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灌区节水改造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摘要:水利工程设计中,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是编制工程投资估算、招标文件和总概算等的重要依据。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探讨了该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一些关健性的问题,并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工程;灌区节水改造;施工组织设计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灌区节水改造工程作为水利工程的一部分,它的项目主要有渠道防渗、加深、新建节水闸、控制闸、跌水、斗门、排水沟、农道桥等等。
单项的工程量小,每个建筑物的砼量约100m3。
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根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阶段的不同,施工组织设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投标前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前设计),另一类是签定工程承包合同后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简称标后设计)。
标前设计的服务范围是投标与签约,编制时间为投标书编制前,编制者为经营管理层,追求的主要目标是中标和经济效益,是规划性文件;标后设计的服务范围是施工准备至验收,编制时间为签约后开工前,编制者为项目管理层,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施工效率和效益,是控制性、作业性文件。
按施工组织设计的工程对象分类,可分为施工组织总设计,单项(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二、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
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基本内容不论标前设计还是标后设计,主要包括施工导流、施工方法(或工艺)、施工进度及施工布置等。
2.1 施工导流
灌区部分工程是在雨季的河道上进行施工的,为解决河水与施工的矛盾,需将河水部分或全部导走;同时,还要尽可能保持在施工期内河流的综合利用条件未被破坏,因此要专门研究施工导流问题。
在水利工程设计中,施工导流设计不仅是选择坝址、枢纽布置、坝型结构与施工方法、施工进度及施工布置的重要因素,任何水利工程施工必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其中至关重要的是与水情规律相适应。
一般情况下,适应水情规律总费用比改变水情规律费用付出的代价要少得多。
2.2 土石方工程
在灌区的水利工程施工中,土石方工程项目占相当大的比重,土石方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应在满足施工强度要求和工期要求的基
础上,并结合成本最优选定施工机械、施工方法、施工工艺,特别要综合考虑关键部位和自然条件以及特殊要求的工程项目的施工
方法和工艺,最后选定综合平衡的施工方案。
2.2.1 土石方开挖
首先,工种多且需要较长时间或难度大的施工区段应尽早开工。
其次,工种不多但处在项目关键线路上的区段,必须提前施工。
水利工程和土石方工程根据施工对象一般可分为基坑开挖、渠道开
挖、河道疏浚。
灌区的土石方开挖主要采用1m3 反铲挖掘机开挖和人工开挖,74 kw 推土机集料。
开挖前,先实测地形,并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示测出开挖线,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后实施。
然后清理植物及拆除砌体,清理范围延伸至离施工图纸所示最大开挖线边线或建筑物外边线至少5 m 的距离,挖出树根为至少3 m 的距离。
场地清理及砌体拆除主要以人工用锹、镐、钢钎等工具进行敲击处理,拆除后的垃圾按监理工程师指定地点堆放。
按从上至下分层开挖的顺序进行,并随时保持一定的坡势,以利雨季排水。
机械开挖要保留一定余地,然后人工进行修整。
对于含水率大或土质疏松的土体应尽快进行下一步工序,避免边坡失稳。
开挖料可以利用部分用于土方填筑,其余弃料由10t自卸汽车运往指定堆放点。
开挖至设计标准时,需组织咨询工程师现场鉴定验收,经认可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2.2.2 土石方填筑
在施工期不断检测,以检验含水量和碾压系数,及时调整施工参数。
压实土方工程的施工方案主要根据技术要求、工期要求、现场地形、地貌及机械作业水平、当地的自然条件(水文、气象、径流等)决定。
土方加填时严格按要求的程序进行施工,根据批准的施工措施计划和施工详图以及技术规范规定的尺寸、高程及质量标准,实施填筑夯打。
土方回填前做夯打试验,根据试验确定最优含水率及夯
打次数,并在回填区测量放线。
测量后,应根据总进度和土料场供土量做好挖填平衡计划,并保持土料供需的均衡性。
土料含水率大于或小于最优含水率时,应进行调整,如雨天含水率大时应翻晒,晴天含水率小时应洒水,一般情况下,土料含水率约大于最优含水率2% ~ 3%为宜。
并且每填筑一层必须经过检验,经取样后达到设计干容重,再填上一层,每200 m3 取样一组,所取土样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编号注明位置高程,以便核对。
