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光芒绽放——三一重工泵送事业部精细化成果初现发布日期:2009-12-072008年底,上海宝马展上,中国工程机械产品与世界顶级品牌同台竞技。
尽管国内品牌在技术与可靠性上有长足进步,但外观质量却差强人意,与世界知名品牌的差距让人汗颜。
宝马展归来,三一集团上下皆下定决心,一定要提高产品的精细化水平,使其内外兼修,为民族品牌争光。
泵送事业部作为三一集团各业务单元的“老大哥”,其产品在技术性能上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为精益求精,提升产品外观精细化水平,他们决心作出表率。
为此,泵送事业部成立了精细化领导小组,由泵送事业部副总经理彭光裕担任组长,并发布精细化“136部”工作计划,将精细化推进列为2009年的重点工作之一。
产品外观牵涉广泛,要想提升精细化水平,需动员全方力量,控制产品生产的全过程。
4月份,针对12类精细化问题,泵送事业部成立了10个精细化推进小组,各部门主要领导担纲组长,并将精细化推进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同时,泵送技术部针对6大现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成立了6个精细化改善小组。
全方位改进很快,《泵送产品精细化标准整改图册》编制出炉,问题图片与标准图片的对比,为产品精细化整改指明了方向。
不过,对岸的风景迷人,过河的桥如何搭建?作为此次行动的中坚力量,泵送技术部、研究院等部门的技术人员付出了艰辛努力。
短短几个月中,他们共完成精细化12类问题整改项目达161项。
面对精细化难题,这批技术人员深入现场,查找原因,思索解决之道。
他们有的深入到供应商的厂房,为供应商提供技术,建立实验室;有的蹲点生产现场,攻关技术,改进设计;有的守候在车间,指导工人掌握最新的精细化制作工艺……边孔缝小组联合技术部相关人员,负责解决下料缺陷。
下料质量主要由工艺参数、气压稳定性等因素决定。
通过大量实验,一系列工艺参数被完善。
同时通过引进新的气化器设备,切割气压趋于平稳。
现在,泵送产品的下料孔边圆而流畅,直边锃亮发光,其下料质量位居集团前列。
管线小组则钻入泵车下,进行彻底的管线布臵研究,先后完成了9款管线精细化样车制作与图纸、工艺标准化,并大范围推广。
以前,底盘下的管线由橡胶管制成,弯腰一看,黑色管线一丛丛缠绕而行。
推进小组将其换成细长、工程黄色的钢管,富于视觉美感。
橡胶件小组来到试验场,通过一系列橡胶压缩、疲劳、老化、脆化等实验,调整橡胶各类技术参数的标准,同时加强对橡胶件入司检测,督促供应商整改质量。
现在,橡胶缓冲件再没出现过老化、开裂等问题。
泵送产品一点一点蜕变,“工艺品”般的产品崭露头角。
全过程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是否到位,是精细化推进成败的关键。
质保部作为每道环节的直接监督部门,按精细化12类标准严格把关,达不到精细化标准的零部件禁止转运、接收,更严禁下线。
于是,工程机械设备这种日常惯见的庞大“家伙”,在人们眼里不再是锤不烂、砸不扁的钢铁,而是需要呵护的“易碎的瓷器”;它不再只混迹于各种工地,也能走到镁光灯下,成为一件艺术品。
而工人作为生产的主体,无论是思想意识,还是制作工艺,精细化都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系列的培训是必须的。
10个推进小组同时也担当了工人的培训任务。
油漆电镀小组将《精细化图册》的涂装部分单独印制成册,分发给班组长,由他们在早会上组织班组学习。
边孔缝小组每个月组织两次车间全员培训。
其他项目,则由技术人员随时现场示范、指导和监督。
精细化思想渐渐被工人接受,不符精细化要求的精细化生产行为被强行纠正后,现在已变成了一种新的习惯。
让我们从一块钢材转变为泵车转台的过程,来体验一次精细化之旅。
从供应商回司顺利通过入司的首次检验后,这块钢材来到下料车间。
