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抗凝剂皮下注射的临床实践[研究材料]
抗凝剂皮下注射的临床实践[研究材料]
• 惠艳等研究提出有规律地更换腹部注射部位,能明显减少出血。建议 注射部位为脐周左右10cm,上下5cm,避开脐周l~2cm,每针间隔 2cm皮下注射。
2cm
2cm
de Campos JDF,da Silva JB,Beck ARM,et a1.Subcutaneous administration technique of low·molecular—
峰谷书屋 朱红芳,汤磊雯,贺晓莉,等. 抗凝剂皮下注射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1):33-37.
9
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
峰谷书屋
10
皮下注射时是否需要排气?
• 注射前不排气(VB级证据)。 • 临床上使用的抗凝剂多为预灌针剂,注射时不必排气,针筒内有
0.1ML的空气,注射时将针头朝下。空气弹至药液上方,注射完毕该 空气正好填充于针乳头处,使得针筒内无药液残留,保证了剂量的准 确,又避免了针尖上药液对局部皮肤的刺激,可减少局部淤血。
重症医学科共享课程 第二讲
峰谷书屋
1
抗凝剂皮下注射的 临床实践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丁维敏
峰谷书屋
2
背景
• 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系骨科、 冠脉支架植入、心脏外科等术后、ICU危重患者常见并发 症。抗凝剂皮下注射是目前预防VTE发生的主要手段之一。 至今尚无规范统一的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标准和护理方法, 需要建立合理的操作方法和护理规范,以提高抗凝剂皮下 注射的疗效。
峰谷书w屋eight hepafins:An integrative review[J].Clin Nurs Stud,2013,1(4):36-44.
8
惠艳,张玉玲,姚志蓉.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0):2700-
2701.
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
峰谷书屋
14
Company Logo
皮下注射时抽回血吗?
• 注射前不抽回血(I B级证据)。 • 2011年出版的中国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教育规范,胰岛素腹部皮下
注射技术中没有“抽回血”的步骤”。临床操作时左手全程提捏皮肤,右 手垂直进针(握笔式),很难抽回血。
2. 皮下注射时是否需要排气 3. 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 4. 皮下注射时是否抽回血吗 5. 皮下注射时的推注速度 6. 皮下注射的按压要求 7. 规范抗凝剂皮下注射操作标准 8. 皮下注射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
பைடு நூலகம்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40-341.
389—390
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
• 传统斜角30-40度进针稳定性差,容易移位,而且涉及部位较多,如针 头不慎刺入血管,只压迫穿刺点不能有效的压迫止血,又因低分子肝 素为抗凝药,损伤小血管易引起出血使腹壁皮下组织形成淤血,瘀斑。
❖ 对于BMI不同指数的人群 进针过浅: 药液进入皮内引起出血、疼痛 进针过深: 药液进入肌层引起深部血肿
张静华,杨永丽,胡家丽.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方法研究新进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l0,3l(2):
256,257.
峰谷书粱屋 会英.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护理[J].巾I叫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195—196.
11
曾静.周琴.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索皮下瘀血的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3):
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 出版社,2012:340-341.
峰谷书屋
12
皮下注射的进针角度
• 国内外研究者提出了垂直进针、保持皮肤皱褶的注射方法: • 注射时用左手拇指和食指以5~6cm范围捏起皮肤成一皱褶,右手执笔
试持针,在皮肤皱褶顶部以90度角垂直进针,针头刺入深度0.8-1.2cm。
优点:提起腹壁皮肤垂直刺入,对局部皮下组织损伤小, 不易引起出血。
Hunter J.Subcutaneous injection technique[J].Nursing Standard,2008,22(21):41一44. Gray T,Miller H.Injection technique[J].The Foundation Years,2008.4(6):252-255. 焦呖峰谷,书屋陈景侠,孙友芳,等.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法的改良与研究f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12):1975—1976.13 李淑珍,陈爱兰,岳焕菊.不同方法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对患者疼痛感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7): 197—198.
Annersten M,Willman A.Performing subcutaneous injections:aliterature
review[J].Worldviews Evid Based Nurs,2005,2(3):
1峰2谷2书-屋130.
7
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
• 腹部皮下组织丰富,注射范围相对较大,是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的首 选部位。
惠艳.张玉玲,姚志蓉.规律轮换注射部位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10): 2700-2701. 粱会英.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的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2):195—196. 峰谷书汪屋明杰.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钠不同进针方法对皮下瘀斑的影响[J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7):890. 15 徐雪敏,戴晓光,张素莲.按压对注射低分子肝素致皮下出血的影响[J].吉林医学,2009,30(22):2909-2910,
皮下注射时推注速度
• 注射速度采用10s持续注射后等待10s再拔针(ⅡB级证据)。 • 张菊霞等的研究也证实,注射过程中使用推注时间为10s,然后停留
峰谷书屋
3
背景
• 目前临床上使用抗凝剂皮下注射的专科较多,不同专科的 护士对抗凝剂皮下注射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操作方法,在注 射部位、穿刺角度、注射前是否需要排气和抽回血、推注 药液速度、拔针后是否需要按压注射点及按压时长等很多 操作细节上存在争议。
峰谷书屋
4
峰谷书屋
5
目录 1. 皮下注射部位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