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答案1.分类法产品成本的计算某企业大量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
这三种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相似,因而归为一类(A类),采用分类法计算成本。
类内各种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标准为:(1)原材料费用按各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原材料费用系数按原材料费用定额确定(以乙产品为标准产品);(2)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甲、乙、丙三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定额为:甲产品270元、乙产品300元、丙产品450元;工时消耗定额分别为:甲产品10小时、乙产品12小时、丙产品15小时;本月的产量为:甲产品1000件、乙产品1200件、丙产品500件。
本月A类产品成本明细表如下:要求:(1)编制原材料费用系数分配表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2)采用分类法分配计算甲、乙、丙三种产品的成本,编制产品成本计算表。
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解:1. 原材料费用系数计算表类内各种产成品成本计算表原材料分配率=900600÷2850=316 人工费分配率=111650÷31900= 制造费用分配率=175450÷31900=2.变动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某厂生产甲产品,产品单价为10元/件,单位产品变动生产成本为4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4000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6000元,全部是固定性的。
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要求:(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单位产品成本;(2)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三年的营业利润。
解:(1)(2)变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变)-固=边际贡献-固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二年 =6000×(10-4)-(6000+24000)=6000(元) 第三年 =6000×(10-4)-(6000+24000)=6000(元) 完全成本法:营业利润=(收入-销售成本)-期间成本=毛利-期间成本第一年营业利润=6000×(10-8)-6000 =6000(元) 第二年...............=6000×(10-7)-6000=12000(元) 第三年 =6000×10-(2000×7+4000×10)-6000=0产销不等时,两种方法营业利润的差异=期初存货固定制造费用-期末存货固定制造费用3.解:月末在产品定额原材料费用=(2000-20)+24000-23000=2980(元)原材料脱离定额差异分配率=-(50+500)÷(23000+2980)=完工产品负担的差异额=×23000=-487(元)月末在产品负担的差异额=- (550-487)=-63(元)完工产品原材料实际成本=23000(1-2%)+20+(-487)=22073(元)月末在产品原材料实际成本=2980+(-63)=2917(元)4.作业中心的划分预备知识:作业(Activity)是企业为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活动。
案例:某模具公司所属的制造部承担模具设计、加工、检验、试模的全部过程。
其主要部门有办公室、生产计划调度科、技术科等。
办公室———负责制造部的综合管理、核算等事务性工作,生产计划调度科———主要负责(按合同)生产计划的安排,成品计划、零件计划等。
技术室———主要负责有关模具结构的设计,加工中心的刀路设计,线切割加工编程。
制造部的作业中心划分的步骤为:首先确定作业,在实践中,确认作业可以以作业性质为依据进行分析和划分,相同性质的资源应整合为一个作业,不同类的作业应分解为不同的作业中心。
其次划分作业范围。
最后建立作业中心,具体作业中心分析和确定可以对每一工作部门和生产部门走访后,并结合流程图来完成。
该公司制造部流程图如下图所示。
结合制造部的流程图,该制造部分可以为几个作业中心解:结合制造部的流程图,把制造部分为以下几个作业中心:(1)生产调度作业中心①范围:计划调度室的所有活动。
②划分依据:计划调度室的职能是根据生产合同下达计划,一般3天下达1次计划。
下达的计划包括生产计划和零件计划,按照加工中心设备、电火花设备、线切割设备、铣床设备和磨床设备分成五个工段下达计划。
计划调度室的主要职能是协调生产,保证模具能按期交货。
其费用不与产品直接挂钩。
(2)模具设计作业中心①范围:模具结构设计,加工工艺设计的所有工作。
②划分依据:模具设计任务是根据塑胶或五金零件的要求和特征,设计模具结构及加工工艺,模具结构设计任务是选择模架规格,设计模具的装配图、零件图,材料尺寸、规格,编制加工工艺。
模架规格及材料尺寸、规格提供给采购部,模具的装配图、零件图及加工工艺提供给计划调度室,但加工中心刀路设计,线切割编程设计除外。
(3)NC加工中心、作业中心①范围:模具加工中用到NC加工中心设备的加工作业部分,包括编程人员的作业,钳工作业。
②划分依据:把NC加工中心作为单独的作业是因为这个作业比较特殊,NC加工中心需要两种不同技能的技工,NC加工中心刀路编程人员,NC加工中心机器操作人员,它的费用在模具成本中占的比重较高。
所以为了保持作业中心中费用的同质性,把NC加工中心从模具加工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个作业中心来处理。
(4)线切割加工作业中心①范围:模具加工中用到线切割设备的加工作业部分,包括编程人员的工作。
②划分依据:把线切割加工作为单独的作业是因为这个作业也比较特殊,同NC加工中心一样,线切割加工也需要两种不同技能的技工,线切割加工编程人员,线切割机器操作人员。
所以为了保持作业中心中费用的同质性,我们把线切割加工从模具加工中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个作业中心来处理。