先进的下料工艺将它切割成型,残留的少量割渣被专用清渣工具小心地去除,确保不伤及边线。
接着,转运软化工装将它运送到组对焊接中心。
在新的通用组对工装上,它被定位焊接成转台雏形。
接下来,焊接机器人为其贴身服务,焊缝平滑美观。
如今,为消除人为缺陷,大量焊接机器人、加工专机等先进装备被引进到生产中。
精加工、面漆涂装后,在总装车间,一圈螺栓将其牢牢地装入泵车。
为消除表面焊缝,“不配焊”在总装线上全面推行,装配改用螺栓连接。
它来到涂装车间,由于生产过程的保护,表面的刮伤、变形大大减少,油漆工不再需要大量涂抹腻子灰,油漆质量明显提高。
同时,一系列油漆屏蔽工装,避免了零部件的油漆污染。
转变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在今年10月的北京国际工程机械展上,三一集团对所有参展产品进行了精细化评比,拖泵勇夺第一名,泵车也获得第三名的好成绩。
三一泵送产品以骄人的姿态傲立群雄,“第一品牌”的耀人光芒引来国际同行惊异的目光。
(周淑芬)让我们憧憬这一天梁稳根鼓励三一高管以精细化产品赢得尊严所属类别:新闻发布发布日期:2009-05-125月5日,三一集团例行的集团视频早会。
三一董事长梁稳根在协调各项经营工作事宜后,重拾精益制造话题,要求三一高管高度重视产品质量,以精细化的产品赢得中国人的尊严。
梁稳根首先简单介绍了4月下旬在法国巴黎举行的INTERMAT国际建筑及建材工业设备、机械和技术展览会的情况。
法国展是工程机械行业三大展会之一,也是全球业内企业实力与品质的竞技台。
此次展会,位于E5-E9区的三一展台面积达到5017平方米,是所有参展商之最。
梁稳根、唐修国、向文波、易小刚等三一集团主要领导全部赴法观摩。
展会期间,美国特雷克斯、德国大象等国外同行率团参观了三一展台。
在观摩三一参展产品后,特雷克斯全球CEO笛福先生由衷赞叹:“三一作为展台面积最大的参展商,可见中国企业的实力;三一推行的精益制造,显示出中国这个伟大国家的决心和力量。
”梁稳根指出,欧、美、日是全世界高品质的代言人,他们对中国企业展台实力的称赞,并不代表其对中国产品的认可,如果中国不能制造出高品质的产品,中国人走出去永远只能低人一等。
为此,梁稳根要求三一高管发自内心地认识“缔造世界最高品质”的重要意义,不仅要将产品质量与个人价值、企业发展相联系,更要将产品质量提升到国家兴旺、民族复兴的高度。
他说,我们的尊严不在于实现100亿、1000亿目标,而是制造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
“我想,当这个目标实现的那一天,欧、美、日同行在看我们三一人制造出的产品时,一定会对我们、对中国肃然起敬。
”“我相信,这一天,一定是最美好的一天,让我们共同努力,憧憬这一天的到来!”当梁稳根讲完这一席话后,参加早会的全球各地近百名三一高管全体起立,再次重温了那句铿锵誓言——品质改变世界。
(陈志婷)精细化图片展树产品标杆所属类别:新闻发布日期:2009-04-08近日,精益质量总部举办了一场精细化图片展,通过欧美日标杆产品的图片展示,精益质量总部对各事业部产品提出了更高要求。
缔造世界最高品质是三一的质量目标。
品质是三一的生命,而精细化则是这一生命线的主动脉。
2008年上海宝马展上,在与众多国际品牌的同台竞技中,三一董事长梁稳根指出了三一产品精细化工作的不足之处。
展会后,三一参照欧美日标杆产品,编制和发布了产品12类精细化标准,用以指导各事业部推动产品精细化进程。
此次举办的精细化图片展,再次通过三一产品与标杆产品的对比,形象、生动地介绍了12类精细化标准。
精益质量总部精细化工程师岳沙向记者介绍说,精益质量总部根据集团董事会要求,一直在努力组织各事业部以“136部”为核心,遵循“定标杆、找差距、建标准、提方案”的指导思想,以工业化生产取代粗糙的、手工作坊式生产,彻底消除农机痕迹。
据了解,起重机、挖机已全面启动工业设计,研究总院也即将启动第二轮工业设计,以配合精益质量总部将研发、制造推上新的台阶。
