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道德与法治_在爱的阳光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道德与法治_在爱的阳光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感受父母长辈的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

2、联系生活实际,知道父母长辈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

3、理解家人不同方式的爱,感悟亲情不同层次的内涵。

4、初步体验与家庭生活联系的学习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认识到家人对自己的照顾,是对自己无私的爱。

(2)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2.难点:知道家人对自己的疼爱是爱,严格要求也是爱。

课前活动准备生活中同学的全家福照片,童年照片(从小到大)本节课以爱为主题,所以教师提前可以让学生搜集自己和家人在一起的生活照片2、《让爱驻我家》视频3、课前准备卡纸4、课件。

三、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歌曲《让爱住我家》。

师:今天老师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学生倾听感受)2.你从歌曲中感受到了什么?师:刚才的歌曲中都有谁呢?生:爸爸、妈妈、还有姐姐、弟弟。

师:你感觉他们是怎样的一家人?生:是幸福的、快乐的、温暖的一家人。

3.你的家里都住这哪些家人?4.教师小结:是呀,家里都有深爱着我们的亲人,亲人们每天生活在一起,相互挂念、相互关心,产生了一种最难割舍的、最美的亲情。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亲情滋润我成长》一课。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亲情滋润我成长)活动一:感受家人的爱1.师:从你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你的家人就用爱将你团团围住,用心呵护你的成长。

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家人的爱吧!(大屏幕婴儿出生照片)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在你的身上是不是也发生过呢?让我们一起来寻找一下爱的回忆吧!(请看大屏幕,出示教材图例)关爱在我家2. 师:请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生活照片。

分享自己家的幸福故事(我和家人的故事)生:小组交流。

3.各组选代表到前面介绍(设计意图是通过截取生活中父母长辈和我相处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父母关爱的回忆,使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担负的不可或缺的角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心血)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的分享都很棒!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幸福,这些幸福让我们感到快乐,因为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所以我们会感觉很开心,很幸福,很温暖。

活动二:这也是爱(一)爱伴我成长1. 议一议:(大屏幕)师:在每个图片后面都有一个小故事请你评说,要求先说说对错,再说为什么?同桌交流。

生: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提问。

2.请学生齐读教科书第3页儿歌。

3.教师小结:爸爸妈妈的爱不仅仅是关心和照顾,爱也不是百依百顺,还包括对你们的严格要求。

你们的健康成长、进步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和鼓励(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体验情境、回忆生活细节之后,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严格要求也是一种关爱,自己的健康成长、进步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和鼓励)活动三:我爱我的家1.师:老师觉得爱应该是相互的,我想我们也应该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点什么。

请同学们想一想用什么方式表达你对家人的爱呢?2.学生们讨论后汇报。

生:给父母捶背、洗脚、画一幅画、唱歌、做家务、做生日卡等。

3.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了各种各样的爱,来表达你对家人的这种关心和爱,同学们都说的非常的棒,那么就用你手中的笔表达你对家人的爱吧!用一两句话表达对父母长辈的感激与爱,写在爱心卡片上。

生:把想说的话写在小卡片上师:请同学们大声说出你的爱4.学生上台展示。

5.总结延伸:师:通过今天的活动,老师发现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大家都非常的爱自己的家人;我们也关心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请把你们的爱心卡片献给你们的家人好吗?同学们,我们不仅心中时刻装着爱,还要用实际行动来回报家人的爱,能不能做到?老师就把《让爱住我家》这首歌送给你们。

愿我们每个家庭都是幸福美满的,让爱天天住我们的家!《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学情分析1、把握学生需求与经验,发挥优势学情的价值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在家被父母无微不至地关爱着,而孩子却对家庭、父母缺少一定的感受与思考。

本课通过分享自己家的幸福故事,旨在引导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家人,增进与家人的感情。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及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之中,这节课就来源于学生的生活,来源于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

因此,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和家人,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理解家人不同方式、不同层次的爱,培养学生爱家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2、二年级小学生,他们在父母长辈无微不至的关爱下健康快乐地成长,对于亲情已经有了一定的体验和感受,但是还不充分、全面地理解家人给予自己的不同形式的爱,尤其是还不懂得从生活的细节中体会家人的爱。

现代的父母都忙于自己的工作,大部分不注重与子女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久而久之,关系会逐渐疏远。

因为各种原因将孩子交给老人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较少的家庭,因为与长辈交流过少,大部分学生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本次活动比较关注学生的内心活动。

