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冶炼铸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冶炼铸造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编号:xxxx -001 版本号:201901xxxxxxx有限公司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单位:xxxxxxx有限公司编制人:公司预案编制组发布人:xxxxx批准日期:2019年4月1日执行日期:2019年4月1日xxxxxxx有限公司批准页本预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建立和实施规范化的应急救援体系,不断提高企业和员工的应急救援能力和事故预防的意识,旨在运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标准,实现安全生产目标。

为确保本预案及应急救援体系的有效和持续改进,并能够在异常情况下,有序、高效、快速的实施,特成立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要求所有涉及单位、部门和全体员工,认真履行相应的职责和义务,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特此颁布。

应急总指挥(总经理):2019年4月1日目录1总则 (4)1.1编制目的 (4)1.2编制依据 (4)1.3适用范围 (5)1.4应急预案体系 (6)1.5应急工作原则 (7)2事故风险简述 (7)2.1公司概况 (7)2.2 平面布置 (8)2.3主要设备及防护设施 (8)2.4生产工艺 (13)2.5 主要危险物质辨识、分析 (18)2.6事故类型及风险分析 (19)3 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 (36)3.1组织体系 (36)3.2 应急救援组织职责说明 (36)4预警及信息报告 (39)4.1危险源监控 (39)4.2预警 (40)4.3信息报告 (41)5应急响应 (42)5.1分级响应 (42)5.2响应程序 (43)5.3处置措施 (44)5.4应急结束 (50)6信息公开 (50)7后期处置 (51)8保障措施 (51)8.1通讯与信息保障 (51)8.2应急保障 (51)8.3物资装备保障 (51)8.4其他保障 (52)9应急预案管理 (52)9.1应急培训 (52)9.2演练 (53)9.3应急预案修订 (54)9.4应急预案备案 (54)9.5应急预案实施 (54)附件1 区域位置图 (55)附件2 平面布置及应急疏散路线图 (56)附件3 内部应急人员的职责、姓名、电话清单 (57)附件4 外部救援及报告电话 (58)附件5 应急救援物资、装备清单 (57)附件6主要有害物质理化、危害特性表 (60)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1总则1.1编制目的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机制,提高企业应对安全事故的适应能力,本着“预防为主,自救为主,统一指挥,分工负责”的原则,达到尽可能的避免和减轻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提高预防水平。

在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按照预定方案有条不紊地组织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

保障公众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3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2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特种设备安全检查调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号)《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Z230-2010)《安全标志及使用导则》(GB2894-2008)《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88号)《关于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备案工作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8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评估暂行办法》(安监总局应急[2014]95号)《关于印发山东省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鲁安监发〔2009〕1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预案评审指南》(按监总厅应急【2009】第73号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9007-20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9009-2015)《企业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12801-2008《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一部分通用要求》JB/T688.1-2008《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 6067.1-2010《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20905-2007《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GB16912-2008《氧气站设计规范》GB50030-2013《锅炉使用管理规则》TSG G5004-2014《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GB50029-20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

以上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预案。

1.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主要处理生产作业过程中引发的火灾、爆炸,灼烫、中毒窒息、容器爆炸、触电、机械伤害、高处坠落、物体打击、车辆伤害、起重伤害、淹溺、低温冻伤等生产安全事故。

当出现重大伤亡事故或超出本预案处理能力时,需及时汇报相关救援部门寻求支援。

1.3.1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特别重大事故:(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50万元以上的;(2)有人员死亡的。

1.3.2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重大事故:(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2)有人员出现重伤的。

1.3.3 满足下列情形之一者,为较大事故:(1)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在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2)有人员出现受伤的。

1.3.4一般事故,是指造成千元以上、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1.4应急预案体系本公司应急预案体系包括:综合应急预案1个,专项应急预案2个,现场处置方案4个。

1.5应急工作原则(1)生命第一原则:把保障员工和公众的生命和健康作为首要任务,调用所需资源,所有救援行动必须在保障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以尽快恢复受影响区域到正常状态为主要目标;最大程度地减少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损失最小化原则:对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件)的发生,做好应对突发重大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

(3)统一指挥、分级负责:在公司应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应急体制,落实应急职责,实行应急分级管理制度。

(4)单位自救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实行区域联防制度,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实现组织、资源、信息的有机整合。

2事故风险简述2.1公司概况xxxxx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08月17日,住所位于xx市xx经济开发区xx大街西首。