(刘敬)三一集团精细化取得阶段性成果所属类别:新闻发布发布日期:2007-07-23为全面提升三一产品的精细化制作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今年年年初,由董事长办公室、计划推进本部和质委办组织各公司制定了2007年产品制作精细化提升计划。
通过半年的推进,精细化制造已经在三一重工的各类产品中取得了实效。
取消产品装配配焊是精细化制造的一个重点。
经过6个月的努力,各类产品共取消装配配焊754处,其中正面吊配焊已全部取消。
配焊的取消,不但提升了产品精细化制作水平,还缩短了生产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搅拌站的铰耳取消配焊后,避免了高空作业,预装工时比原来降低了30小时/台,制造成本降低了75000元/年。
下料、焊接和装配质量提升,也成为各公司精细化的主攻方向。
通过对下料方法的改进,下料件合格率达到99.8%以上;通过修订焊接、开坡口、焊渣清除的工艺与质量标准,提高了各产品的焊接质量;通过规范管路、线路的走向、完善装配工艺、设计制作装配工装,提高了整机产品的装配质量。
零部件模具成形制作、零部件的转运防护以及外协件质量改进也是成效显著。
17套冲压模具的添臵,对部分覆盖件采用模具成形制作,极大地提高了覆盖件表面的平整度;各公司设计、制作了软化转运工装和吊具共162套,防止了零部件转运过程中的磕碰损伤;对外协件实施质量检验前移等措施,使外协件的表面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外协件合格率达到95%以上。
目前,三一集团精细化二次提升方案正在酝酿当中。
制作的精细化是保证——三谈精细化所属类别:新闻发布发布日期:2007-07-16“决战在市场,决胜在现场”,制作的精细化务必从人、机、料、法、环、测等方面全面、系统分析,发挥人、物、设备生产三要素所具备的力量,依照Q(质量)、D(交期)、C(成本)目标而实现。
人,特别是生产各级管理人员的精细化意识和生产作业人员的技能水平,执行力是制作精细化的前提。
比如说:为了搞好企业现场管理,日本的5S管理方法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5S管理以“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教养”为主要内容,以“物有其位,物在其位,目视管理,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促进员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
生产现场、办公现场的整理、整顿和清扫,不是简单意义上的“现场清洁卫生”,而是根据现场物品使用频率,分门别类,有序定位,将长期不用的物品清出现场,确保现场物流畅通,提高安全性和工作效率。
为了使生产、工作现场有一个清新、亮丽的环境,应该规范员工在生产厂区、车间的行走路线,从员工的服装、仪表、行为、时间观念等日常小事抓起,一点一滴,培养员工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整体素质。
对于公司制订的2007年度精细化工作计划、取消配焊计划、各种设备及工艺手段提升计划也当如此,特别是对制作精细化影响关重的设备、关重质控点更是要说到做到、做到见到,落到实处。
如对镀锌件涂油漆问题,需明确哪些镀锌件涂油漆、哪些不涂;对薄板小件明确哪些采用冲压加工,哪些采用激光切割加工告;为提高装配水平,满足机器人自动焊接要求,应对坡口机、工装等设备需求进行分析并及时采购;对转运发货产品应完善零部件防护、打包、装配标准;对薄板零部件的变形问题,应对各自产品薄板件的现形工艺方法进行分析,完善现行切割、校平、焊接等工艺方法;对产品制作过程中的倒角、毛刺和打磨问题,质保部、制造部应加强作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加强工艺执行力检查;对售后零配件的涂装问题,应制订详细方案并要求所有配件发货前务必按产品要求做好涂装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