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1接触网设备检修与维护(张灵芝)课件——承力索接头及补强制作(情境十七任务1)

31接触网设备检修与维护(张灵芝)课件——承力索接头及补强制作(情境十七任务1)

图16-1-7 承力索断线事故临时处理(3)
2. 一般处理 承力索断线一般处理常用“双耳楔形线夹+双环杆+电连接”的方式和 承力索中间接头方式。 1)“双耳楔形线夹+双环杆+电连接” 这种处理方式如图16-1-8所示。
图16-1-8 “双耳楔形线夹+双环杆+电连接”图 1—双耳楔形线夹;2—770型双环杆;3—短接电连接线;4—承力索中锚线夹
图16-1-9 承力索接头处理图
二、作业指导书 熟记承力索中间接头和补强制作所需要的各类工机具及材料,掌握承 力索中间接头和补强制作的作业步骤及方法,利用接触网实训室完成相 应的技能操作。 (一)范 围 本作业指导书规定了承力索中间接头和补强制作的相关要点和步骤。 (二)引用规范性文件 《接触网运行检修规程》《高速铁路接触网运行维修规则》《接触网 安全工作规程》。 (三)作业目的 达到掌握承力索中间接头和补强制作。
力索上油污,用钢丝刷打磨并涂中性凡士林,然后将TRJ-95软铜复绞线 两端距端头200 mm处分别用电连接线夹与承力索连接,并在电连接线夹两 侧距线夹100 mm处用1.6 mm细铜丝将TRJ-95软铜复绞线和承力索绑扎50 mm。
(14)将两组电路连接线中部用1.6 mm细铜丝绑扎。要求绑扎三组,每 组长50 mm,间距100 mm。
(9)检查锥筒螺栓六棱端面与连接套筒端面之间的距离,如图16-110所示,确认绞线无单股进入槽内后,按标准坚固力矩连接套筒。用毛 笔在接头线夹端面的承力索上涂一圈红色油漆。
图16-1-10 承力索接头线夹安装示意图
(10)稍松双钩,使承力索接头受载,检查确认接头处受力无异常后, 缓松双钩紧线器(或手扳葫芦)。然后撤出所有紧线工具。
(11)在接头两侧且距接头500~600 mm处承力索上擦去油污,用钢丝 刷打磨并涂中性凡士林,然后将TRJ-95软铜复绞线两端距端头200 mm处分
别用电连接线夹与承力索连接。 (12)在电连接线夹两侧距线夹100 mm处用1.6 mm细铜丝将TRJ-95软铜
复绞线和承力索绑扎50 mm。 (13)第一组电路连接线安装完毕后,作业人员擦去距接头450 铝(铜)包钢承力索 铝包钢承力索是铝覆钢线和铝线铰合而成,主要以铝覆钢线中的钢芯 部分承受张力,覆铝层和铝线载流,导电性能好,机械强度和抗腐蚀性 能较好。常用规格有GLZ类型。铜包钢承力索外形如图16-1-3所示。
图16-1-3 铜包钢承力索图示
4. 承力索接头线夹 承力索接头线夹用于直接连接承力索,在机械上满足承力索两端的张 力,保证承力索接头线夹不产生滑动,即满足一定的滑动荷重。比如, T95型承力索接头线夹满足滑动荷重不小于32 kN,G70型承力索接头线夹 满足滑动荷重不小于50 kN。同时,承力索接头线夹还需要满足电气连续
(6)将大铝楔子前移压在小钢楔子周围的铝线上,用手拉紧,然后将 锥筒螺栓套在楔子上,一人用手把住锥筒螺栓,同时拉紧承力索,使楔 子同承力索一起进入锥筒螺栓,且楔子与承力索之间不再滑动。
(7)将两锥筒螺栓与连接套筒连接,先用手拧,两锥筒螺栓旋入连接 套筒长度应基本相等。
(8)用扳手分别卡住两个锥筒螺栓六棱,再用扭矩扳手旋转连接套筒 进行紧固。