法定代表人xxx,注册资金壹仟万元整,主要从事精铸、精锻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精铸、精锻钢件、铁件、合金件、门架槽钢、轻轨用钢、电梯用钢、高科技铸锻件的加工销售。

公司投资72664万元,在xxxx大街西首建设重型装备配套大型铸锻件加工项目。

现有职工120人,技术人员10人,安全管理人员5人。

表2.1-1企业基本信息汇总表2.2 平面布置位于xxx市xxx经济开发区;项目东侧为山坡,西侧为园区道路,南侧为金丰轧钢车间,北侧为空地。

按其功能划分为两个区域,办公区和生产装置区。

办公生活区与金丰轧钢公司使用同一办公楼;生产区位于金丰轧钢车间北侧。

该项目厂区道路将厂区分为东西两部分,西侧从北向南依次布置2#水泵房、空分制氧车间、干燥车间;东侧从北向南依次布置维修车间、空压机房、1#水泵房、生产车间;水处理室位于1#水泵房的东侧,变电所位于维修车间的东侧。

锅炉房位于生产车间的东北角。

该项目出入口共设置有两处。

厂区南侧西面出入口为物流出入口,东面出入口为人流出入口。

该项目布置基本可满足企业生产和管理要求,并基本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防火、安全、卫生等方面的要求。

2.3主要设备及防护设施主要设备包括精炼炉、连铸生产线、电渣炉、加热炉、空分制氧装置、空压装置、起重机、燃气锅炉等。

主要防护设施如下:(1)厂区设置风向标,车间设置各种指示、警示作业安全和应急疏散等警示标志、警示牌,车间内坑道等加设防护盖板,有作业区域、安全通道分隔线。

车间内有视频监控设施。

(2)相关设备旋转等危险部位设置安全防护罩,有紧急停车按钮。

不带电的金属设备、电气装置外露可导电部分、电缆铠装层、桥架、配线钢管及有关专业要求设备设置可靠的接地措施。

(3)空压机、储气罐及锅炉、燃气锅炉、蒸汽管线等压力设备,设置压力表、安全阀,按规定涂色、标识。

(4)天然燃气设施区域,设置了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燃气管道有超压自动切断装置。

(5)厂区及车间配备灭火器、消防栓等灭火设施。

1#水泵房设有地下消防水池,配置消防水泵两台,一用一备。

(6)公司配备了应急车辆,办公室内配置了急救药品、纱布及通信工具等应急器材、物品。

(7)为职工配备了安全帽、防护服、口罩、安全鞋、防护手套、耐高温手套、眼罩等劳动防护用品,仓库内做好劳动防护用品的应急储备。

(8)原料系统、电炉本体及上料设备、除尘系统、循环水设施等均采用独立的PLC自动化控制系统。

空分装置由DCS全自动控制联锁,当设备处于非正常情况下能发出报警并停车。

表2.3-1 生产设备一览表2.4生产工艺1.铸锻件加工工艺(1)50t电弧炉工艺该项目是一条先进的电炉初炼、LF - VD炉精炼浇铸成锭(部分高品质钢锭经电渣重熔)的短流程生产线。

电炉炼钢工艺流程为:电炉冶炼先将炉盖旋开,在炉底垫入适量白灰以保护炉底,将由地车运入的配好的炉料装入炉内,旋回炉盖送电冶炼,熔清后按分钢种工艺要求进行冶炼。

在此期间钢包准备工准备好出钢用钢包。

钢液经氧化和温度符合要求后钢水出至钢包中,同时将各种铁合金根据所炼钢种要求加入。

初炼钢水出钢至钢包后,经钢包车运送至精炼工位进行精炼。

钢液经脱氧、合金化、调整温度和成分,合格后开出钢包车进行喂线终脱氧。

钢包中加入保温剂后用天车将钢包吊运到钢包车进行浇锭操作。

在炼钢车间设置有钢锭浇铸跨,可浇铸单只重量为2.3t~50t的规格锻造用模铸钢锭。

特殊要求的钢锭送至特冶车间进行电渣重熔。

(2)LF钢包精炼炉工艺:接钢后的钢包运送至精炼工位进行精炼,钢液自电弧炉出钢至精炼全过程吹氩用氩气搅拌,在钢包精炼炉中通过调整配电曲线和加入还原剂等方法进行钢水脱氧、调整温度和化学成分,钢液精炼合格后开出加热工位进行喂线终脱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