7.1 作业高度分级:3.7.1.1 作业高度在2米至5米时,称为一级高处作业。
3.7.1.2 作业高度在5米以上至15米时,称为二级高处作业。
3.7.1.3 作业高度在15米以上至30米时,称为三级高处作业。
3.7.1.4 作业高度在30米以上时,称为特级高处作业。
3.7.2 直接引起坠落的客观危险因素分为11种:3.7.2.1 阵风风力五级(风速8.0m/s)以上;3.7.2.2 GB/T4200—2008规定的Ⅱ级或Ⅱ级以上的高温条件;3.7.2.3 平均气温等于或低于5℃的作业环境;3.7.2.4 接触冷水温度等于或低于12℃的作业;3.7.2.5 作业场地有冰、雪、霜、水、油等易滑物;3.7.2.6 作业场所光线不足,能见度差;3.7.2.7 作业活动范围与危险电压带电体的距离小于表1的规定;3.7.2.8 摆动,立足处不是平面或只有很小的平面,即任一边小于500mm的矩形平面、直径小于500mm 的圆形平面或具有类似尺寸的其他形状的平面,致使作业者无法维持正常姿势;3.7.2.9 GB 3869—1997 规定的Ⅲ级或Ⅱ级以上的体力劳动强度;3.7.2.10 存在有毒气体或空气中含氧量低于0.195的作业环境;3.7.2.11 可能会引起各种灾害事故的作业环境和抢救突然发生的各种灾害事故。
3.7.3 不存在3.7.2条列举的任一种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表2规定A类法分级。
存在3.7.2条列举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客观危险因素的高处作业按表2规定B类法分级。
3.8 可能坠落范围半径的规定可能坠落范围半径以R表示,基础高度以h b表示。
3.8.1 当2m≤h b≤5m时,R为3m;3.8.2 当5m<h b≤15m时,R为4m;3.8.3 当15m<h b≤30m时,R为5m;3.8.4 当h b>30m时,R为6m。
4 职责与分工4.1 高处作业人员(指进行高处工作的人员)的职责4.1.1 严格执行、落实有关高处作业安全措施,不违章作业。
4.1.2 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对于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
4.1.3 正确使用和佩戴安全防护用具和用品。
4.2 监护人员(一般由工作负责人担任)的职责4.2.1 监督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的落实。
4.2.2 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有缺陷时及时提出改进意见。
4.2.3 对违章作业及时纠正。
4.2.4 发生危险时采取救援措施。
4.2.5 对作业现场进行检查和清理。
4.3 安全负责人(原则上由部门领导或班组长担任)的职责4.3.1 提出并督促落实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
4.3.2 组织进行安全教育。
4.3.3 加强对作业现场的检查和指导。
4.4 审批人员的职责4.4.1 对安全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进行审查。
4.4.2 检查并督促各项措施的落实。
4.4.3 督促相关人员履行其职责。
5 高处作业用具的规定5.1 梯子5.1.1 梯子是登高作业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有固定梯、活动梯、消防梯和八字扶梯等。
梯子应坚实牢固,安全可靠,符合使用标准。
5.1.2 使用梯子应注意的事项5.1.2.1 梯子放置的安全位置应是:由梯脚到上支点垂直面的水平距离大约是梯子两支点间长度的1/4。
这种斜度可防止梯子翻倒。
5.1.2.2 使用梯子时,应把梯脚放置在结实的地面上,决不应放在可动物体或松散的土地上,以防梯子滑动或下陷。
5.1.2.3 不要把梯子靠在窗玻璃或窗框上,应当把一木板横向地且可靠地牢固在梯子顶部(不要用钉子固定)。
然后使木板支撑在窗子的两边。
不要把梯子斜靠在松动的物体或圆柱类不安全的支撑物上。
5.1.2.4 使用八字扶梯时,两边要用结实绳子栓连,梯脚要包橡皮,以防滑开跌倒。
5.1.2.5 上、下梯子,应两手抓住梯子,需要携带的东西,在爬到作业的高度后,再用绳索提上。
下梯子时,应始终面向梯子,决不能从梯子上滑下,以免摔倒。
5.1.2.6 不要把短梯子拼接成长梯子使用,因为拼接的梯子,其强度不够,使用时容易造成人身伤害。
5.1.2.7 金属制作的梯子不应使用于通电的电线附近,更不能用来进行电工作业。
5.1.2.8 使用梯子前,应检查有无损坏,清除梯子上的一切污物和油腻,并确认鞋底不黏、不打滑等。
5.1.2.9 有毛病的梯子不应使用,应加适当标志,以待修理或报废。
5.2 脚手架5.2.1 脚手架是支持人和材料用的高架工作台。
通常是临时性的。
脚手架除了能够承受一定的载荷外,还要求它具有稳定性、牢固性、可靠性,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倒塌,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作业。
5.2.2 各类脚手架一般均由立杆、大横杆、小横杆、斜撑、抛撑、剪刀撑以及连接卡子组成。
5.2.3 搭设和拆除脚手架的人员为特种作业人员,要经过专门的培训,持证上岗。
5.2.4 安装脚手架的一般安全要求5.2.4.1 脚手架材料的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规定。