图16-1-1 铜承力索图示
2. 钢承力索 钢承力索的优点是用镀锌钢绞线制成,强度高、耐张力大,安装弛度 小且弛度变化也小,节省有色金属且造价低。缺点是电阻大,导电性能 差,一般为非载流承力索。钢承力索不耐腐蚀,使用时还要采用防腐措 施。常用规格有GJ-100、GJ-80、GJ-70等类型。钢承力索外形如图16-12所示。
(15)紧固各部螺栓,线夹涂油。
2)承力索补强制作 (1)作业辅助人员将梯车立到需做补强处承力索下方,然后作业人员 上梯,系好安全带,擦去承力索上需做补强位置的油污并涂上中性凡士 林。 (2)使用三个承力索电连接线夹把承力索与TRJ-95软铜复绞线连接, 三个承力索电连接线夹间距300 mm。
(3)紧固各部螺栓,线夹涂油。
5. 安装要求 每个锚段内承力索接头数不应超过3个,接头间距不得小于150 m,接头 到悬挂点的距离不得小于2 m。 (二)承力索断线故障的处理 在电气化铁道运行过程中,接触网震动、摩擦、电弧和施工质量等外 来因素都会影响承力索的工作状态。接触悬挂处往往采用不同的方式对 承力索进行固定,会造成承力索接触面、接触紧密程度不均匀,极易引 发金属疲劳或电气烧伤从而造成断股、断线等事故的发生。 根据事故现场的具体情况,承力索抢修分为多种处理方法,主要包括 临时处理和正常处理两类。 1. 临时处理 如果断电两侧吊弦没有拉断,两侧断头距离较近时,可用手扳葫芦和 紧线器直接将导线紧起,如图16-1-5所示。
截断后必须保持绞线终端光滑、无毛刺,如有则用平板锉除掉,绞线表 面必须裸露且无油脂。
(4)去掉承力索端头胶带,将线头从锥筒螺栓六方端穿入,然后将大 铝楔子小头穿入承力索。
(5)把承力索外层12股铝线散开,把小钢楔子由小头端穿 入承力索的7股钢芯,直至承力索芯线露出小楔子大头 端面10 mm。12股铝线均匀分布在楔子外表面。
将楔形紧线器安紧,并在紧线器前安紧两个钢线卡子,以防滑动。 (2)在楔形紧线器套子上挂钢丝套,将双钩紧线器的双钩与楔形紧线
器上的钢丝套挂牢,紧动双钩紧线器(或手扳葫芦)使承力索充分松弛 后停止紧线,然后确认紧线工具受力可靠、无滑动现象后,绑扎端口两 侧,用断线钳切断承力索。
(3)在线头断线处和在距绞线断线150 mm处缠上胶带以防绞线张开。
(四)作业内容 1. 工机具及材料准备 作业前应根据作业内容准备工机具和材料,完成清点后才能作业。下 面列举了承力索中间接头和补强制作所需的主要工机具及材料,如表161-1、表16-1-2所示。根据接触网实训室条件的不同可以对工具和材料进 行更改。
2. 作业实施步骤 1)承力索接头制作 (1)作业辅助人员将车梯立到需做接头处承力索下方,然后作业人员 上梯,系好安全带,擦去承力索上距接头点两侧2.5~3.0 m位置处油污,
载流量要求,必须达到与型号所对应的载流量,比如T95型承力索接头线 夹连续载流量不小于470 A,5 min过载量不小于660 A,T120型承力索接头 线夹连续载流量不小于540 A,5 min过载量不小于760 A。
承力索接头线夹主要由线夹本体、锥筒螺栓、楔子等构成,结构如图 16-1-4所示。
接头技术要求如下: ① 在断头两侧各2 m的位置安装紧线器,挂好手扳葫芦紧线,注意紧起
的承力索吊弦偏移情况不能过大。 ② 根据双环杆长度确定承力索回头点,对承力索进行打回头(承力索
要与楔子保持密贴),此时注意双耳楔形线夹的受力面。 ③ 把打好回头的承力索双耳楔形线夹与双环杆连接后,松开手板葫芦,
