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品配置表制作方法

商品配置表制作方法

商品配置图表制作办法
商品配置图是门店商品管理基本标准,运用商品配置图能使卖场商品配置与陈列标准化,所以,它是连锁超市标准化管理的重要工具。

一、商品配置图的制作原理
每一个商品都应给予一个相对稳定的空间,主要考虑该商品在商品结构中的地位,又要考虑商品配置会影响商品的销售效果,同时也应注意商品的关联性配置对销售效率的影响。

制作商品配置图最重要的依据是商品的基本特征及其潜在的获利能力。

应考虑的因素为:
1、周转率:高周转率的商品一般都是顾客要寻找的商品,即:必须品;其位置应放在商品
配置图较明显的位置,尤其要与低周转率的商品有关系。

2、毛利:毛利高的商品通常也是高单价的商品;起位置应放较明显位置。

3、单价:高单价商品的毛利可能高也可能低;高单价又高毛利的商品应放在明显位置。

4、需求程度:在非重点商品中,具有高需求高冲动性、随机性需求特征的商品,一般陈列
在明显位置。

销售力越强的必需品,给顾客的视觉效果应越好。

其主要能见因素为:顾客的视线移动,一般由左到右;视线焦点一般在视线水平的商品;最不容易注意到最底层商品。

5、空间分配:运用高需求或高周转商品来拉顾客的视线焦点,纵横贯穿整个商品配置图;
避免将高需求商品放在视线第一焦点,除非该商品具有高毛利的特性;高毛利且具有较强销售潜力的商品,应摆在主要视线焦点区内;潜在的销售业绩越大的商品,就应该给予最多的排面。

二、商品配置图的制作责权
其分为商品平面配置图和商品立体陈列表。

都包括:货架决定、卖场内各类商品的部门配置、各部门所占面积的划分、商品价格、商品排面数、最小订货单位、商品空间位置、商品品项构成等决定以及实际陈列和配置表的印制。

主要由采购人员来主导,其他部门充分配合。

三、商品配置图的制作程序
1、通过市调,决定要卖的商品及卖场面积。

2、将要卖的商品分类,并规划大、中、小类商品应占的面积。

3、根据商品的关联性、需求特征、能见度等因素决定每一类商品的位置,制作商品平
面配置图。

4、根据商品平面配置图配置设备,前、后场设备应构成一个整体。

应注意陈列设备的
数量及规格的决定要参照商品品项资料。

5、收集商品品项资料包括:价格、规格、尺寸、成份、需求度、毛利、周转、包装材
料、颜色等,并决定经营品项。

6、在商品配置表上详细列出每一个商品的空间位置,每一个货架对应一张商品陈列
表。

7、按商品配置表进行陈列,并挂好价签,可以把实际陈列效果进行拍照留存。

8、观察记录顾客对商品配置与陈列的反应,便于修正。

四、商品配置图修正:
1、由于店铺的实际面积以及卖场形态与标准店铺差异。

2、经过销售分析,发现商品在此位置不利于销售。

3、季节、时令、促销等因素,也要对商品配置表进行修改。

4、新产品引进及品项变动,商品淘汰、临时性断货应用商品或新商品来补空位。

商品配置图的修正权在总部,门店有建议权。

五、商品陈列原则与方法
1、商品陈列的基本原则:
所谓的陈列,就是把具有促进销售机能的商品摆放到适当的地方,其目的是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从而提高销售业绩。

其原则是:
(1)、易见易取的原则:把商品摆放到顾客容易看到、拿到的地方,要注意商品陈列的安全性。

(2)、分区定位原则:就是要求每一类、每一项商品都必须有一个相对固定的陈列位置,商品一经配置后,商品陈列的位置和陈列面就很少变动,除非因营销目的而修正。

应注意:一要向顾客公布商品分部图,设置商品标识牌。

二要为便于顾客购买日常生活小商品,实施面对面销售。

三要相关商品的货位布置在邻近或对面,以便于顾客相互比较,促进连带购买。

四要把相互影响大的商品货位适当隔开。

五要把同类商品纵向陈列,即从上而下垂直陈列,使同类商品平均享受到货架上各段上的销售利益。

六要把商品货位勤调整,但调整不能影响整体布局,便于顾客凭印象找到商品位置。

2、商品陈列的基本方法:
可分为:量感陈列和展示陈列。

(1)、量感陈列。

一般指商品陈列的多少。

利用各种促销手段使得顾客大量购买。

(2)、展示陈列。

指商店为了强调特别推出的商品的魅力而采取的陈列方法。

适用于百货和食品,虽陈列成本较高,但能吸引顾客兴趣和注视,营造卖场气氛。

基本要点:一是要弄清展示主题。

二是要注意构成手法,空间结构、照明与色彩有机配合。

三是要注意表现手法,采用独特的展示手法来吸引顾客的注意力。

3、商品陈列的检查事项:
(1)、是否按商品配置标准来陈列?
(2)、商品陈列是否随季节、节庆等的变化而随时更换?
(3)、是否将陈列商品的使用方法一同展示出来?
(4)、是否注意到商品的关联性?
(5)、陈列商品是否整齐有条理?
(6)、商品的形状、色彩与灯光照明是否有效的组合?
(7)、商品的价格标签是否完整、符合要求?
(8)、陈列的商品是否便于顾客选购?
(9)、陈列的商品是否让人有容易接近的感觉?
(10)、陈列的方式是否能突出丰富感及商品的特色?
(11)、注意商品是否有尘土?
(12)、是否能显示出商店所经营的主要商品?
(13)、促销商品能否吸引顾客的兴趣?
(14)、商品陈列的位置是否在店员视线所及的范围之内?
(15)、货架上的商品出售以后,补货是否方便?
(16)、是否有效地利用墙壁和柱子来陈列商品?
(17)、商品的广告海报是否已经破旧?
(18)、各部门陈列的商品,其指示标志是否明显?(19)、引导顾客的标志是否易见易懂?
(20)、陈列设备是否与商品相称?
(21)、陈列设备是否安全可靠?
(22)、破旧的陈列设备是否仍然在使用?
(23)、员工对陈列设备的使用方法是否已详细了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