5.2.4.2 构造必须符合使用的要求。
5.2.4.3 有足够的面积,能方便工作人员安全作业,满足物料堆置和运输的需要。
5.2.4.4 坚固、稳定,能够保证施工期间不变形、不倾倒、不摇晃。
5.2.4.5 搭拆简单,搬移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
5.2.4.6 脚手架要铺满、铺稳,不得有空头板。
5.2.5 使用脚手架时应注意的事项5.2.5.1 脚手架上堆放的材料必须整齐平稳,不要过载。
5.2.5.2 登高作业上下时,都应从规定的扶梯上走,决不能利用脚手架或绳索上下爬登。
5.2.5.3 在多层脚手架上作业时,上下工作的位置要岔开,或铺设安全防护挡板,把几层作业面隔开。
5.2.5.4 不得在脚手架上使用梯子或其他类似的工具来增加高度。
5.2.5.5 当在电源线附近操作时,应特别小心,防止触电和摔下。
5.2.5.6 在脚手架上砌砖时,不能向外砍砌,以防碎砖掉下伤人。
5.2.5.7 为确保脚手架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处于完好状态,应对脚手架经常进行必要的检查和维护。
6 高处作业的安全要求6.1 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经医生体检合格,方可进行高处作业,并定期进行检查。
年老体弱人员、视力和听力衰退人员、身体不适人员以及患有精神病、癫痫病、高血压、心脏病和有恐高症等不宜登高的人员,一律不准从事高处作业。
6.2 年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员,不能从事高处作业。
6.3 参加高处作业人员应按规定要求戴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衣着符合高处作业要求,穿软底鞋,并要认真做到“十不准”:一不准违章作业;二不准工作前和工作时间内喝酒;三不准在不安全的位置上休息;四不准随意往下面扔东西;五不准严重睡眠不足进行高处作业;六不准打赌斗气;七不准乱动机构、消防及危险用品用具;八不准违反规定要求使用安全用品、用具;九不准在高处作业区域追逐打闹;十不准随意拆卸、损坏安全用品、用具及设施。
6.4 凡参加高处作业的人员,应在开工前组织安全学习,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6.5 遇6级以上强风、大雾、雷暴等恶劣气候,露天场所不能登高。
夜间登高要求足够照明。
6.6 作业前应检查登高用具是否安全可靠,不得借用设备构筑物、支架、管道、绳索等非登高设施,作为登高工具。
认真检查脚手架、踏脚板、临时爬梯,是否符合规定要求,钢丝绳、卸扣、链条葫芦等起重工具是否安全可靠,吊装机械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和灵敏有效。
6.7 高处作业必须和高压电线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防护措施。
检修用金属材料至少距离裸导线2米以上。
对带电、重要危险性作业,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
6.8 高处作业应谨慎小心,衣着要轻便,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硬底鞋、带钉鞋和易滑鞋,不准嬉闹玩耍。
6.9 在高处不可扔物,大件工具要栓牢,防止滑落。
地面上的监护人或指挥人,应和登高者统一联络信号,下方应设围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如必须交叉作业,应上下可靠隔绝。
6.10 吊装施工危险区域,应设围栏和警告标志,禁止行人通过和在起吊物件下逗留。
6.11 尽量避免重叠作业,必须重叠作业时,要有可靠的隔离措施。
6.12 盛夏做好防暑降温,冬季做好防冻、防寒、防滑工作。
6.13 在石棉瓦上作业时,应用固定的跳板或铺瓦梯。
在屋顶、斜坡、吊桥、框架边沿及设备顶上等立足不稳之处作业,均应装设脚手架、栏杆或安全网。
6.14 高处预留孔、起吊孔的盖板或栏杆,不得任意移去。
如因检修而必须移去的时,禁止在孔洞附近堆物,而且施工间断期间,应有防护设施,施工完毕后,必须及时恢复原装。
6.15 使用铁凳、梯子凳用具时,要安放牢固并设防滑装置,跨度不得大于3米。
不准在小推车或不稳固的物体上进行高处作业。
7 检查和考核7.1 本制度由安环处进行监督检查落实。
7.2 各处室要认真落实高处作业的各项规定,发现违反规定者要坚决制止。
7.3 公司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深入现场,对违反高处作业规定的行为视情节严重考核50~100元,重复违反规定的人员要加倍处罚,并脱岗安全学习。
7.4 违反高处作业安全规定而发生事故的,将按照公司《事故、障碍、异常调查考核制度》、《绩效考评管理规定》有关规定执行。
7.5 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有权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追加或加倍处罚。
8 附加说明8.1 本制度由大连北方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委员会提出,由安环处负责起草和修订,并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