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最新应急预案基本内容

应急预案基本内容基本内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由外部预案和内部预案两部分构成。

1)外部预案外部预案,由地方政府制定,地方政府对所辖区域内易燃易爆和危险品生产的企业、公共场所、要害设施都有应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外部预案与内部预案相互补充,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内部应急救援能力不足更需要外部应急救助。

2)内部预案内部预案由相关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内部预案包含总体预案和各危险单元预案。

内部预案的内容包括:组织落实、制定责任制、确定危险目标、警报及信号系统、预防事故的措施、紧急状态下抢险救援的实施办法、救援器材设备贮备、人员疏散等。

2 具体内容及举例某化工厂“厂区基本情况”编写举例①地理位置、环境、工程地质概况。

本厂位于北纬某度某分,东经某度某分。

占地面积82万平方米。

厂区东邻某丙烯酸厂;南邻某煤气厂;西邻某码头;北邻某化工厂和某精细化工厂(以下内容略)。

②规模与现状。

本厂创建于某年,是我国最早建设的化工基地之一。

目前,本厂共有数千人,主要生产车间9个,辅助车间6个,组成以处级为单位的管理网络,其中安全生产管理网络见图(略)。

本厂的主要产品有:顺丁橡胶、ESP、AS、苯酚、丙酮、丙烯腈、乳胶漆等。

厂内因生产需要存在大量的有毒有害介质和易燃易爆物料。

如:液氨、氢氰酸、丙烯腈、碳四、丁二烯、苯等,分布于全厂各个车间和部门。

由于这些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料分布面广,贮存量大,一旦事故发生,必将导致物料外溢,燃烧爆炸,给工厂生产和职工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③厂区道路与运输车辆情况。

A.交通情况:本厂主要交通道路有8条,浮码头2座,材料码头2座(建材码头和危险品码头),登陆艇码头1座(分布状况略)。

B.运输能力:本厂现有机动车201辆。

车辆按功能,分布情况列表(以下内容略)。

2)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1)危险源的确定。

根据生产、使用、贮存危险物质的品种、数量、危险特性及可能引起事故的后果,确定应急救援的危险源,可按危险性的大小依次排为1号危险源、2号危险源、3号危险源等。

(2)画出分布图并标出数量。

(3)潜在危险性的评估。

对每个已确定的危险源要做出潜在危险性的评估,即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危害及影响范围。

预测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途径,如误操作、设备失修、腐蚀、工艺失控、物料不纯、泄漏等。

某化工厂20万t/a苯酚丙酮车间“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图”编写举例①生产工艺及主要设备。

②生产工艺路线及流程图。

本车间两套装置采用的是两种不同的工艺路线:·2.4万t/a苯酚丙酮(老装置)采用传统的三氧化铝非均相烃化技术生产异丙苯,经氧化后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再采用树脂分解法生产苯酚丙酮(工艺流程图略)。

·12万t/a苯酚丙酮(新引进装置)采用先进的分子筛液相烃化技术生产异丙苯,经三塔氧化后生成过氧化氢异丙苯,再采用硫酸分解法生产苯酚丙酮(工艺流程图略)。

③物料情况及危险分析。

·可燃性物料(略)。

·化学物料:一般来说,化学有机物料不仅易燃易爆,并且具有毒性,有的甚至为剧毒品,本车间的有毒物料及毒性归纳。

每种毒物介绍:物性、在生产上的用途、人体吸入途径、急性中毒症状、慢性中毒症状、中毒后果、解药情况、救治办法(具体内容略)。

3)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1)指挥机构。

生产经营单位成立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由厂长、有关副厂长及生产、安全、设备、保卫、卫生、环保等部门领导组成,下设应急救援办公室,日常工作由安全部门兼管。

发生重大事故时,指挥领导小组立即到位,厂长任总指挥,有关副厂长任副总指挥,负责全厂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和指挥,指挥部可设在生产调度室。

在编制“预案”时应明确,若厂长和副厂长不在企业时,由安全部门或其他部门负责人为临时总指挥,全权负责应急救援工作。

(2)指挥机构职责。

指挥领导小组:负责单位“预案”的制定、修订;组建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组织实施和演练;检查督促做好重大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指挥部:发生重大事故时,由指挥部发布和解除应急救援命令、信号;组织救援队伍实施救援行动;向上级汇报和向友邻单位通报事故情况,必要时向有关单位发出救援请求;—组织事故调查,总结应急救援经验教训。

(3)指挥人员分工。

a.总指挥:组织指挥全厂的应急救援;b.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c.指挥部成员:在统一指挥下进行工作;d.安全科长:协助总指挥做好事故报警、情况通报及事故处置工作;e.保卫科长:负责灭火、警戒、治安保卫、疏散、道路管制工作;f.生产科长(或调度长):负责事故处置时生产系统、开停车调度工作;事故现场通讯联络和对外联系;g.设备(机动)科长:协助总指挥负责工程抢险抢修工作的现场指挥;h.卫生科长(包括气防站长):负责现场医疗救护指挥及中毒、受伤人员分类抢救和护送转院工作;i.总务科长: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j.供销科长:负责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工作;k.环保科长:负责事故现场及有害物质扩散区域内的无害化处理及监测工作,必要时代表总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信息。

