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解读十日谈

解读十日谈

二、 歌颂爱情 3、歌颂青年男女冲破封建教条、 追求爱情幸福。 如:第四天第八个故事中,纪洛 拉摩为情而死, 情人抚尸痛哭, 心碎而死。第五天第九个故事中, 写费得里哥为得到心上人的爱情 而杀死心爱的猎鹰,这类故事写 得情真意切优美动人。
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三、 重视女性——美丽而卑微 1、尊重和同情女性:薄伽丘在《十日谈》 序言中一开始就声明这部作品是为妇女而 写、是献给妇女的。 2、对妇女欣赏和赞美:如第二天故事第九个: 愚蠢的商人受了骗派人去杀他无辜的妻子。她 幸而逃脱女扮男装,做了官。后来她遇见了那 个恶徒,惩罚了恶徒,教育了丈夫。这个故事 由衷地反映了作者对于妇女才智的赞美和尊重。
结构完整 线索清晰
《十日谈 》 艺术特征
人物身份 多样、 个性鲜明 语言幽默 生动、讽刺
素材丰富 多样
作品影响
一、
《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 义巨著。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 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影 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文 学方面) 把人性的本真回归到人类的自我当中, 主张人的个性自由,给人们思想认识上 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文艺复兴有 着不可代替的历史意义。(社会发展方 面)
《十日谈》的内容
故事写的是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瘟 疫,3男7女为躲避瘟疫到郊外避难。
他们为了娱乐消遣,在其中10天的
时间里,10人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 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
规定故事主题,由一人吟歌作为今
天讲故事的尾声。10天里他们总共 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
《十日谈》的内容
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二、 歌颂爱情 1、坚贞纯洁的爱情:如绮思梦达 的故事(第四天故事第一)是全 书思想境界最高的一个爱情故事。 绮思梦达郡主的形象使人难以忘 怀,爱情使她变得坚强勇敢,打 破了世俗的偏见。 2、反对愚昧的爱情:如“全鸡宴” 的故事,第一天的故事,夫人拒 绝了国王愚昧的爱情。
体现的人文
作品产生背景 作家简介 作品的内容及人文主义思想 作品艺术特征 作品的影响
作品产生背景
文艺复兴
黑暗的中世纪末文艺复兴的前期。在宗教神权 的统治下,压抑人性。
1348年佛罗伦萨
作者写的是瘟疫当中的佛罗伦萨,将整部作品的背 景定在这个黑死病的时间之下。
作家简介
乔万尼· 薄伽丘:(1313-1375)诗人、 小说家。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 表,人文主义者。代表作《十日谈》。 出生商人家庭,生活于佛罗伦萨。父亲曾要求他 学习经商,但薄伽丘毫无兴趣。父亲又让他改学 法律和宗教法规,但无论是商业还是法律,都引 不起他的兴趣。他自幼喜爱文学。 后来薄伽丘有机会出入的罗伯特国王的宫廷,爱 上了罗伯特的私生女玛丽娅。并结识了很多有名 的文人,与彼特拉克成为挚友。 最后他因《十日谈》强烈的反宗教倾向受到教会 仇视。1375年,薄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
二、
谢 谢!
《十日谈》里的故事来源广泛,薄伽丘广撷 博采,从历史事件、中世纪传说和民间故事 等。但薄伽丘把这些故事的情节移植于意大
利,以人文主义思想加以改造和再创作。
体现的人文主义思想
一、 对教会的批判
1 揭露贵族、教会的腐败、黑暗 《杨诺劝教》(第一天故事第二个) 2 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 《歹徒升天》(第一天故事第一个) 3 揭露教士的恶行劣迹 《焦炭变圣物》(第六天故事第十个) 4 宗教平等 《三个戒指》(第一天故事第三个) 5、反对宗教禁欲主义 “僧侣们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骨子里却 是男娼女盗,是十足的伪君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