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测井曲线总结

常用测井曲线总结

1.淡、咸水泥浆都可用。
2.下过套管的井不使用。
3.适用于干井或油基泥浆井及低阻地层,在采用油基泥浆和空气钻井的情况下,电测井无法进行,为此设计了以电磁感应原理为基础的感应测井。
类型及探测对象
原理及特点
应用范围
使用条件
特征曲线
侧向测井(聚焦
测井)
RD/RS
(地层深浅两个不同部分的电阻率)
一、原理:
由于泥浆和围岩的分流作用,使得普通电阻率测井获得的视电阻率远小于地层真电阻率。为了使主电流侧向流入地层,就需要加两个或多个屏蔽电极。深侧向的屏蔽电极长,回路电极距离远,迫使电流束流入地层很远才能到达回路电极;浅侧向的屏蔽电极短,回路电极距离近,所以它探测的范围较浅。根据屏蔽电极的多少,可分为三侧向、七侧向等。深、浅侧向的简写分别为LLD和LLS,微球聚焦的简写是MSFL
b. 检查套管错断和识别套管弯曲。
c. 确定套管孔眼、孔洞和内壁腐蚀。
d. 测量时受套管内的结蜡和污垢影响。
e.计算固井水泥量;
f.配合其它测井曲线应用,分析曲线变形原因。
g.了解岩性变化,划分地层。渗透层由于有不同程度的泥浆漏失现象,在井壁周围有泥饼存在,导致井径相对钻头直径略微缩径而非渗透地层基本接近钻头直径,在泥岩地层由于井壁容易垮塌,易扩径;
类型
原理及特点
应用范围
使用条件
特征曲线
井径
CAL
18臂井径测井能同时测得18条单井径曲线,仪器每个臂的直接测量值为套管半径值,可用来确定套管的形变、错断、弯曲、内壁腐蚀等。仪器的传感器采用的是非接触式位移传感器,其特点是测量精度以及灵敏度都比较高。
a. 处理后的井壁立体图和平面展开图能真实反映井下套管信息。
一、应用范围:
1、判断岩性,划分渗透层;
2、用于地层对比;
3、判断地层水矿化度,求地层水电阻率;
4、估算地层泥质含量;
5、判断水淹层;
6、研究沉积相。
二、曲线质量要求
a.泥岩基线稳定,100m井段基线偏移不超过10mV;
b.自然电位正负异常符合钻井液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之间的关系。负异常幅度与地层水矿化度成正比;
二、特点:
⒈以地层的中心为对称;
⒉高阻层上高值,低阻层上有低值;
⒊岩层界面对应于曲线的半幅点。
一、应用范围:
1.确定油水、气水界面,判断油层、水层。
油层:RILD>RILM>RFOC
水层:RILD<RILM<RFOC
纯泥层:RILD、RILM基本重合
(RILM:中感应视电阻率;RILD:深感应视电阻率;RFOC:八侧向电阻率;)
地层参数主要是泥浆、侵入带、围岩和邻层介质的电阻率。
1.特别适用于咸水泥浆和碳酸盐地层测井;
2.下过套管的井不使用;
3.油基泥浆不能用。
类型及探测对象
原理及特点
应用范围
使用条件
特征曲线
声波时差
一、原理:
当声波发射器轮流向各个方向发射声波脉冲信号时,在井壁会产生反射波、折射波、滑行波和直达波,两个接收器接受沿井壁的滑行波,并将声波电信号变成时差。
b、率一般认为是原状地层电阻率,所以它可以确定地层的真电阻率。
d、进行地层对比。
e、计算储层的含油饱和度。
f、用浅侧向确定侵入带电阻率,计算侵入带的含油饱和度。
二、影响因素:
主要为电极系参数和地层参数。
电极系参数包括:电极系长度、主电极长度和电极系直径,电极系越长,主电流聚焦越好,则主电流进入地层也越深,到一定程度后则没有关系。
二、特点:
⒈以地层中心为对称。
⒉高阻层上有高值,低阻层上有低值。
⒊曲线的突变点对应于岩层界面(大于3倍电极距时)。
4.深侧向曲线幅度大于浅侧向曲线幅度,叫正幅度差,这种井段可认为是含油气井段;当深侧向曲线幅度小于浅侧向曲线幅度时,叫负幅度差,这种井段可认为是含水井段。
一、应用范围:
a、判断岩性、划分储层;
类型及探测对象
原理及特点
应用范围
使用条件
特征曲线
自然电位
SP
(探测地层水和钻井液中离子浓度的差异及各种岩性的泥质含量。)
一、原理:
测量井中自然电场,主要由产生一定电位值的扩散电动势、扩散吸附电动势引起。
二、特点:
a、对地层中点处,曲线显示正或负的最大值。如果上下围岩性质相同,曲线对地层中线对称;
b、泥浆和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使曲线异常方向的幅度发生变化。当地层水矿化度大于泥浆矿化度时为负异常,反之,为正异常;
c.与岩性剖面有对应性。
三、影响因素:
a、地层水和泥浆矿化度的比值;
b、含泥量增加,异常幅度变小;
c、地层厚度及电阻率;
d、温度影响扩散吸附系数,从而影响自然电位;
e、泥浆和地层水化学成分变化,由于离子价和迁移率有差别,影响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
f、井径扩径影响。
1.淡、咸水泥浆都可用。
2.下过套管的井不使用。
c、自然电位幅度随地层厚度加大而增加,直到接近静自然电位。此外,自然电位随地层泥质含量增加而降低,随地层电阻率的升高而降低。
d.自然电位的半幅点对应地层的界面;
如砂泥岩剖面:
(1)泥岩处——SP曲线平直(基线);
(2)砂岩处——负异常(Rmf > Rw );
(3)负异常幅度——与粘土含量成反比,与Rmf / Rw成正比;
2.确定地层岩性;
⒊确定岩层真电阻率,电导率=1/电阻率
4.划分渗透层
二、影响因素:
感应测井受相对的低电阻率部份影响大,因此地层水矿化度比泥浆矿化度较大时,感应测井对水层反映灵敏,可以较好地把水层识别出来。在纵向上,受高阻邻层影响较小,对低电阻率地层反应灵敏,因此在一定的条件下,选择感应测井要比侧向测井优越。
类型及探测对象
原理及特点
应用范围
使用条件
特征曲线
感应测井
CON
(地层的电导率或地层的电阻率)
一、原理:
感应测井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研究地层电阻率的一种方法,属于电阻率测井方法的一种。当正弦交流电通过发射线圈时,在周围地层中形成交变电磁场。设想把地层分成许多以井轴为中心的圆环,每个圆环相当于一导电环。在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导电地层中的这些圆环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感应电流是以井轴为中心的圆状的闭合电流环(涡流),涡流本身又会形成二次交变电磁场,在二次交变电磁场的作用下,接收线圈中产生了感应电动势。接收线圈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与涡流电流强度有关,而涡流电流强度则取决于地层电导率。所以通过测量接收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便可了解地层的导电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