若无相应的科室时,其分工内容由职责相近的科室承担,且在预案中予以明确。

(4)处理紧急事故的组织结构如图5—2所示。

图5—2 处理紧急事故的组织结构某化工厂“应急救援指挥机构的设置和职责”编写举例(1)应急救缓体制及指挥系统。

①应急救缓指挥部设在厂生产调度室。

·指挥:厂长;·副指挥:副厂长、总工程师;·指挥部成员:副总工程师、生产处处长、设备处处长、保卫处处长、技术处处长、人事处处长、行政处处长、厂工会主席、供销处处长、安监科科长;·日常以生产调度室为联络指挥部,一旦发生灾害,即由抢险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

②车间抢险救灾领导小组。

·车间指挥:车间主任;·成员:安全员、工艺员、设备员、材料员、工段长、班长。

(2)应急救缓机构与人员职责(略)。

(3)应急救缓指挥系统图(略)。

4)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做出规定。

必须针对危险源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

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

信号规定:对各种通讯工具/警报及事故信号,平时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

某化工厂“装备及通讯网络和联络方式”编写举例(1)抢险技术装备。

①消防车:6台,附消防车配置表(略);②物资储备:氟蛋白泡沫液8t以上,干粉2t以上,抗溶性泡沫液4t;③防毒面具:氧气面具呼吸器配备6套,隔热服2套。

(2)通讯设备及通讯网络。

①报警总机1台,电话120门,分布在全厂各车间和部门,随时可与消防队联系;②JHM—85基地电台1台,JHM—85消防车载电台3台,FYA—903手持机6台,组成一个完整的通讯联络体系。

(3)信号规定。

发生事故或灾情,通过现场报警、广播、报警总机及电话报告信息。

5)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1)救援队伍。

生产经营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生产经营单位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

生产经营单位的职工医院应承担中毒伤员的现场和院内抢救治疗任务。

(2)训练和演习。

加强对各救援队伍的培训。

指挥领导小组要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事故,每年至少组织一次模拟演习,把指挥机构和各救援队伍训练成一支思想好、技术精、作风硬的指挥班子和抢救队伍。

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

某化工厂“应急救援专业队伍的任务和训练”编写举例(1)事故灾害抢险组织机构。

①救援指挥和通讯保障:由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②应急救灾:由消防队负责,配置专职消防员69人,设有防火班、保养班、战斗甲班、战斗乙班;③应急救护:化学事故应急救护小组负责,组长:生产副厂长;副组长:设备副厂长;救护指挥:卫生科长;应急救护小组由卫生科全体人员组成(医务人员30名,卫生员22名,救护队15人);④人员疏散:人防保卫科负责协助各车间、部门建立抢险救灾治保网络;发生事故灾害时负责人员疏散,维护厂内治安秩序,防止人为破坏,保障疏散线路畅通;⑤恢复生产:由车间设备副主任负责,设备员制订抢险方案,保全组、仓库和抢险救灾突击队负责抢险抢修。

(2)应急救援演习。

由厂应急救援指挥部牵头,依靠有演习能力的消防队、卫生科、人武部、保卫科进行事故防灾联合演习(每年1~2次)。

6)预防事故的措施对已确定的危险源,根据其可能导致事故的途径,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

各种预防措施必须建立责任制,落实到部门(单位)和个人。

针对发生大量有毒有害物料泄漏、着火等情况,还应制定降低危害程度的措施。

某化工厂“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写举例该化工厂把此项内容称为“监控网络、防范措施和责任”。

(1)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确定。

由于装置内的物料属热敏性强、易燃、易爆、有毒,因此,装置运行的危险性相当大。

根据物料的分布情况,确认装置的重点安全控制点为聚合釜。

(2)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监控网络和防范措施。

①重点安全控制点的管理网络图(略);②重点安全控制点各级管理责任网络图(略);③重点安全控制点、设备的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监控责任制:·车间主任:全面负责,重点负责落实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工艺操作指标及巡回检查内容;·车间生产主任:负责制订、修订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安全管理方法和安全防范措施,组织检查人员定期对重点安全控制点检查并作好记录;·车间设备主任:负责制订、修订厂控制重点设备的安全管理办法;·车间安全员:负责对重点安全控制点和易发生事故的部分进行日常检查、设置醒目的警告牌;·车间工艺员、设备员、工段长在日常的岗位巡检中,加强对重点安全控制点的巡检,每天2次,并在日岗位台账中记录;·操作工:每小时巡回检查挂牌一次,在交接班簿上记录重点安全控制点的情况。

(3)重点安全控制点的隐患及处理。

装置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发现的隐患,操作工会同班长确认后,按操作法及时消除隐患;如班内不能消除的,则通知车间管理人员及时制订消除隐患的方案并消除隐患;车间不能解决的,则上报厂调度及有关专业科室,共同协商消除隐患;对于装置运行过程中不能消除的隐患,则会同厂调度及相关专业科室制订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

(4)压力容器及附件安全管理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