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_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
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_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
了人生或生活上的种种无奈而一时 沉 沦, 最 终 却 从 茫 然 中 幡 然 醒 悟, 从而积极和社会反抗来进行自我拯 救。三四十年代这段时期的青春电 影 主 要 以“ 觉 醒 与 反 抗” 为 主 题。 到进入五六十年代,中华人民共和 国成立,人民都沉浸在建国的巨大 喜悦之中,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 社会主义建设中来,当时的电影人 也积极响应时代的号召创作了一批 具有红色经典的青春电影。其中以 《红色娘子军》、《董存瑞》、《青 春之歌》等片最为有名。七八十年 代, 随 着 文 革 的 结 束, 中 国 电 影 也 步入了一个发展的新时期,当时随 着 政 治、 经 济 的 不 断 开 明 与 开 放, 出现了一批以批判的姿态亮相的、 追怀流逝了的青春岁月的伤痕电影, 一时间伤痕青春片成为中国青春电 影 的 创 作 主 流。 九 十 年 代 以 后, 随 着我国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以及受到 西方世界价值观的冲击,西方电影 的商业化浪潮不断的冲击着我国电 影 市 场。 这 时, 中 国 第 六 代 电 影 导 演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九十年 代后的中国电影注入了新鲜血液。 他们往往以社会边缘人物的处境为 突破口,将自己对真实社会的人生 体验和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在影片 中将之展现出来。这时的青春电影 中充满了对青春的焦虑与迷茫,也
因 此 被 称 为“ 感 伤 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片”。 具 有 代 表 性 的 作 品 有《 小 武 》、《 十 七 岁的单车》、《阳光灿烂的日子》等。
2. 对美国青春电影发展历程的 回顾
美国青春电影诞生于二十世纪 五十年代,由于好莱坞电影的类型 化叙事模式及其成功的商业运营模 式 享 誉 全 球, 二 十 世 纪 五 十 年 代, 美国好莱坞电影迎来了“青少年叛 逆 片” 的 第 一 个 高 潮。 代 表 作 品 有 入选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 100 部电影”的《无因的反叛》, 此外还 有《 野 小 子 》 和《 黑 板 丛 林 》 等。 这些影片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了青少 年 的 叛 逆 心 理。 六 十 年 代, 美 国 出 现了历史上著名的“反文化”运动, 故而当时的美国青年热衷于反叛社 会 主 流 文 化 和 主 流 价 值 观, 因 此, 当时的好莱坞青春电影对青少年的 叛逆性格的塑造就有所偏重。如影 片《 毕 业 生 》、《 逍 遥 骑 士 》 等。 由乔治 • 卢卡斯执导的《美国风情画》 是七十年代的一部影片,该片表达 了主人公对逝去了的美好时光的一 种 无 限 怀 念, 是 一 部 怀 旧 影 片。 美 国八九十年代拍摄的好莱坞电影如 《 早 餐 俱 乐 部》、《 春 天 不 是 读 书 天》、《死亡诗社》、《青春年少》 依旧是演绎着青少年的叛逆形象。 但 在 影 片《 最 后 一 个 美 国 处 男》 和
一、 对 中、 美 青 春 电 影 发 展 的 回顾
1. 对中国青春电影发展历程的 回顾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至中期 中 国 左 翼 电 影 运 动 兴 起, 一 时 间, 中国的电影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当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 这其中就包括青春电影。比较有代 表的作品有《神女》、《渔光曲》、 《 马 路 天 使 》 等, 这 些 影 片 都 是 以 青年人为表现对象,他们由于经历
参考文献 [1] 刘凤娟《20 世纪 90 年代日本偶像剧综 述》,《日语知识》2006 年第 9 期,第 35 页。 [2]《揭开台湾偶像剧拍摄秘密》,《南方 报业网———南方都市报》,2009 年 2 月 27 日网络版。
[3] 王玉芳 张维刚《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的 现状及发展趋向》,《西安社会科学》2011 年 6 月,第 29 卷,第 3 期。 [4] 阿通.《王子变青蛙》打破《流星花园》 收视记录[EB/OL]. [2010 - 05 - 25] . http: / /ent. sina.com. cn /v /h /2005 - 07 - 23 /1605788729. html. [5] 维基百科《爱情魔发师》 /wiki/%E6%84%9B%E6 %83%85%E9%AD%94%E9%AB%AE%E5%B 8%AB [6] 维基百科《命中注定我爱你》 /wiki/%E5%91%BD%E4 %B8%AD%E6%B3%A8%E5%AE%9A%E6% 88%91%E6%84%9B%E4%BD%A0 [7] 维基百科《败犬女王》 /wiki/%E6%95%97%E7 %8A%AC%E5%A5%B3%E7%8E%8B
