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学张文显主编第四版第一章法学第一节法学的研究对象1.法学:是以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各种科学活动及其认识成果的总称。
包括对法的历时性研究、共时性研究;既要研究法的内在方面,又要研究外部方面;既要研究法律规范、法律关系和法律体系的内容和结构以及法律关系的要素,又要研究法的实际效力、效果、作用和价值。
2.凡属于与法有关问题和现象都在法学的研究范围内。
法律意识、法律关系、法律行为等都是法律现象,都是法学的研究对象。
作为整体的法学以整个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而部门法学以某个分支的法律现象为研究对象。
3.法学体系,就是由法学内部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学科或知识系统。
(1)从法律部门的角度,将法学体系划分为: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等(2)从认识论的角度分为:理论法学与应用法学第二节法学的历史一、西方法学历史1)起始——古希腊:习惯法为主体的法律制度已有相当程度的发展。
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2)顶峰——古罗马:法学获得相对的地位,成为罗马法渊源之一。
3)最灰暗——中世纪:基督教主导,独立法学消失。
4)复兴——中世纪后期:出现法学教育、法学研究,出现注释法学派。
5)世俗化——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法学派产生。
6)蓬勃——资产阶级革命:出现法权世界观,自然法学派:表现为“社会契约论”“天赋人权论”,提出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原则。
7)流派——18世纪末:哲理法学派、历史法学派、分析法学派(标志法学作为独立学科出现)。
8)社会化——20世纪初:社会法学派、新黑格尔主义法学派、新康德主义法学派。
9)振兴——20世纪50年代:新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新分析法学派等二、中国法学历史1)夏、商、西周:出现了以天命和宗法制度为核心的法律思想。
“明德慎刑”“以德配天”2)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大发展的时期,法家“以法治国”,法学一度非常昌盛。
3)西汉至清中:以儒家法律思想为核心的文化系统,出现律学(唐律疏议),王安石变法,明末进步法律思想。
4)清末至民国:戊戌变法,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孙中山民主共和制,法学成为独立学科,法学教育正规化。
5)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法学出现。
第三节法学与相邻学科法学与其他学科有特殊联系的原因:a法学吸收其他学科的认识成果来说明法律现象;b法律现象的许多问题不是纯粹的法学问题,而是属于法学与其它学科的双边问题或多边问题c法治时代,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都可能转化为法律问题并提交给法律机关处理,这就要求法律工作者具有比较广泛的知识。
1.哲学是法学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2.法学和政治学互相依赖,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3.法学与历史学关系○1法律是凝结的历史○2法律的生命更重要的是经验○3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法学可以借鉴的重要方法○4法学中的概念,范畴,理论观点,学说学派都是历史的产物第四节法学的研究方法一、法学方法论1法学方法论释义法学方法论:由各种法学研究方法组成的方法体系以及对这一方法体系的理论说明。
两个层次:①法学方法论的原则②各种法学方法2、法学研究必须坚持的基本方法论原则(1)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3)坚持社会现象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观点(4)坚持社会历史的发展观点,因此没有永恒的正义标准,正义的标准是发展的。
二、阶级分析方法阶级分析方法: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阶级社会中各种社会现象的方法。
三、价值分析方法价值分析方法:通过认知和评价社会现象的价值属性,从而揭示、批判和确证一定社会价值或理想的方法。
四、实证研究方法1、实证研究方法释义实证研究方法:在价值中立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
2、实证研究方法的类型(1)社会调查方法:研究者提出具体问题,拟定研究方案,通过观察实验,采集资料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知识性命题的方法。
(2)历史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现象进行纵向观察,在法学领域一般借助于文献研究方法。
(3)比较研究方法:对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进行比较研究。
(4)逻辑分析方法:逻辑推理。
(5)语义分析方法:通过分析语言的要素、句法和语境来揭示词语和语句意义的研究方法。
第五节法学教育与法律人才素质的养成一、当代中国的法学教育1、中国法学教育的历史1)引进初创(1949~1957)建立政法院校,从苏联引进教材,聘请苏联专家任教。
2)遭受挫折(1958~1966)文化大革命。
“左”的思想兴起,法学教育急剧萎缩和衰败。
3)恢复重建(1978~1991)十一届三中全会,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多规格的法学教育体系基本形成。
4)改革发展(1992~)法学教育改革。
2、法学教育体系1)形式上,分为普通法学教育和成人法学教育。
2)层次上,中等专科教育、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二、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1、主体意识。
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公民,而不是臣民2、权利意识。
意识到自己有与生俱来的作为人应当享有的各种权利。
3、参与意识。
公民的本质在于参与。
4、平等意识。
意识到在法律面前享有平等权利,承担平等义务。
5、宽容态度。
承认他人有权利选择与自己不同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发表不同见解。
6、法治观念。
意识到法治优于人治,尊重和遵守法律规则。
7、义务观念。
