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抗生素应用指南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类
科属 种
G-杆菌 肠杆菌科 肠杆菌属 阴沟、产气肠杆菌
沙雷菌属 粘质沙雷菌
变形杆菌属 奇异变形杆菌
摩根菌属 摩根摩根菌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类
科属 种
G-杆菌 非发酵菌群 假单胞菌属 铜绿假单胞菌
伯克菌属 洋葱伯克菌
不动杆菌属 鲍曼、醋酸钙
窄食单胞菌属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大肠埃希菌 (易产ESBLs)对主要抗生素的敏感性
大肠埃希菌(n=365,HAI:CAI=1:6.0)
大肠埃希菌(n=360,HAI)
100%
100%
80%
80%
60%
60%
40%
40%
20%
20%
0% 曲松
S% 79.2 I% 12.6 R% 8.2
噻肟
82.5 10.7
6.8
他啶
91.5 1.1 7.4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内容
临床药理学基础 基本概念 常用抗生素分类及主要特点、分布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基本概念 微生物的分类
抗生素的临床应用 3R原则 G-杆菌耐药情况 中-重度感染的抗生素的应用
临床药理学基础
基本概念 1.药时-曲线 指给药后血药浓度随时间变化动态曲线。该曲
线下面积(AUC)表示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吸收 量,即生物利用度。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G-杆菌耐药状况调查--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李家泰 NPRS研究结果--北京协和医院细菌室 陈民钧
94-2001
-----
%
21 2126 Malassezia sp.
18 1868
14 1449
11 1066
9
972
3
315
3
299
2
228
2
183
2
180
3
345
% 1 1 1 1 1 1 1 2 1 1 1
OXA
+
头孢, 卡巴
不动杆菌
持续高产AmpC
+
3代头孢 阴,枸
Imp….等(27) +
卡巴,头孢 粘,绿,嗜,洋,气
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定义
质粒介导 能水解三、四代头孢菌素、单环类抗生素 其水解活性能被酶抑制剂抑制 大肠、肺炎克雷伯菌是最常见的产ESBL的菌
株 常引起院内感染和爆发流行
Ⅰ代 萘啶酸 Ⅱ代 吡哌酸、诺氟沙星 Ⅲ代 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Ⅳ代 司氟沙星
抗菌药物在重要器官和体腔的分布
痰液: 氨苄西林、氨基糖苷类、红霉素、喹诺酮类、 头孢唑林/ 他定
脑脊液:青霉素、氨苄西林、头孢噻肟/ 他定、氯霉素、万古霉 素、磷霉素、甲硝唑、SMZco、
胆汁: 氧青、头孢曲松/哌酮
14元环 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 15元环 阿奇霉素 16元环 螺旋霉素、交沙霉素 4. 四环素类 多西环素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5.氯霉素类 6.林可霉素和克林霉素 7.多肽类 替考拉宁 8.利福霉素类 9.磺胺类 10.甲硝唑 11.磷霉素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12.喹诺酮类
中国危重病人细菌流行分布及抗感染策略--北京朝阳医院ICU 陈惠德
我国院内感染致病菌流行分布
近年G+菌逐渐增加,但G-菌仍占主导地位,约2/3 G-菌感染主要为
肠杆菌科:埃希菌属的大肠埃希菌 克雷伯菌属的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属的阴沟肠杆菌
非发酵菌群:假单胞菌属的铜绿假单胞菌 不动杆菌属的鲍曼不动杆菌 嗜麦芽窄食假单胞菌近年有所增加
吡肟
91.7 4.2 4.1
亚胺
97.9 1.0 1.1
0%
曲松
S% 39.8 I% 12.2 R% 48.0
噻肟
42.0 11.6 46.4
他啶
50.8 6.1
43.1
哌酮\ 舒巴坦 62.4
7.2 30.4
吡肟
76.2 2.8
21.0
亚胺
97.2 0.6 2.2
《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2003,83(12),1037-1045
4305 5708
142 145 128
87 77 68 62 157 61 55
革兰阴性杆菌主要酶的基本概念
型别
酶 ABCD
质粒 染/质 染/质 质/染 代表底物 代表菌
ESBL 金属酶 AmpC ESBL
TEM +
3,4代头孢
大,肺,
SHV +
3,4代头孢
大,肺,
CTX-M +
头孢噻肟
大,肺,产,阴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1.β-内酰胺类 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舒巴坦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胞哌酮 克拉维酸 阿莫西林 三唑巴坦 哌拉西林 其他β-内酰胺类 碳青霉烯类 亚胺培南、美罗培南 单酰胺类 氨曲南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2.氨基糖苷类 异帕米星 3.大环内酯类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G-杆菌耐药状况调查--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李家泰
