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
教学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结合的统一过程。
如何优化教学过程,把地理课堂教学质量推向更新更高的台阶,为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是摆在每一个地理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现就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我有以下几方面的建议。
一、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想要提高初中地理教学质量,教师就要千方百计地使学生对此学科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们才会热爱地理学习,才会勤学好练、刻苦钻研,可见,兴趣是成就学业的沃土,是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巨大动力,因此,我们设计的教学内容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的实例,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师生共同创设一个生动的、有趣的、形象的,而又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情境。
在新课导入中教师可用多种多样的、新颖的导入新课,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又比如,以图激趣。
图像好像戏剧中的序幕,起着集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想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求知欲的作用。
图像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又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新课的印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二、课前认真备课,书写教案,充分做好教学准备
1、制定地理教学目标,突出重点。
明确难点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据。
制定课堂教学目标对于教师有效地实施教学过程、客观地评价课堂教学效果,以及调控教学活动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在刚开始上课时,不妨根据目标重难点列出本节课要解决哪几个问题并告诉学生哪个问题是重点哪个是难点。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有生动的教学语言,语言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进行沟通的工具,而且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中语言是否形象、生动,对教学质量的好坏至关重要。
2、分析和研究学生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也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因素。
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依赖于教师对学生情况的掌握程度。
所以备课首先要“备学生”,了解学生
的学习准备状况,清楚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在一堂课上,可以同时使用多种教学方法。
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
只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都是好的教学方法。
三、.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学以致用
初中地理是一门与实际生活联系密切的学科,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增强学生的学以致用的能力。
例如在讲到黄河治理的知识时,教师要求学生事先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黄河存在的忧患等方面资料,并且下载了一组介绍黄河领域荒漠化、水土流失、洪涝灾害等纪录片,引导学生讨论怎样更加有效地对黄河进行治理。
学生对照黄河流域现状,积极发言,分别提了相应的措施。
这样学生在思考中综合运用了多种知识,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践的能力。
四、养成读图、用图的好习惯
地图是地理学的重要工具,是地理课堂的第二语言,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突出等特点。
善于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最有效办法。
直观、形象、快捷,极大吸引着学生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这正是地图一大特色。
地图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及其分布缩影在一起,能使学生一目了然。
培养学生把教科书中抽象的文字知识与形象的地图联系起来,将所学的地理知识按照一定的空间方位储存在头脑中,以后只要一提到某一方面的地理事实,学生头脑中马上就会反映出地图表象,进而迅速而较为准确地表达出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懂得从地图上发识转换成图形的技能,使学生养成图文互换的习惯。
这样,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学生脑海里就会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区域地理框架,养成区域性思维。
总之,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是调配每个教学环节至最佳状态,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认真、扎实备好每一堂节,积极探究科学的授课方法,以保证地理教学的最佳效果。
如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马小平
201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