意识到负有公民的义务和责任8、理性精神。
能够从实际从发,从人民利益出发,不被个人情绪和偏见左右。
9、人本观念。
以人为本的观念和理念。
10、全球意识。
全球化时代,要有全球意识,全球视野,全球思维。
三、法律人才的基本素质(一)基础素质1、思想素质。
立法为公、执法为民的职业素质;追求真理、维护正义的崇高理想;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坚定信念;认同职业伦理、恪守法律职业道德的自律精神。
2、文化素质。
广阔的知识背景;工具性技能;人际沟通能力。
3、身体心理素质。
正当的动机和兴趣;恰当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能力;控制和稳定情绪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具有冷静、谦虚的气质和自信、积极、乐观、果断的性格。
(二)法律素质1、法律思维能力。
2、法律表达能力3、探知法律事实的能力法学类专业考研真题答题黄金攻略名师点评:认为只要专业课重点背会了,就能拿高分,是广大考生普遍存在的误区。
而学会答题方法才是专业课取得高分的关键。
(一)填空题答题方法【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填空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有标准答案,是非分明,不容考生自由发挥。
它所考查的主要是法学常识和法律条文,其内容是极为重要的、要求考生必须记忆的知识点。
做填空题的技巧应该说只有一个:记忆,准确的记忆。
它要求考生准确记忆法学常识和法律条文,而不能模糊不清,模棱两可。
填空题所考查的常常就是容易混淆的内容。
【法学类填空题答题示范】例题:对延付或者拒付租金的行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民事诉讼时效期间有1年、2年、4年、20年等几种,这一试题要求考生准确记忆《民法通则》第136条的内容,即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
【法学类填空题答题注意事项】:填空题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准确,因此,考生在复习教材、记忆法规时一定要仔细,确保准确无误,只有这样才能做好填空题,并且对做所有的题目都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说,要学好法学,准确记忆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二)选择题答题方法【法学类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选择题也是一种客观性试题,具有标准答案。
选择题可分为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三种。
单项选择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定项选择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即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多项选择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正确答案。
考生在做选择题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意和要求,弄清究竟属于哪种情况,千万不要尚未理解题意便匆匆做题,造成不应有的失分。
做选择题最重要的方法是顺推法,即根据你的记忆从备选答案挑出正确答案;如果你记忆不够准确,可以采用排除法,即排除不正确的备选答案,然后所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了。
排除法最好与顺推法结合起来使用,效果更佳。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能选出答案,可采用对比法,即将本题目与相关的内容(相反或相近的内容)进行对比,从而确定正确答案。
所有的方法都难以确定答案时,最后的一招就是根据感觉挑选答案,而不要留下空白,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
【法学类填空题答题注意事项】:再次提请考生注意,做选择题时一定要看清题意、要求和备选项,确定是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还是多项选择。
(三)判断题答题方法【法学类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判断题是一种客观性试题,相对而言较简单,非对即错,二者必居其一。
判断题所考查的是那些容易混淆、稍不留意就会出错的内容。
做判断题最重要的技巧就是认真读题,仔细分析题意,反复推敲,确保要求明确(是填“对”或“错”,还是画“√”或“×”,还是其他方法),题意明晰。
做判断题最常见的失误是读题不认真,未全面、准确理解题意,考虑问题过于简单和片面。
【法学类判断题答题示范】例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因为政治原因要求避难的外国人,应当给予受庇护的权利。
这个题目乍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2条第2款的内容,如果认真读题就会发现其实不然,这一题目与宪法条文的差别只有两个字“应当”与“可以”,因此这个题目是错误的。
考生若不留意、不认真进行分析,很容易出现失误。
【法学类判断题答题注意事项】:判断题中还有一种题型是判断改错题,要求考生判断正误,然后改正题中的错误,如上例中首先判断该题是错误的,然后将“应当”改为“可以”即可。
总的说来,判断题是错的多,对的少,这也是考生应该注意的。
(四)名词解释答题方法【法学类考研名师答题方法点拨】名词解释是一种主观性试题,考生有一定自由发挥的余地。
名词解释的分值少的则为1分,多的则达6分,不过大多为2分至5分。
名词解释的答题因分值不同而有别,如分值2分至3分,一般主要简明作一解释即可,无需多加说明。
一般写3-5行差不多,主要是写概念,接着对概念进行分析。
比如:法律程序:你除了答出法律程序的概念之外,还可以写写法律程序的功能等等。
当然在答题的时候最重要的部分要写在前面,具体的分析写在后面。
【法学类名词解释答题示范】例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指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如果分值为4分至6分,就可以适当展开一点,如股份有限公司:就是指全部资本分成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组织形式,其主要特征是:资本股份性、组织资金性、股东责任有限性、股东人数无限性、集资募股开放性。
【法学类名词解释答题注意事项】:名词解释总的要求是准确、简明、精练,切忌当做简答题来做,点到为止,不要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