肠杆菌科的细菌耐药状况-AmpC酶
易产AmpC酶的致病菌,肠杆菌属,枸橼酸 菌属,沙雷菌属对马斯平,碳青霉烯类敏感, 对三代头孢菌素及酶抑制剂复合制剂耐药 持续高产AmpC酶的发生率逐年增加,与三 代头孢菌素的大量应用相关,临床应严格控制 使用。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1.β-内酰胺类
青霉素类
G+球菌
青霉素
耐青霉素酶 苯唑西林,氯唑西林
广谱青霉素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
抗假单胞菌青霉素 哌拉西林
临床药理学基础
常用抗生素的分类 1.β-内酰胺类 头孢菌素类 Ⅰ代 头胞氨苄、唑啉、拉定 Ⅱ代 头胞呋辛、克洛 Ⅲ代 头胞曲松、噻肟、哌酮、他啶 Ⅳ代 头胞吡肟
第四代头孢菌素
马斯平对革兰阴性杆菌及阳性球菌抗菌活性强;对产AmpC酶致病 菌,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强;对产ESBLs酶致病菌,需敏感试验 结合临床;对鲍曼不动杆菌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抗菌活性差。
各主要抗生素的特点
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头孢哌酮/舒巴坦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活性强 (包括产 ESBLs致病菌),特别是对非发酵菌(包括铜绿假单胞 菌);对产AmpC酶致病菌耐药
S% 67.2 I% 3.5 R% 29.3
噻肟
66.4 8.2
25.4
他啶
85.5 3.9
10.6
哌酮\ 吡肟 舒巴坦 77.0 85.9
9.4 3.9
13.6 10.2
亚胺
100 0 0
《中华医学杂志》,陈民钧,2003,83(5),375-381
阴沟肠杆菌 (易产AmpC酶)对主要抗生素的敏感性
40%
40%
20%
20%
0%
曲松
S% 80.3 I% 11.1 R% 8.6
噻肟
83.2 10.2
6.6
他啶
91.4 1.2 7.4
哌酮\ 吡肟 舒巴坦 94.7 95.9
4.1 2.0
1.2 2.1
亚胺
98.8 0.4 0.8
《中华医学杂志》,李家泰,2003,83(12),1037-1045
0% 曲松
恰当的时机 合适的患者 正确的抗菌药物
为什么要执行“3R原则”
控制感染,提高治愈率
(对患者)
降低细菌耐药的发生率
(对环境)
减轻患者负担,节省社会资源(对社会)
中国危重病人细菌流行分布及抗感染策略--北京朝阳医院ICU 陈惠德
如何执行“3R原则”
掌握本医院、地区院内感染致病菌的流行分布 掌握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的耐药状况 了解各种主要抗生素的抗菌活性,最大限度地发挥 各类抗生素的作用 完善各类感染性疾病的感染程度分级 针对不同程度的感染患者,合理选用抗生素
阴沟肠杆菌(n=96,HAI:CAI=1:1.9)
阴沟肠杆菌(n=181,HAI)
100%
100%
80%
80%
60%
60%
40%
40%
20%
20%
0%
曲松
S% 50.0 I% 14.6 R% 35.4
噻肟
47.9 19.8 32.3
他啶
53.1 2.1
44.8
哌酮\ 舒巴坦 82.3 13.5
4.2
★抗菌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治疗浓度是MIC的2-4倍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微生物的分类 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 立
克次体、螺旋体、寄生虫
临床微生物学基础
细菌 类科 属 种 G+球菌 链球菌科 链球菌 化脓链球菌
肺炎链球菌 肠球菌属 粪肠球菌、屎肠球菌 微球菌科 葡萄球菌属 金葡菌、表葡菌
9.7 6.9
17.2 18.4
亚胺
99.2 0
0.8
《中华医学杂志》,陈民钧,2003,83(5),375-381
肺炎克雷伯菌 (易产ESBLs)对主要抗生素的敏感性
肺炎克雷伯菌(n=244,HAI:CAI=1:3.5) 肺炎克雷伯菌(n=256,HAI)
100%
100%
80%
80%
60%
60%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G-杆菌耐药状况调查--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李家泰
非发酵菌群的耐药状况
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为多重耐药菌,其 耐药率逐年增加,与碳青霉烯类广泛应用有关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检出率亦逐年增加,与碳青霉 烯类广泛应用有关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G-杆菌耐药状况调查--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李家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