(5)钳工作业中心①范围:模具制造的最后阶段的工作。
②划分依据:这部分工作是模具制造的最后阶段的工作,由专人负责,涉及的其它费用较少,所以把这个工序单列出来作为一个作业中心。
(6)普通加工作业中心①范围:模具加工中用到火花机设备、铣床设备和磨床设备的加工作业部分。
②划分依据:把用到这几种不同加工设备的加工分配到同一个加工作业中。
是因为这几种设备的价格基本相同,这几种加工方式用到的工种都是钳工。
(7)机器维修、保养作业中心①范围:机器维修、保养有关的活动。
②划分依据:机器维修、保养的职能是保证机器设备的加工精度,生产的持续性。
其费用不与产品直接挂钩。
5.商业银行在执行作业成本法时的成本动因选择预备知识:成本动因又称成本驱动因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及增加、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的事项进行的度量,是对作业的量化表现。
案例:目前商业银行业务活动所消耗的资源一般分为五大类,即人事费(包括薪金、福利费等)、场地费(包括房租、水电费等)、折摊费(包括交通工具、各种设备的折旧)、事务费(包括交通费、电脑作业费、印刷费等)、其他非作业性费用(包括广告费、交际费等)。
主要作业中心一般可分为前台作业中心、后台作业中心、支持性作业中心、运钞作业中心、自动柜员机作业中心、信用卡作业中心、个人金融作业中心、企业金融作业中心等。
根据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特点,做出部分银行资源成本动因的选择及部分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动因的选择。
表1 资源成本动因表2 前台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表3 后台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表4 支持性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表5 运钞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表6 自动柜员机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表7 信用卡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表8 个人金融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表9 企业金融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解:资源成本动因前台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后台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支持性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运钞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自动柜员机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信用卡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个人金融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企业金融作业中心作业成本动因6.6.传统和作业成本法产品成本计算及分析华兴公司是生产电子产品的企业,长期生产甲、乙、丙三种电子元器件。
产品甲是三种产品中工艺最简单的一种,公司每年销售100000件;产品乙工艺相对复杂一些,公司每年销售200000件,在三种产品中销量最大;产品丙工艺最复杂,公司每年销售40000件。
公司设有一个生产车间,主要工序包括零部件排序准备、自动插件、手工插件、压焊、技术冲洗及烘干、质量检测和包装。
原材料和零部件均外购。
华兴公司一直采用传统成本计算法计算产品成本。
传统成本计算法公司的定价策略及产品销售方面的困境(1)公司的定价策略(2)产品销售方面的困境近几年,公司在产品销售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甲产品基本按照目标售价正常出售。
但来自外国公司的竞争迫使公司将乙产品的实际售价降低到328元,远远低于目标售价元。
丙产品的售价定于元时,公司收到的订单的数量非常多,超过其生产能力,因此公司将丙产品的售价提高到元。
即使在元这一价格下,公司收到订单依然很多,其他公司在丙产品的市场上无力与公司竞争。
上述情况表明,甲产品的销售及盈利状况正常,丙产品是一种高盈利低产量的优势产品,而乙产品是公司的主要产品,年销售量最高,但现在却面临困境,因此乙产品成为公司管理人员关注的焦点。
在分析过程中,管理人员对传统成本计算法提供的成本资料的正确性产生了怀疑。
他们决定使用作业成本计算法重新计算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计算法(1)管理人员经过分析,认定了公司发生的主要作业并将其划分为几个同质作(2)管理人员认定各作业成本库的成本动因并计算单位作业成本如下: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三种产品成本,对该公司原来的目标售价进行分析评价,并对三种产品的目标售价进行重新制定。
解:将作业成本库的制造费用按单位作业成本分摊到各产品评价: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法取得的产品成本资料令人吃惊。
甲产品和乙产品在作业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都远远低于传统成本计算法下的产品成本。
这为公司目前在乙产品方面遇到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解释。
如下表,根据作业成本法计算的产品成本,乙产品的目标售价应是元(*),公司原定元的目标售价显然是不合理的。
公司现有的328元的实际售价与目标售价基本吻合。
甲产品的实际售价元高于重新确定的目标售价元(*),是一种高盈利的产品。
丙产品在传统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严重低估了,公司制定的目标售价过低,导致实际售价元低于作业成本计算得到的产品成本元。
如果售价不能提高或产品成本不能降低,公司应考虑放弃生产丙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