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修身篇》PPT课件【品质课件PPT】
《修身篇》PPT课件【品质课件PPT】
第六单元 · 第244课《古今贤文》,课文集结了 我们中国从古到今为一些格言、谚语,它们按内容被 分为两篇,这节课我们学习第二篇《修身篇》。
修身是指修养身心。自古以来,我们中国人都将修 身立德放在首位。那为什么要修身?又怎样修身呢? 今夭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蕴含着心灵修炼的哲理。
拓展延伸
1.古今贤文 《古今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增广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
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 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古今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 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 《增广贤文》。
生字认读
mò
jiè
nì
墨
戒逆
理解词语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 坏人使人变坏。 造句:自从和他成为朋友,我整个人都不自觉
高洁: 地受他影响,开始喜欢看书学习了,真是应了 那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高尚纯洁。 造句:此人个性高洁,有目共睹,被众人奉为 楷模。
理解 词语
自知:自己了解自己。 造句:一个严于剖析自己内心的人,一定
全文总结
《修身篇》写了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人贵 有自知之明,遇到别人给自己指出错误的时 候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的道理。
布置作业
背诵短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努力,终会有所收获,功夫不负有心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进的路上 照自己的不足,学习更多东西,更进一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现代社会,有很多人,钻进钱眼,不惜违法乱纪;做人,穷,也要穷的有骨气!古之立大 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想干成大事,除了勤于修炼才华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能坚持下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理想,脚下的路再远,也不会迷失方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谓不朽。任何事业,学业的基础,都要以自身品德的修炼为根基。饭 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财富如浮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真正留下的,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贡献。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策, 吞吐天地之志者也英雄气概,威压八万里,体恤弱小,善德加身。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老去的只是身体,心灵可以永远保持丰盛。乐 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做领导,要能体恤下属,一味打压,尽失民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越是微小的事情,越见品质。学而不知道,与 行,与不知同。知行合一,方可成就事业。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若是天下人都能互相体谅,纷扰世事可以停歇。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 越高,所需要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逼迫自己所学的,也就越多。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忠心,也是很多现代人缺乏的精神。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 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若人人皆每日反省自身,世间又会多出多少君子。人人好公,则天下太平;人人营私,则天下大乱。给世界和身边人,多一点宽容,多一份担 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立千古大志,乃是圣人也。丹青不知老将至,贫贱于我如浮云。淡看世间事,心情如浮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 载物。君子,生在世间,当靠自己拼搏奋斗。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进学之道,一步步逼近真相,逼近更高。百学须先立志。天下大事,不立 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做人,心胸要宽广。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心端正,方可知行合一。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者,不会把时间耗费在负性情绪上。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力行善事,有羞耻之心,方可成君子。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做学问和学技 的练习。第一个青春是上帝给的;第二个的青春是靠自己努力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人总是珍惜未得到的,而遗忘了所拥有的。谁伤害过你,谁击 重要的是谁让你重现笑容。幸运并非没有恐惧和烦恼;厄运并非没有安慰与希望。你不要一直不满人家,你应该一直检讨自己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己。最深 一个人,而是心里没有了任何期望。要铭记在心;每一天都是一年中最完美的日子。只因幸福只是一个过往,沉溺在幸福中的人;一直不知道幸福却很短暂。一个人 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做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只倾其所有过的生活。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人生最美的是过程,最难的是相知,最苦 的是真爱,最后悔的是错过。两个人在一起能过就好好��
默读思考
读了本文后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小学生要懂得修养自己的心性 串珠问题: 1. 读课文,分别用一个短语概括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交友与改错 2. 在《修身篇》每个自然段中找一句你认为感触最深的句子。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 耳利于行。 3. 这篇短文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句子是哪些?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 你从课文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对待自己的错误要及时改正,发现别人有错误要警示自己引以为戒。
理解大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见微知著,
防微杜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良 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谁都不是圣人和贤人,谁能没有过失?对于别人指出的缺点错误,如 果有用来勉励自己,好让自己以后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见到事情的苗头, 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和结果;坏思想、坏事情和坏毛病刚冒头时,就加 以防制、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就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留,提意见 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说的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 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要引以为戒。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但却有利于治 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
理解大意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梅贵高洁,人贵自
知。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 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离着朱砂近的变红,离着墨近的变黑。美化 的高贵来自于它高尚纯洁的品质,人的尊贵源自 于有自知之明。用铜当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 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当镜子,可以知道国家兴 旺的原因;用人当镜子,可以发现自己的对错。
是有自知的。
得失:①所得和所失;成功和失败。②利弊;好 处和坏处。
造句: ①生活中的得失不要太放在心上,
这样才能天天开心。
②在做决定之前,我必须权衡得失。
理解词 语
见微知著: 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 或问题的实质。
防微杜渐: 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 让它发展(杜:阻塞)。 造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 育,做到防微杜渐。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 ,很可能是民间创作的结晶。
拓展延伸
2.对偶句 偶句形式工整、匀称并节奏鲜明,音调和谐,便于记忆和传诵;对偶句前后呼应, 互相映衬,对比鲜明,语言凝炼,能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一般的写作中,只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就行了,不一定讲究平仄 ,这叫宽对。对偶形式的修辞方式,在诗歌、对联中出现最为普遍。 对偶又称对仗, 俗称对子,是指形式上对称均衡,意义上互相关联的两个句子或词组。人们所熟悉的 对联就是一组对偶句。根据意义的不同,对偶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流水对三种 。比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正对--意义相近,互为补充。苏轼《饮湖 上初睛后雨》) 满招损,谦受益。(反对--意义相反,互相映照。《尚书·大禹谟》)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串对--意义相承,表示连贯、递进、因果等关系。(白 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再如本文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就属于正对。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知道的就说,要说就毫无保 留。
辨析词 语
高洁 廉洁 相同点两个词都有“高尚”的意思。 : 不同点“:高洁”形容品行,使用范围较广。
“廉洁”多用于对官吏的赞扬。 造 句 1.诚信是一朵高洁的兰花,盛开在人 :
们的心田。
2.他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好领导。
结构梳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 写客观环境对人的影响及 怎样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一个人对待错误的正确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