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军队军衔标志简介
一、昭和5式
1930年(昭和5年),日本军队开始实行制式化军装和军衔,法式立肩章(即竖肩章)、军兵种领章。
此称“昭和5式”军装。
“昭和5式”军衔体现在肩章上面,领章是分两叉型,以不同颜色来区分兵种。
其中,红色(步兵)、绿色(骑兵)、黄色(炮兵)、黑色(宪兵)、棕色(工兵)、深褐色(工程)、蓝色(军乐)、深蓝色(汽车兵)、青蓝色(航空兵)、白色(军法)、桔红色(参谋)、桔黄色(山地兵)、深红色(装甲兵)、深绿色(药剂)、茶色(司务)、银灰色(军医)、紫色(兽医)。
这种军服一直用到1938年。
二、98式
1938年6月,日本军队改革“昭和5式”军装,换行“98式”军服,其特征是取消了肩章,军衔表现在领子上。
领章块很小,远处不易查觉。
原因是“昭和5式”的军衔设在肩上,将官金色肩章很显眼,在中国战场上游击战很频繁的情况下,日本军方担心不少上战场视察或督战的陆军高级将领会成为中国游击队或狙击手的靶子,所以改穿这种“98式”。
同时,右胸佩带不同颜色的“M”型胸章来区分兵种,兵种颜色和上述“昭和5式”一样。
三、抗战时期日本军队军衔和职务对照表
称谓军衔职务说明
元首大元帅天皇荣誉称号
功勋将官元帅特殊功勋陆海军大将荣誉称号
将官大将方面军司令以上区域司令中将师团长即师长少将旅团长即旅长
佐官大佐步兵联队长即上校团长中佐步兵联队副、骑兵联队长即中校团副少佐大队长即少校营长
尉官大尉中队长即上尉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