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3地球的历史 -完整 (43张PPT)

1.3地球的历史 -完整 (43张PPT)

时间:6600万年前至今
①海陆演化: 形成现代海陆分布格局 形成现代地势起伏的基本面貌
②生物演化: 被子植物繁盛
哺乳动物快速发展
生物界逐渐呈现现代面貌
第四纪出现了人类 ——生物史上的重大飞跃
③气候演化:出现数次冷暖交替变化;目前处于温暖期。
气候寒冷期,冰川范围扩大,海平面下降,许多 生物向较低纬度迁移;气候温暖期,冰川范围缩 小,海平面上升,海水浸没了若干低洼的地方。
通过地质年代表了解地球的演化历史 将以下选项分别填入下图的文字空白中,以完成关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球环境和生命现象 的描述。 ①蓝藻 ②无脊椎动物 ③蕨类 ④氧气 ⑤联合古陆 ⑥爬行动物 ⑦两栖动物 ⑧哺乳动 物
地球诞生-40亿年前 40亿年前-25亿年前
冥古宙 无氧,只有有机质,无生命迹象
太古宙
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蓝藻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蓝藻在生长的过程中能 黏附海水中细小的沉积物, 当沉积物增多,蓝藻需要转 移到表面来寻找光源进行代 谢。这样,沉积物一层一层 的堆积,就形成了垫状或垛 状的岩石结构,称为叠层石。 图a为安徽宿州元古宙的叠层 石,图b为澳大利亚西部沙克 湾现存的叠层石。
层用虚线连接起来,猜想两地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
A
B
A、B两地存在含有相同化石的地层,从而判断有同一 时代的地层。地层产生差异的原因:地壳运动过程中 出现垂直运动及外力作用。
研究地层和化石意义:
通过研究地层和它们包 含的化石,了解地球的 生命历史和古地理环境。
5.地质年代表
地球演化呈现明 显的阶段性,据此把 地球历史按照宙、代、 纪等时间单位,进行 了系统性的编年
时间尺度:宙>代>纪
地质年代跨越的时间: 较早的地质年代跨越 的时间较长
划分依据:生命演化 的阶段性
新 生 代
显中 生生 宙代
古 生 代
第四纪
新近纪
古近纪
白垩纪
侏罗纪
三叠纪 二叠纪 石炭纪 泥盆纪 志留纪 奥陶纪 寒武纪 元古宙 太古宙 冥古宙
距今时间/百万年
2.6
23
66
145
201
252 299 359 419 443
③地质矿产:重要的成矿时期。(铁、金、镍、铬)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二)古生代——远古的生物时代
早古生代 晚古生代
时间:距今5.41-2.52亿年
①海陆演化: 地壳运动剧烈,发生多次海陆变迁,最 终形成联合古陆。
北美洲
亚欧大陆
南美洲
非洲 南极洲
印度
澳大利亚
②生物演化: 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485 541 2500
4000 4600
思考
若将地球4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天24小时,地球诞生于0 点,你能算出图中的时间分别对应一天中的什么时刻吗?
太 古 宙
案例
为什么把寒武纪作为显生宙的开始?
科学家在研究古老地层时发现,距今5.41亿年前,地 层中埋藏的化石,以藻类化石和软体动物留下的遗迹化石 为主,生命形态都很简单,而此后动物化石的数量和种类 都呈爆发式的增长,并出现了大量有硬壳或骨骼的动物化 石,生物结构也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趋势。
非洲
印度
南极洲
澳大利亚
②生物演化:
动物: 爬行动物盛行, 尤其是恐龙。 爬行动物的时代
中后期,向鸟类 发展;出现小型 哺乳动物;
植物:裸子植物占主要地位。 ③地质矿产:是主要的成煤期。
中生代末期: 发生物种大灭绝事件,绝大多数物种从地球上 消失。
恐龙灭绝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四)新生代——最近的生物时代
因此,科学家将硬体生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一个 新的地质年代的标志,并将这一地质年代命名为寒武纪, 寒武纪也代表地球上有大量生物开始出现的新时期,显生 宙由此开始,之前的漫长时期,由于地球上生物稀少,被 统称为前寒武纪。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一)前寒武纪
40亿年
时间:自地球诞生到距今5.41亿年 属于隐生宙,包括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时间跨度约 40亿年,约占地球历史的90%。 地球的大气层、海洋和陆地逐渐形成。
③地质矿产: 晚古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 蕨类植物
古生代末期:发生地球史上最大的物种灭绝事件,几乎 95%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地球的演化历史
(三)中生代——中间的生物时代
时间:距今2.52亿年-6600万年
①海陆演化:
板块运动剧烈、联 合古陆解体、各大 陆向现在的位置漂 移。
北美洲
亚欧大陆
南美洲
蓝藻形成的叠层石
地球诞生-40亿年前 40亿年前-25亿年前 25亿年前-5.41亿年前
冥古宙 无氧,只有有机质,无生命迹象
太古宙
蓝藻等原核生物出现,蓝藻通过 光合作用制造氧气。
元古宙
蓝藻大爆发,大气成分开始改变 ,进化出多细胞生物和真核生物
①大气演化: 无氧环境 ②生物演化:无生命环境
有氧环境。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和多细胞生物
笔石
寒武纪海洋景观复原
②生物演化: 早古生代:海洋无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早期:海洋无脊椎动物繁盛,如三叶虫、笔石、鹦鹉螺 等; 后期:陆地上开始出现低等植物
笔石
三叶虫
鹦鹉螺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发展的时代
早期:鱼类大量繁衍。
中期:一些鱼类逐渐演 化成能适应陆地环境的 两栖类。
晚期:两栖动物慢慢进 化成更能适应干燥气候 的爬行类动物,裸子植 物开始出现,蕨类植物 繁盛。
第三节 地球的历史
作为最容易辨认的恐龙之一,梁龙是巨型恐龙中的明星, 他们体型庞大,最大的身长超过36米,脖子长度超过6米, 尾巴长度更在10米以上。1.5亿年前,在北美洲大平原上, 它们是最常见的巨型恐龙。然而,现在人们只能在博物馆 通过化石骨架来认识它们。身材这么庞大的动物为什么没 能继续在地球上生存下来呢?地球的环境都发生过什么样 的变化?
一、化石和地质年代表
1.地球的历史:约有46亿年。 2.最主要的途径: 研究地层
火山喷发
板块碰撞
3.地层
(1)含义: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
太行山王莽岭的地层
(2)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①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一般先沉积的层在下,后沉积的层在上。(下老上新)
太行山脉王莽岭的地层
地层层序关系: 地层层序正常或未经变动时,地层上新下老,1~4表示 从老到新。
(2)沉积地层特点: 地层和化石的形成
(2)沉积岩地层的特点 ②可能含有化石 三叶虫化石
恐龙化石
树叶化石
恐龙脚印化石
存留在沉积岩中的生物遗体或遗迹
4.化石
1.同一时代形成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者相似的化石。
2.越古老的地层,含有的生物化石越简单,越低级。
A
B
高级
复杂
低级
简单
思考
A、B两地是否具有同一时代的地层?将同一时代的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