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 高炉煤气处理系统设计

第七章 高炉煤气处理系统设计


7.2.2 半精细除尘设备
一. 洗涤塔 1. 结构: 内设三层喷水管,每层都设有均布的 喷头,最上层逆气流方向喷水,喷水量占 总水量的50%,下面两层则顺气流方向喷 水,喷水量各占25%。 结构图:
1-煤气导入管; 2-洗涤塔外壳;
3-喷嘴;
4-煤气导出管; 5-人孔; 6-给水管
2. 工作原理
i——布袋允许的过滤负荷,一般取30~ 35m3/m2· h。 布袋的总条数:
除尘器总过滤面积除以每条布袋的表面积。
7.3 煤气除尘系统附属设备
7.3.1 脱水器
1 重力式脱水器
一. 工作原理 气流进入脱水器后,由于气流流速 和方向的突然改变,气流中吸附有尘泥 的水滴在重力和惯性力作用下沉降,与 气流分离。
二. 干法除尘 一种是用耐热尼龙布袋除尘器(BDC); 一种是用干式电除尘器(EP)
干法净化系统流程图
三. 评价煤气除尘设备的主要指标: 1. 生产能力
指单位时间处理的煤气量,一般用 每小时所通过的标准状态的煤气体积流 量来表示。
2. 除尘效率
指标准状态下单位体积的煤气通过 除尘设备后所捕集下来的灰尘重量占除 尘前所含灰尘重量的百分数。
(4)喷水冲洗沉淀极上的尘粒,可以提高除 尘效率。 ( 5)灰尘本身的性质和数量。
4. 特点 (1)除尘效率高,煤气含尘量降至 5mg/m3以下;
(2)除尘效果不受高炉操作条件的影响;
(3)压力损失小;
(4)一次投资高。
三. 布袋除尘器
1. 除尘原理:
为过滤除尘,含尘煤气流通过布袋 时,灰尘被截留在纤维体上,而气体通 过布袋继续运动,通过振动或反吹将粉 尘清落卸出,属于干法除尘。
(2)压力损失70~200Pa
二. 溢流文氏管
1. 结构
溢流文氏管示意图 1-煤气入口;
2-溢流水箱;
3-溢流口; 4-收缩管; 5-喉口; 6-扩张管
2. 工作原理
工作时溢流水箱的水不断沿溢流口流入收 缩段,保持收缩段至喉口连续地存在一层水膜, 当高速煤气流通过喉口时与水激烈冲击,使水 雾化,雾化水与煤气充分接触,使粉尘颗粒湿 润聚合并随水排出,并起到降低煤气温度的作 用。
75%。
7.3.2 粗煤气管道
一. 概念
1.荒煤气管道: 从粗除尘设备到半精细除尘设备之间的煤气 管道称为荒煤气管道。 2. 半净煤气管道: 从半精细除尘设备到精细除尘设备之间的煤 气管道称为半净煤气管道。
3. 净煤气管道:
精细除尘设备以后的煤气管道称为净煤气管道。
二. 高炉炉顶煤气管道示意图
式中
m1 m2 100 % m1

——除尘效率,%;
m1、m2——分别为入口和出口煤气标态 含尘量,g/m3
3. 压力降 指煤气压力能在除尘设备内的损失, 以入口和出口的压力差表示。
4. 水的消耗和电能消耗
水、电消耗一般以每处理1000m3 标态煤气所消耗的水量和电量表示。
7.2 煤气除尘设备及原理
煤气调压阀组 1-电动蝶式调节阀; 2-常通管; 3-自动控制蝶式调 节阀; 4-给水管; 5-煤气主管;
6-终点开关
三. 组成——2150mm煤气主管 由四个调节阀和一个常通管道组成:
①3个750mm电动蝶式调节阀:
用于粗调或分档调节,以实现不同的炉 顶压力和高压、常压之间的转换。 ②1个400mm自动控制蝶式调节阀: 用于细调 ,维持稳定的炉顶压力; ③1个250mm常通管:起安全保护作用 四. 结构示意图
三. 煤气导出管:
均匀分布在炉头处。小型高炉设置两根
导出管,大型高炉设四根导出管。
导出管总截面积大于炉喉截面积的40%,
煤气在导出管内流速为3~4m/s。
导出管倾角应大于50,一般为53
四. 煤气上升管 导出管上部成对地合并在一起的垂直部
分称为煤气上升管。
煤气上升管的总截面积为炉喉截面积的
25~35%,上升管内煤气流速为5~7m/s。
双文氏管串联清洗系统(P204)
环缝洗涤器清洗系统(P204) 1-重力除尘器;2-环缝洗涤器;3-脱水器;4-旁通阀;5-透平机组
塔后文氏管系统(P204) 1-重力除尘器;2-洗涤塔;3-文氏管; 4-调压阀组;5-脱水器
滤袋干式除尘系统(P204) 1-重力除尘器;2-1次滤袋除尘;3-2次滤袋除尘; 4-蝶阀;5-闸阀;6-净煤气管道
负极为电晕极,正极为沉淀极。
2. 结构形式:
有单管式、套筒式和平板式三种类型。
a-单管式;b-板式;c-套筒式
3. 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 (1)荷电尘粒的运动速度。 (2)沉淀极比表面积愈大除尘效率愈高。
概念:沉淀极比表面积是指在1s内净化1m3煤 气所具有的沉淀极面积。 (3)煤气流速与入口煤气含尘量。
2. 结构
布袋除尘器示意图 1-布袋;
2-反吹管;
3-脉冲阀; 4-脉冲气包; 5-箱体; 6-排灰口
3. 计算 总过滤面积根据布袋可能承受的过滤负 荷进行计算。
概念:
过滤负荷是指每平方米布袋每小时允许 过滤的煤气量。
布袋总面积计算:
式中:
Q A i
A ——除尘器总过滤面积,m2;
Q——除尘器过滤煤气总流量,m3/h;
10-40g/m3, 0.1-0.2MPa, 200℃ 洗涤塔80-200Pa 4-5t水/m3 溢流文氏管>5μm ΔP1.5-3KPa 3.5-4t水/m3
高压阀组 余压发电
<10mg/m3, 常温0.020.035MPa 文氏管8-10KPa 0.5-1t水/m3 静电除尘器 0.8KPa 0.3-0.4KWh
7 高炉煤气处理系统
7.1 概述


