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CO2气体保护焊焊接通用实用工艺

CO2气体保护焊焊接通用实用工艺

CO2气体保护焊






目录
1、适用围
2、被焊材料
3、焊接准备
4、作业条件
5、焊接工艺
6、交检
7、焊接缺陷与防止方法
8、常用气体保护焊钢材与焊丝的选用
9、质量记录
10、焊接及注意事项
11、二保焊机安全规程
12、焊接危险点危险源辩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一、适用围
本标准适用于本厂生产的各种钢结构,标准规定了碳素结构钢的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的基本要求,产品有工艺标准按工艺标准执行。

1、编制参考标准《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成与尺寸》GB.985-88。

二、被焊材料
1、焊缝金属:熔化的填充金属和母材凝固后形成的部分金属。

2、层间温度:多层焊时,停后续焊接之前,相邻焊道应保持的最低温度。

3、船形焊:T形、十字形和角接接头处于水平位置进行的焊接。

三、焊接准备
1、按图纸要求进行工艺评定。

2、焊速:半自动焊不超过0.5m/min。

3、打底焊层高度不超过4㎜,填充焊时,焊枪横向摆动,使焊道表面下凹,且高度低于母材表面1.5㎜――2㎜:盖面焊时,焊接熔池边缘应超过坡口棱边0.5――1.5㎜防止咬边。

4、不应在焊缝以外的母材上打火、引弧。

7、控制焊接变形,可采取反变形措施。

1)在约束焊道上施焊,应连续进行,因故中断,再施焊时, 应对已焊的焊缝局部做预热处理。

2)采用多层焊时,应将前一道焊缝表面清理干净后,再继续施焊.
3)变形的焊接件,可用机械(冷矫)或在严格控制温度下加热(热矫)的方法,进行矫正。

六、交检
做好首检并自检合格、做好自检记录、100%自检合格、交二级质检检验、做好检验记录、二级报交三级检查员验收、办理入库手续。

七、焊接缺陷与防止方法
缺陷形成原因、防止措施。

1、焊缝金属裂纹缺陷形成原因:
1)焊缝深宽比太大。

2)焊道太窄。

3)焊缝末端冷却快。

防止措施:
1)增大焊接电弧电压,减小焊接电流。

2)减慢焊接速度。

3)适当填充弧坑。

2、夹杂缺陷形成原因:
1)采用多道焊短路电弧。

2)高的行走速度。

防止措施:
1)仔细清理渣壳。

2)减小行走速度,提高电弧电压。

3、气孔缺陷形成原因:
1)保护气体覆盖不足。

2)焊丝污染。

3)工件污染。

4)电弧电压太高。

5)喷嘴与工件距离太远。

防止措施:
1)增加气体流量,清除喷嘴的飞溅,减小工件到喷嘴的距离。

2)清除焊丝上的润滑剂。

3)清除工件上的油锈等杂物。

4)减小电压。

5)减小焊丝的伸出长度。

4、咬边缺陷形成原因:
1)焊接速度太高。

2)电弧电压太高。

3)电流过大。

4)停留时间不足。

5)焊枪角度不正确。

防止措施:
1)减慢焊速。

2)降低电压。

3)降低焊速。

4)增加在熔池边缘停留时间。

5)改变焊枪角度,使电弧力推动金属流动。

5、未融合缺陷形成原因:
1)焊缝区有氧化皮和锈。

2)热输入不足。

3)焊接熔池太大。

4)焊接技术不高。

5)接头设计不合理。

防止措施:
1)仔细清理氧化皮和锈。

2)提高送丝速度和电弧电压,减慢焊接速度。

3)采用摆动技术时应在靠近坡口面的边缘停留,焊丝应指向熔池的前沿。

4)坡口角度应足够大,以便减小焊丝伸出长度,使电弧直接加热熔池底部。

焊接缺陷及防治措施
八、常用气体保护焊钢材与焊丝的选用
常用气体保护焊钢材与焊丝的选用
续表常用气体保护焊钢材与焊丝的选用
九、质量记录
1、焊接材料质量证明书。

2、焊工合格证及编号。

3、焊接工艺
4、焊接质量检验报告、探伤报告。

5 、设计变更记录。

6、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7、其它技术文件。

十、焊接及注意事项
1、在施焊前,调试好焊接规。

2、禁止在非焊接部位引弧。

3、防止地线、电缆线、焊枪与焊件接头接触良好,防止打弧。

4、多层多道焊时,注意层间未为熔合。

5、接弧处应保证焊透与熔合。

6、焊后清理及检验。

7、清除焊道外表面。

8、焊后自检。

焊缝表面不得出现的裂纹、气孔、夹渣、未熔合及咬边等缺陷。

9、返修,表面的轻度咬边、飞溅、成形不良,等应予修磨,修磨深度不得小于母材的负偏差。

10、焊接完毕,关闭电源,清理现场的电缆,清除现场的焊丝头、焊渣等杂物。

十一、二保焊机安全规程
1、焊接工作场地必须备有防火设备,如砂箱、灭火器、消防栓、水桶等。

易燃物品距离焊接场所不得小于5m。

若无法满足规定距离时,可用石棉板、石棉布等妥善覆盖,防止火星落入易燃物品。

易爆物品距离焊接所不得小于10m。

二保焊工作场地要有良好的自然通风和固定的机械通风装置,减少二保焊有害气体和金属粉尘的危害。

2、二保焊机焊机应放置在干燥通风处,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

使用前应对焊机进行全面检查。

确定没有隐患,再接通电源。

空载运行正常后方可施焊。

保证焊机接线正确,必须良好、牢固接地以保障安全。

焊机电源的通、断由电源板上的开关控制,严禁负载扳动开关,以免形状触头烧损。

3、应经常检查二保焊枪的工作情况,发现堵塞或泄漏时应即刻解决,防止烧坏焊枪和影响焊接质量。

4、焊人员离开工作场所或焊机不使用时,必须切断电源。

若焊机发生故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检修时应作好防电击等安全措施。

焊机应至少每年除尘清洁一次。

十一、焊接危险点危险源辩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焊接危险点危险源辩识、评价及控制对策表
控制方法:A—提醒;S—连续监视监护;
控制时机:P—作业开始前;D—每天至少一次;
T—活动连续过程停顿或中断后重新开始作业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