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分析
一、课标对本年级的要求
本学期的课程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上。
同时希望学生在具体概念的基础上能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概括,获得概念性理解。
在科学探究方面,培养学生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发展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力是同样重要的。
通过本学期的学习,将重点发展学生想办法解决一些简单科学问题的能力;进行持续、细致、有联系的两两对比观察能力;多次重复,进行简单对比实验的能力;综合运用观察和实验所得证据,经过思维加工并尝试进行解释的能力。
在对科学的理解力方面,希望学生能认识到,将观察和实验结果用于科学讨论和解释,更具说服力;探究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因此有必要重复实验;运用工具会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获得事实。
对证据的重视,理性的思考,大胆的质疑,是科学态度的重要标志,也是本学期中发展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重要内容。
同时,由于学生刚开始科学学习,需要加强和培养小组中友好合作的意识,积极参与班级讨论的习惯。
二、教材分析
本册内容由“植物的生长变化” “动物的生命周期” “温度与水的变化” “磁铁”四个单元组成。
在“植物” 单元中,学生们将对生活在周围的不同植物进行观察比较,通过比较陆生植物(大树、小草)和水生植物(金鱼藻、水葫芦)的不同特征,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对植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
在“动物”单元中,学生们将通过饲养和观察蜗牛、蚯蚓、蚂蚁和金鱼,认识它们的生存需要,对动物的共同特征形成初步认识,并在“植物”单元的基础上共同形成“生物”的概念。
如果说“植物”和“动物”展开的是一段生命世界的学习旅程,那么“我们周围的材料”将让学生经历物质世界的探究之旅。
学生们将比较木头、金属、塑料、纸、砖瓦、陶器、瓷器等常见材料在硬度、韧性、吸水性和在水中沉浮等方面的异同,认识到不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特性决定了它们不同的用途。
“水和空气”单元,是一段充满挑战的旅程。
学生们要想办法来解决、用证据来证明在探究水和空气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问题,最终,学生们将在事实的基础上,认识到水和空气在重量、体积、形状、占据空间、流动等方面的许多特性,并且对固体、液体、气体、物质等概念有初步的理解。
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教学计戈y
第二单元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
第四单元教学计划
备课日期2016 年2月19 日上课时间2016 年2 月—26日
备课日期2016 年2月19日上课时间2016 年3 月_4日
备课日期2016 年_ 月19日上课时间2016 年3 月11日
备课日期2016年_2_月J9日上课时间2016年丄月18日
一、目标呈现
出示学习目标:
1、植物生长的养料从哪里来?
2、植物的叶有什么作用?
二、自主先学
学生自己自学9-11页的内容,完成学习目标。
三、小组讨论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
组为单位,重点交流一下前一段时间凤仙花幼苗生长变化情况。
2、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四、交流展示
1、师:全面检查学生的观察记录,及时进行反馈,弓1领学
生在以后的时间里坚持进行观察。
2、师组织学生交流。
(鼓励学生说出新发现、新问题)
3、师指导学生观察实物凤仙花。
4、师指导学生测量凤仙花植株的高度、叶的分布情况。
五、质疑拓展
1、师: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的叶子都是平展的,而且在植
株上交叉生长?植物的叶子和幼小植物的茎为什么大部分是绿色的?听说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
板书:种子变成了幼苗
生回答:有浮萍、荷花、水草、水葫芦等。
用简单的词句总结出来,把这些特征写在书本的记录表上。
厂”,植物生长需要的食物是不是来自绿色的叶
呢? 植物的叶子还有什么作用?
2、 生:根据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回答老师的问题。
3、 师总结:科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 多数植 物能自己制造“食物”一一养料。
4、 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指导学生学习科学书 P11页上内容。
5、 师:板书:
阳光
二氧化碳+水 ------ 氧气+养料
六、小结反思
植物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养料,还为我们人 类和动物制造养料和氧气。
教 学 反 思
教师明确:这里还 是注重是否把这些特 征都画出来,既形象有 生动。
学生分小组合作,
完成图表。
备课日期2016 年_2_月J9日上课时间2016年3月25日
备课日期16年旦月19日上课时间16年月丄日
一、目标呈现
1、师:我们种下的凤仙花开花了,结果了。
2、师:凤仙花开花和结果有什么联系吗?
教师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小组讨论
1、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引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2、生学生分小组交流。
3、师根据学生的发现,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
三、交流展示
整理观察信息的活动:
1、师:指导学生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2、生在书P14页上“我看到的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变化过程”的画板里画凤仙花从花蕾到结果的生长过程。
3、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
四、拓展质疑
1、师:为了观察凤仙花,我们采摘几朵凤仙花(按生长顺序米摘)。
2、师:指导学生观察花,引领学生发现,果实是由雌蕊发
师组织学生交流过去几周的观察记录,弓1领学生重点关注花和果实的生长现象。
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激发学生进一步观察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