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汶川地震裂缝整理

汶川地震裂缝整理

这两个案例有力的证明了横墙间距的大小直接影响房屋抗震性能的好坏的设计理论是正确的,即横墙问距越小,房屋的抗震性能越好,反之越差。
从这我们也看出学校教学楼建筑不应采用抗震性能差的多层砖混教学楼,而应当采用抗震性能好的框架结构或框剪结构。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即使要修建,层数也不应超过2层。
3)
产生原因:
窗户洞口的设置使墙体横截面积突然减少,在地震作用下,墙体受到的剪力超过墙体的抗剪强度,以致产生X形裂缝或水平裂缝。
从以上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学楼由于横墙间距较大且数量少,地震时可以承担的地震作用有限,很容易在地震时发生破坏,并引起结构坍塌。住宅楼横墙间距较小,数量较多,地震时可以承担较多的地震作用,受损相对于教学楼较轻。学生宿舍楼横墙间距很小、横墙上一般又没有洞口削弱,地震时可以承担很强的地震作用,因此受损最轻。
裂缝篇
斜裂缝与交叉裂缝
根据斜裂缝与交叉裂缝产生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1)
产生部位:
非承重纵墙上非常普遍,基本上每个楼层都有。
产生原因:
由于水平地震剪力在墙体中引起的主拉应力超过墙体的抗拉强度所致,部分墙体采用非承重砌块或120厚半砖墙,稳定性和承载力都很差。当这些墙体内有预埋的管线、线槽或接线盒时,由于截面的削弱导致震害更加严重。【10】
其它裂缝
9)
产生部位
突出屋面的小楼(楼梯间、电梯间、水箱间、屋顶凉亭、塔楼)、女儿墙、阳台栏杆。【2】
产生原因
房屋立面设计不规则,顶部有刚度突变,在地震时产生的“鞭梢效应”导致顶部结构破坏。有些房屋的走廊护栏、女儿墙、挑檐等是用砖砌筑而成的,在地震时全部掉落,这是因为缺乏抗震构造措施,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砖砌护栏与楼板接触部位抗剪强度低而导致的。
4)
产生部位
震区内一些采用混凝土预制板的多层房屋,窗间墙未破坏,而窗洞上下的窗下墙发生了交叉裂缝。
产生原因
房屋的楼盖沿房屋纵向的竖向刚度小,一片窗下墙加上楼盖后的竖向总弯剪刚度还小于窗间墙的层弯剪刚度。整片外墙如同强柱若梁型框架,各层窗间墙连成的一根竖向构件,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发生整体弯剪变形,使相邻窗间墙产生竖向错动,窗下墙因发生很大弯剪变形而出现交叉裂缝。
经归纳汇总,当窗间墙宽度、构造或者布局的不同会有以下5中震害现象。
(1)很窄的窗间墙为弯曲型破坏,窗间墙的上下端,轻者出现交叉裂缝或水平裂缝,重者四角压碎崩落。
案例:
【8】
(2)稍宽的窗间墙,轻者出现交叉斜缝,裂缝的坡度较陡,重者裂缝的两侧的砖砌体碎裂甚至崩落,竖向荷载很大时,甚至压溃。
案例:
【8】
汉旺镇某沿街建筑窗下墙破坏
水平裂缝
5)
产生部位
靠近楼屋盖的梁板附近的墙体上下两端,同时,在一些承重砖柱上也发现水平裂缝,裂缝基本贯穿,开裂部位多集中在柱端,严重时会导致砖柱在裂缝部位错位、墙体压酥,从而基本丧失承载力。【2】
产生原因
由于地震作用使墙体受弯受剪,或在地震作用下水平错动引起。
案例:
楼板处墙体开裂青川县某砌体结构房屋入口处砖柱的贯穿水平裂缝导致砖柱错位【2】
6)
产生部位
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数楼梯踏步板都在1 /3~1 /2的部位发生破坏。【10】