煤气成分CO20-24%,H22%,CH40.5%, CO214-18%,N255-58%。 1300-1600m3煤气/t铁,有毒,含尘1040g/m3,0.1-0.2MPa,温度约200℃
煤气除尘工艺流程
荒煤气—粗除尘—半精细除尘—精除尘—压力利用—净煤气
器壁上、积聚并向下流动而被除去。
二. 结构示意图
入口煤气
标态速度为
12m/s;
筒内速度 为4m/s。 一般安装 在调压阀组 后 面。
3 填料式脱水器
一. 脱水原理 靠煤气流中的水滴与填料相撞失 去动能,从而使水滴与气流分离。
二. 结构示意图 设二层填料——
塑料环,每层厚0.5m,
每层塑料环层压力损 失为0.5KPa。 作为最后一级脱 水设备,脱水效率为
1. 工作原理 含尘煤气以10~20m/s的标态流速从切线 方向进入后,在煤气压力能的作用下产生回旋 运动,灰尘颗粒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器壁 积集,并向下运动进入积灰器。 2. 结构示意图
旋风除尘器
3. 特点: 旋风除尘器可以除去大于20µ m 的粉尘颗粒,压力损失较大,为 500~1500Pa。
Q D 1.13 v
式中: Q ——煤气流量,m3/取高值。
(2) 圆筒部分高度(H):
Qt H F
式中: t ——煤气在圆筒部分停留时间,
一般12~15s,大高炉取低值;
F——除尘器截面积,m2; (3)核核高径比 :
一般在1.00~1.50之间,大高炉取低值。
3. 溢流文氏管主要设计参数
收缩角 20º~25º
扩张角 6º~7º
喉口长度,mm 300
喉口流速,m/s 50~70
喷水量, 3m3 t/10 3.5~4.0
溢流水量,t/103m3 0.5
7.2.3 精细除尘设备
一. 文氏管
1. 除尘原理: 与溢流文氏管相同,只是通过喉口部 位的煤气流速更大,气体对水的冲击更加 激烈,水的雾化更加充分,可以使更细的 粉尘颗粒得以湿润凝聚并与煤气分离。
二. 结构示意图
煤气在重力脱 水器内标态流速为 4~6m/s;
进口煤气流速
15~20m/s。
重力式脱水器
三. 特点: 结构简单,不易堵塞,但脱泥、脱水 的效率不高。
安装在文氏管后。
2 挡板式脱水器
一. 工作原理 煤气从切线方向进入后,经曲折 挡板回路,尘泥在离心力和重力作用
下与挡板、器壁接触被吸附在挡板和
2. 影响除尘效率的因素 (1)喉口处煤气流速:
当耗水量一定时,喉口流速越高则 除尘效率越高; (2)耗水量有关:
当喉口流速一定时,耗水量多,除 尘效率也相应提高。
3. 特点 压力损失较大,适用于高压高炉。
二. 静电除尘器
1. 除尘原理:
当气体通过两极间的高压电场时,由 于产生电晕现象而发生电离,带阴离子的 气体聚集在粉尘上,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阳 极运动,在阳极上气体失去电荷向上运动 并排出,灰尘沉积在阳极上,用振动或水 冲的办法使其脱离阳极。
高炉休风时关闭, 阀盘落下,将高炉与 煤气除尘系统隔开。
三. 要求: 1. 密封性能良好;
2. 开启时压力降要小。
7.3.4 煤气放散阀
一. 位置: 设置在炉顶煤气上升管的顶端、除尘器 的顶端和除尘系统煤气放散管的顶端。 为常关阀,当高炉休风时打开放散阀。 操作时应注意不同位置的放散阀不能同时打 开。 二. 结构示意图
7.2.1 粗除尘设备
一. 重力除尘器 1. 除尘原理:
煤气经中心导入管后,气流突然转向,流 速突然降低,煤气中的灰尘颗粒在惯性力和重 力作用下沉降到除尘器底部。
2. 结构示意图
重力除尘器
1-煤气下降管,2-除尘器;3-清灰口;4-中心导入管;5-塔前管
3. 主要尺寸——圆筒部分直径和高度 (1)圆筒部分直径(D):
结构示意图
三. 要求: 密封性能良好,工作可靠,放散时
噪音小。
7.3.5 煤气切断阀
一. 作用 把高炉煤气清洗系统与钢铁联合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