使承力索受力,观察吊弦偏移情况。 ④ 上述步骤没有异常后,迅速把承力索回头进行临时固定,用“承力
• 技能承培训力模索块一接接头触及网类补型强制作
制作人:张灵芝 刘翔 2015年5月
目录
1 主要内容 2 学习目标 3 适用范围 4 课程描述 5 课程内容
1 主要内容
本技能模块重点介绍接触线和承力索接头及补强的 制作方法和相关技术指标。
2 学习目标
本节主要通过完成2个任务,掌握线索接头的相关规 定,线索接头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线索接头的制作能 力。
3 适用范围
1. 新职、转岗接触网工中级资格性培训; 2. 接触网工安全等级三级培训。
4 课程描述
本任务主要介绍承力索及承力索断线故障抢修的 基本知识,要求掌握中间接头的制作及承力索补强 的制作工艺。
5 课程内容
一、理论学习部分 (一)承力索 承力索的作用是通过吊弦将接触线悬挂起来,要求承力索能够承受较大 的张力和具有抗腐蚀能力,并且在温度变化时弛度变化较小。按照材质可 以将承力索分为铜承力索、钢承力索、铝(铜)包钢承力索。 1. 铜承力索 铜承力索的优点是导电性能好,可作牵引电流的通道之一,和接触线并 联供电,降低压损和能耗,且抗腐蚀性能高。缺点是铜承力索消耗铜多, 造价高且机械强度低,不能承受较大的张力,温度变化时弛度变化也大。 主要规格规格有TJ-95、TJ-120等几种,1997年我国研制了新型铜镁合金 承力索。铜合金承力索允许工作温度高、载流能力强,在高速、重载电气 化线道上有广阔应用前景,常见型号为THJ-95、THJ-70。铜承力索外形如 图16-1-1所示。
二、考核表
索中锚线夹+电连接线”的方式把双环杆进行短接。 注意事项: ① 接头完毕,确认接头牢固可靠后,拆除手扳葫芦和紧线器,检查周
围设备正常后,作业结束。 ② 抢修作业时严禁踩踏接触线。 ③ 升降弓标按规定距离设置。
2)承力索接头处理 接头处理适用于承力索损伤很小,承力索对接后锚段内吊弦、腕臂基 本没有偏移或偏移不大,不影响受电弓正常运行的情况。 接头时首先对两端承力索断头进行处理,保证承力索顺直,不扭曲和 散股,同时用钢锯和钢锉处理断面,确保线头断面平齐、光滑无毛刺, 然后用承力索接头线夹(螺纹楔套型)将断头直接,如图16-1-9所示。 如果承力索损伤严重,需要把损伤的部分截掉时,这就需要两个承力 索接头线夹。首先在地面按照标准把备用的同型号承力索和其中一个断 头连接好;再按照上述紧线步骤紧线,在备用承力索的合适位置用钢锯 断开(注意腕臂和吊弦的偏移),按要求把第二个接头接好。 拆除手扳葫芦和紧线器,检查承力索接头质量,保证接头端正、顺直。
【任务实施及考核】 一、任务实施 (一)任务实施目的 掌握承力索的类型、作用和相关技术参数,掌握承力索接头线夹的基 本结构,掌握承力索断线故障的处理方式,掌握承力索接头和补强制作 方法和工艺要求。 (二)任务实施准备工作 完成理论知识学习,并自主学习拓展资料,以作业指导书为操作要求 完成承力索接头和补强制作操作技能。 (三)任务实施场地器材 实施场地为接触网实训基地或现场;主要材料及工机具见本任务作业 指导书。 (四)任务实施步骤 (1)理论学习。完成本任务相关理论的学习。 (2)拓展学习。完成本任务拓展资料的学习。 (3)实际操作。在掌握相关理论的学习的基础上, 进行实际操作。 (4)完成考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