产生原因
由于楼梯间的山墙较高,梯段构件侧向刚度较大,而且交叉布置,楼梯休息平台与楼梯错层,地震时最容易破坏。在横向地震作用下,楼梯板与休息平台板之间,水平力形成力偶,使梯段往复受拉,梯段受拉弯破坏,休息平台被剪坏。
10)
产生原因:楼屋面板多用预制板,除整体性差,板支承不足易脱落外,地震后普遍产生板板间裂缝,板内刚度保证不了传力。【30】
2)
产生部位
在一至三层的承重横墙上比较多见。
产生原因
教学楼由于横墙间距较大且数量少,地震时可以承担的地震作用有限,很容易在地震时发生破坏,并引起结构坍塌。
住宅楼横墙间距较小,数量较多,地震时可以承担较多的地震作用,受损相对于教学楼较轻。
主拉应力超过砌体强度所引起的剪切破坏现象。【2】
案例:
【2】
案例3:在盐亭县对十几所在这次地震中受损学校评估过程中,发现一种规律,多层砖混结构房屋中,教学楼受损最严重,很多横墙出现严重开裂;学校职工住宅楼受损要轻一些,只有少数承重墙出现裂缝;学生宿舍楼承重横墙几乎没有出现裂缝,仅有部分纵墙门窗过梁连接处发生松动开裂。
案例:
【10】
绵竹市汉旺县流星花园砌体结构楼梯板水平裂缝
7)
产生原因
底层墙体与基础之间的垫层较厚且其抗剪强度低,形成薄弱层,地震时发生剪切破坏;由于施工不合理导致基础顶部与墙体之间的相互粘结力较弱,抗剪强度较差。
竖向裂缝
8)
产生原因
房屋纵横墙连接部位缺乏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纵横墙连接处由于受到两个方向地震力的作用受力比较复杂,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特别是墙角部位受到房屋的约束相对较弱。
案例:
【10】
极震区映秀镇漩口中学附近的砌体结构外纵墙X形裂缝
墙体出现贯通裂缝
【10】
青川县某砌体结构房屋外纵墙的X形裂缝(连同砖墩一并破坏)
【2】
空间分布特点
由于底层地震剪力比上层大,沿结构的高度方向,受损一般呈现下层重、向上逐渐减轻的特点。【8】
案例:
墙体交叉裂缝逐层减【8】
上图为汉旺客运站职工宿舍楼,第一、二层横墙、纵墙出现较大的交叉裂缝,随着层数的增加,墙上的裂缝逐层减轻,一些墙体出现了单向斜裂缝,再轻损伤楼层在洞口角部出现短裂缝。【8】
稍宽的窗间墙
(3)宽窗间窗间墙一般只出现斜率较小的交叉斜缝,严重的裂缝很宽,裂缝附近砌体破碎,除烈度很高时外,很少见砌块崩落或者压塌。
案例:
窗间墙
(4)教学楼、办公楼、医院等大开间房屋,大梁放在窗间墙上,尽管设置了壁柱,窗间墙没有横墙支承,在水平地震作用下,容易产生水平、斜向和交叉裂缝,使窗间墙破坏致使房屋倒塌,这次地震这种房屋严重破坏和倒塌的较多。
案例:
某教室大梁下窗间墙的剪切破坏
(5)同一片墙上各个窗间墙宽窄不一时,就会出现应力不均,总的抗剪强度降低。地震作用时,宽窗间墙侧移刚度比窄窗间墙大得多,承受了更多的地震作用而首先出现交叉裂缝,刚度、强度随之降低。地面运动继续,其他窗间墙就要额外承担宽窗间墙因刚度降低而转移பைடு நூலகம்的地震作用,接着出现破坏,从而造成窗间墙各个击破。
案例4:位于德阳市孝泉镇的孝泉师范学校和孝泉中学,由于据本次地震重灾地区绵竹市较近,在本次地震中受灾也很严重。对两所学校的多层砖混结构教学楼、职工住宅楼和学生宿舍楼的调查,我们也得出与“案例”3相近的规律。教学楼受损最严重,有一栋教学楼倒塌,一栋局部坍塌,很多横墙出现严重开裂:学校职工住宅楼受损要轻一些,多数数承重墙出现裂缝,但没有倒塌;学生宿舍楼承重横墙只有个别出现轻微裂缝,纵墙门窗过梁连接处发生松动开裂较为普遍,窗间墙有部分开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