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1-工业革命时期建筑ppt课件
最新1-工业革命时期建筑ppt课件
园城市。城市的发展要遵循有助于城市的发展、美化和方便。当 城市人口增长达到一定规模时,就要建设另一座田园城市。若干 个田园城市,环绕一个中心城市(人口为5~8万人)布置,形成 城市组群——社会城市。城市组群中每座城镇在行政管理上独立, 各城镇居民实际属于社会城市的一个社区。 改革土地制度,使地价的增值归开发者集体所有。
第一章: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18世纪下半叶~ 19世纪下半叶)
基本内容
1、资产阶段革命、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2、面对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城市矛盾而进行的规划探索。
➢ 规划思想: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 3、建筑新材料、新技术与新功能提出建筑的新类型。
➢建筑分析:铁结构与装配化建造对传统建筑的冲击,新结构、 新材料对传统建筑形式的矛盾,对古典建筑形式的简化。 4、 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古典复兴、浪漫主义、折衷主义。 ➢建筑分析:复古思潮在建筑中的体现。
“工业城市”
➢ 法国建筑师加尼埃1901年的工业城市规划方案; ➢ 出发点:基于大工业的发展需要。 ➢ 主要内容:
(1)功能分区:中央为市中心;长条形居住区与市中心紧邻,工业区 位于居住区东南;各区间均有绿带隔离。
(2)城市交通:火车站设于工业区附近,铁路干线通过地下铁道深 入城市内部,设快速干道和供飞机起飞的实验性场地。
“田园城市”的意义:
1、用以解决工业化条件下,城市与理想的居住条件之间的矛盾以及大城 市与接触自然之间的矛盾; 2、不仅对城市规模、功能布局、人口密度、环境保护等城市规划问题提 出一系列主张,还设计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统筹城乡的社会制度,目的在于 推动城乡均衡发展 。 3、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对“有机疏散理论、卫星城镇理论”产生了重大影响。 4、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也为生态规划的理论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进入工业文明以后,人类的发展与进步是空前的 城市人口恶性膨胀 居住条件日益恶化 道路交通拥挤堵塞 旧城进行改造规划 要求规划有预见性 预留城市发展空间
巴黎改建、新协和村、田园城市 工业城市、带形城市、方格城市
一、工业革命对城市和建筑的影响
为近代建筑的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为建筑空间的自由化、合理化提供了技术保障 引起了建筑形式的变化
4、布局: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 设,环形林阴大道,城市外围地区建设工厂、仓库。 思想精髓:追求集自然之美、社会公正与城乡一体的城市规划。
解决城市问题的方案:
疏散过分拥挤的城市人口,使居民返回乡村。 建设新型城市,集城市生活的优点与乡村的美好环境于一体的田
1-工业革命时期建筑
课程简介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以西方古典建筑体系的发展历史为脉络, 讲述了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奠基的古典建筑,经过中世纪、文艺复 兴及古典主义世纪的各阶段发展,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初形成的建筑 体系在两千多年来在各个时期的发展状况。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则以工业革命后西方建筑的变革为主题,讲述 了传统建筑逐渐被历史淘汰和新建筑由探索走向新生的过程,以及 “现代建筑”的出现~现代建筑“多元化”格局的形成。
现有城市
现有城市
“带形城市”优缺点
优点:带形城市由于横向宽度有一定限度,因此居民同乡村自然 界非常接近,能够有效防止大城市无限蔓延。
缺点:纵向延伸导致市政设施的开支加大;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的 拉长和分散,导致建设耗资大和低效使用;布局形态容易呆板; 忽视了商业经济和市场利益等方面的因素;居民心里缺少中心感, 城市内聚力薄弱等。
(3)住宅组群:长条形居住区,以整齐简洁的钢混建筑为主。 ➢ 优点:
(1)布局紧凑,工业用地连片,居民点用地较集中; (2)重视规划的灵活性,为城市各功能要素的发展留有余地。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西班牙工程师A.索里亚·伊·马泰在1882年提出。 认为圈层发展是导致城市拥挤、卫生恶化的原因,主张城市呈狭长带 状发展。 “带形城市”的规划原则:以交通干线(公路、铁路)作为城市布局 的脊椎,城市沿交通干线(纵向)不断延伸,城市宽度500米,长度无 限。
缘由:解决大城市的拥挤和不卫生状况。 概念: “田园城市”,即为健康、生活和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足以提供 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个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的农业地带围绕,城市土 地归民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 主要内容:
1、土地归集体所有;
2、限制城市规模,在外围建设永久绿带。 3、实行城市功能分区,力求工、商、农、居均衡发展。
意义:对后来的城市分散主义有一定影响,现在多在城市规划中 部分地或加以修正地运用。
城市规划理论小结
1、除工业城市外,其他的城市规划理论对城市未来发展预留 用地均考虑不足;
2、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对于当时解决社会矛盾有一定的 实际意义;
3、对解决城市环境、面貌、布局、绿化、交通及公共设施等 进行了探索,对以后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 作用。
二、城市规划探索
巴黎改建 田园城市 工业城市 带形城市
巴黎规划与改建
概况:1853年,奥斯曼,三个目的: ○ 装点帝国首都; ○ 拓宽道路,疏导城市交通; ○ 从市中心迁出贫民,改善贵族的居住条件与环境。
规划内容: ○ 以“大十字”及两条环路交通系统作为城市的交通骨架; ○ 将市中心分散为若干个区中心; ○ 改善市政建设:1)自来水——供应量增大;2)照明汽灯——供应量 增大;3)开办出租马车的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出租车先驱。 3、实施状况:三个未能
三、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新类型
以星形广场为核心 12条放射状大道
巴黎香榭丽舍大道
香榭丽舍始于卢浮宫正门前的协 和广场,止于矗立在星型广场中心的 凯旋门前。 位于卢浮宫与凯旋门连心 中轴线上。是一条集高雅及繁华,浪 漫与流行于一身的世界著名的道路。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