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兴趣。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倡导学生开始合作学习。

当前入学的孩子,绝大多数还是独生子女。

“独”字突出表现在以自我为中心、任性、随便,想独占老师和其他的一切。

在具体行动上,还不能很明显区别“自己”和“他人”。

课堂上,别人在发言他还举手喊“老师”,要求发言。

做事很少考虑别人。

在教学时可以适当地让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

在今后的教育中要继续关心每一个儿童的成长,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

采取儿童乐于和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效果分析《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是山东人民出版社二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的主题活动。

我们都知道:家是人人都有的,又是每个人的生活离不开的。

因此这一课的第一部分内容以爷爷、奶奶、父母在生活点滴中爱护我,关心我的事例引入,这些小事源自日常生活,所以这个话题容易引起学生共鸣。

我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每一张图片、与孩子们的每一句对话,都意在让学生充分体会家庭生活的温馨、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学生对家的亲近感、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发学生爱家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用歌曲《让爱住我家》来引入课题,巧妙地设计,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学习。

家是学生最熟悉的。

所以学生交流自己对父母的了解,学生侃侃而谈。

我在课堂安排一个环节让孩子们交流自己家的幸福故事,孩子们兴奋地交流着,在汇报的时候,有的孩子拿来的是一家三口的照片,有的是一家四口,有的三代同堂。

有家就有亲情,从照片的交流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家人对孩子的关心是无微不至的,孩子都能感受到,学生纷纷谈了自己的家长是怎样关心自己的。

通过回忆生活中的事例,启发学生关心父母自然是水到渠成了。

教科书创设了五个情景,将生活里,学生与家长之间经常出现的小矛盾、小问题呈现出来,使学生在体验情景、回忆生活细节之后,感受父母长辈对自己严格要求也是一种关爱,自己的健康成长进步离不开家人的关心和鼓励。

以“大声说出你的爱”引入,引导学生对爸爸妈妈表达爱,感受父母养育自己成长的辛苦。

在大声说出我的爱环节学生们争先恐后的上台展示自己对父母长辈的爱,非常棒!在《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一课的教学中我也感受到了一些不足之处: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师的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应该将我们教学的空间发展得更为广阔,教师还更应该把课前的研究、课内的教学与课后的延伸有机融合,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既直接感受知识、又体会到运用知识的乐趣。

《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教材分析《在爱的阳光下》一课以爱为主题,活动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亲情滋润我成长”,二是“校园里的爱”,三是“大家庭的爱”。

《亲情滋润我成长》主题活动,主要是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家庭中亲人给予自己的爱,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提前让孩子搜集自己从小到大的照片,了解成长过程中父母的艰辛。

组织师生搜集关于中外名人孝敬父母的小故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学生孝敬父母。

条件允许的学校,可以在这一主题的教学过程中,邀请家长走进课堂,通过亲子游戏感受亲情的可贵。

《亲情滋润我成长》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感受”“体验”的形式,指导学生感受来自家庭的关爱,正确看待父母长辈的严格要求,面对家庭中出现的矛盾,能以关爱之心,合理解决,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活动设计贴近生活,在如今有些父母过于溺爱的背景下,这一活动主题格外有必要。

感受父母、长辈对我成长的关爱。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了解自己从小到大成长的照片、录像,回忆成长中最令人难忘的事,感受家人爱的力量。

教师还可以提前安排家长为自己的孩子写一封信,表达对孩子成长的期望和关心。

也可以把平日与孩子的小误会,小摩擦解释清楚,使孩子懂得父母的良苦用心。

扩充的教学内容,可以用更多有意义的形式替换说一说、议一议。

大爱无言,家人对孩子的爱未必都停留在嘴上,更多的是在行动中和内心里。

教科书呈现的事例只是引子,在生活中,父母长辈的关爱无刻不在。

教学中,可以以“妈妈的一天”或者“爸爸的一天”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感受这一天中,家人给予了孩子哪些爱?首先让学生留心父母的一言一行对自己的关爱,其次也感受一天里父母的辛苦不易,同时还无怨无悔的奉献自己的爱,使学习过程中的感受更真实。

在教学“严格要求也是爱”这一环节时,教科书从鼓励、教育两个层面设计了不同情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本地区学生学情,进行有效拓展,并通过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播放情景剧、采访家长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理解家长的严格要求是更深层次的爱。

课时建议:3课时。

《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评测练习姓名:《在爱的阳光下-亲情滋润我成长》》课后反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