土质必须符合技术要求,选用土质不含植物根茎、砖瓦、垃圾等杂质,土料最大块径不超过5cm。
每铺一层新土前,应刨至下一层土,使上下易于结合,夯填采用蛙式打夯机或人工夯实。
在与坡面接合的基础上应将松土铲除至干容重合格时才可铺筑上层土。
建筑物接头处将两端坡度取1∶3,建筑物建成后分层回夯。
2.3 钢筋混凝土工程
钢筋混凝土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主要内容,对整个水利工程的工期和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工程主要由钢筋、模板和混凝土3 个工程组成。
钢筋混凝土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砼施工方案的选定,施工机械设备选型,设备数量的确定,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系统的布置,模板、钢筋的制作安装运输等。
2.4 闸门、启闭机的安装
设备安装前,先按施工图纸全面检查安装部位的情况并进行清理,检查设备构件和零部件的完好性并进行保养,然后按图纸要求
埋设预埋件并与一期砼预埋件焊牢,埋件上的不锈钢材料应用不锈钢焊条焊接。
埋件上的连接焊在埋设完毕后浇筑二期砼后仔细打磨,使其表面粗糙度与焊接构件一致,并对所有的工作面进行清理。
闸门用汽车起重机吊装。
在水封装置安装时,先将橡皮按需要的长度粘接好,再与水封压板一起配钻螺栓孔。
闸门安装后应清除埋件、闸门上的所有杂物,在滑道支撑面和滚轮轴套涂上或灌注润滑脂。
启闭机按制造厂提供的图纸和技术说明书要求安装、调试和试运转,启闭机的基础建筑物,必须稳固安全。
机座和基础构件的混凝土,按施工图纸的规定浇筑,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不拆除和改变启闭机的临时支撑,不进行调试和试运转。
2.5 施工方法
施工方法是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它由施工技术、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在特定的施工设备情况下构成。
施工方法的重要性在于研究建筑物结构的施工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合理性,其研究的主要项目包括研究主体工程建筑物实施顺序和方法的施工技术特性;在特定技术装备条件下,研究施工期限内所达到的施工强度的合理指标;研究适应施工顺序的施工平面与高程的场地合理布置;研究必要的技术物质供应及材料消耗,作为提供预算分析单价的基础资料;研究工程建设的施工安全、质量、进度及效益等科学管理的施工工艺与要求。
2.6 施工进度
施工进度计划是从工程建设的施工准备起始到竣工为止的整个施工期内,所有建筑物组成的枢纽布置中的各个单项建筑物工程修建的施工程序、施工速度及其技术供应的相互关系,通过协调综合平衡后,显示总体规划的强度与时间进程的指标。
目前进度计划表现形式主要有横道图和网络图。
网络图的应用技术已得到了世界各国的公认,通过对网络图中各时间参数的调整,不断改进网络计划,寻求最优方案,以求在计划执行过程中对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与监督,保证合理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以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7 施工布置
施工布置的目的是为主体工程施工及运行服务的,是正确处理全工地在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按施工方案和施工总进度计划合理规划交通道路、材料仓库、附属生产企业、临时房屋建筑和临时水、电管线等,指导现场文明施工。
根据本工程的施工特点,工程区沿渠狭长布置,比较分散。
在渠道中部接近村庄设施工管理项目部,职工生活和管理用房均设在附近村庄,租用民房。
在各施工点区域内均集中布置材料仓库及搭临时帐篷作为现场办公点,水、电系统,混凝土拌和系统,沿线分段设置,混凝土拌和主要采用小型搅拌机。
2.8 施工组织机构
一般来说,项目经理在业主和咨询工程师面前就是承包商的全权代表,对内他是项目负责人,对项目的经营结果负责,对所有员
工有任免权,对财务和物资有决定权,对所有项目规章制度有监督执行和解释权。
项目副经理主管综合部,也就是管理人力资源和后勤,办公室、营地、接待等,也管理与联营体事务及与业主及咨询工程师的总协调。
总工主要负责技术和生产,包括设计计划方案部、施工部、质量安全部。
项目经理直接管理财务部、合同结算部、物资部及大分包商。
三、施工总体布置
施工总体布置是投标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根据灌区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和施工条件,妥善解决主体工程施工期所需的临时交通道路、临时房屋、仓库、辅助企业、施工动力、给排水管线和通讯设施等其他生活生产设施的平面和高程布置,保证施工的便利与有序。
四、结语
施工组织设计基本内容中各个部分是相互牵连、相互依存及相互制约的。
只有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优化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及施工布置,才能使施工组织设计达到最优。
通过对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具体施工条件,扬长避短地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劳动组织和技术经济的组织措施,合理地统筹安排拟定施工进度计划,保证拟建工程如期交付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