三、对青春电影的一点反思 1. 中美青春电影中展现出的永 恒“青春母题”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中国的青春 电 影, 两 者 虽 然 受 到 不 同 的 地 域、 文化、社会形态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两者虽然在电影中所展现的、展示 出的青少年人物的形象会有这样或 那样的差异,但是其在影片中所展 现出来的“青春母题”却是一致的 —— 成 长 与 叛 逆。 成 长 是 青 春 不 可 回避的一个过程,自然也是青春电
影视评论
西北师范大学 孟大伟 陈 雪
书写洒脱不羁的青春
——浅析好莱坞青春电影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影响及反思
[ 摘要 ] 青春电影是中国电影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不仅受到我 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其他国家青春电影发展 的影响。 [ 关键词 ] 青春电影 影响 反思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9.005
3. 对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浅议 ——“平民化”视角
中 国 青 春 电 影 发 展 至 今, 已 有 约 80 年的历史了,在各个时期,中 国青春电影都仅仅依照着时代的特 点展现着那个时代的青少年人群的 群 态, 可 以 说, 中 国 青 春 电 影 就 是
(下转 18 页)
14
偶像剧是时代所需,其流行是一种 必然。内地电视剧制播平台远大于 台湾,对于电视剧无论在质在量都 有巨大的需求,内地创作者应在保 持和完善现有偶像剧类型的基础上, 借 鉴 台 湾 的 成 功 经 验, 从 体 裁、 题 材和表现形式等方面拓展本土偶像 剧的宽度和广度,为内地电视荧屏 打造百花齐放的电视盛世。
出 现 这 样 的 现 象, 是 与 社 会 经 济、 政 治、 文 化 等 多 方 面 因 素 息 息 相关的,尤其是受到了好莱坞青春 电 影 的 影 响。 如 七 十 年 代 拍 摄 的 《 美 国 风 情 画》 这 部 影 片, 四 个 中学毕业生在即将步入成人世界前 十分忐忑与茫然,故而决定彻夜狂 欢。八十年代的影片《早餐俱乐部》 则展示了五个叛逆中学生与以校长 为代表的学校教育制度的冲突与对 抗。 由 上 述 分 析 可 见, 美 国 青 春 电 影中青少年的”叛逆与反叛“形象 可谓是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已现端倪, 并一以贯之。而我国的青春电影中 的青少年“叛逆与反叛”形象是从 七 十 年 代 以 后 才 出 现 的, 这 之 中, 好莱坞青春电影对我国青春电影的 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2. 中美青春电影中体现出的“两 种状态”
中 美 青 春 电 影 的“ 青 春 母 题” 在 电 影 中 具 体 表 现 为“ 两 种 状 态” ——浪漫与毁灭。[2] 由于青春期是 一个人心理、生理发展变化最为明 显 的 一 个 时 期, 在 这 一 时 期, 青 少 年心理上开始逐渐对异性产生好奇 与 好 感, 开 始 渴 望 接 近 异 性。 青 春 电影恰恰又主要是以青少年人的所 思所想、所作所为为基本叙事情节 而展开进行演绎的,所以自然少不 了青少年人之间的相互对异性的朦 胧的爱意以及青涩的爱情,而这往 往也显现着浪漫与唯美。在青春电 影中,除了展现了青少年浪漫情怀 的 一 面, 同 时, 青 少 年 人 由 于 种 种 原 因 而 颓 废、 叛 逆、 反 叛 的 事 例 与 情节也比比皆是。无论这种肆意的 颓 废、 无 由 的 叛 逆、 疯 狂 的 反 叛 是 出于何种原因,这其中都表达出了 一种对青春的“毁灭”。
影所着重要表现的桥段。有研究者 认 为 对 于“ 成 长” 的 内 涵, 应 该 包 含 三 个 方 面 的 涵 义, 分 别 是: 身 体 成 长( 包 括 身 体 发 育、 体 格 和 体 质 方 面 上 的 成 长)、 心 理 成 长( 主 要 指自我意识和理性判断能力上的发 展、 社 交 心 理 和 人 格 上 的 成 长) 以 及 精 神 成 长( 指 价 值 观、 信 仰 观 等 人生观上的发展与成长)。[1] 纵观 中美青春影片不难发现,对于片中 青 少 年 主 人 公“ 青 春 成 长” 的 刻 画 是十分翔实的,叛逆表现在身体身 外 的 各 个 细 小 方 面。 因 为, 成 长 与 叛逆是青春影片中永恒不变的“青 春母题”,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在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青春电 影兴起至今的绝大部分好莱坞青春 影片中,其所表现出来的青年人的 形象都有一个十分相似的特点,即: 青少年在表面上离经叛道、愤世嫉 俗, 给 人 一 种 叛 逆 少 年 的 感 觉; 但 另一方面,却又展现出了一个内心 纯 洁、 善 良, 富 有 爱 心 的 有 为 少 年 的形象。两种形象的构建看似是矛 盾的,但电影对这两种形象的定位 却是有着一定合理性的:美国青少 年的叛逆是对美国社会的成人世界 和庸俗浅薄的中产阶级价值观的一 种 不 满、 鄙 视、 反 抗 的 体 现, 所 以 多数影片中的人物会有不用功读书、 满 嘴 淫 言 秽 语、 抽 烟 喝 酒、 打 架 斗 殴甚至乱性等不良行为;但在这种 叛逆的外表下,影片中的青少年却 又不时的展现出其富有爱心、同情 心、 怜 悯 心 的 一 面。 这 两 种 形 象 的 交相呼应,恰恰形成了好莱坞青春 电影中青少年人物的“复合形象”, 这种形象的出现恰恰生动地描绘出 了美国青少年的那种对青春的困惑 与迷茫。
13
《 美 国 派 》 等 影 片 中, 除 了 展 现 主 人公的叛逆之外,也刻画了青少年 在面对性问题时的困惑与探索。而 二十一世纪以后的好莱坞青春电影 更是着重的刻画着这种青少年叛逆、 反叛的形象,此处就不再赘述。
二、 浅 论 好 莱 坞 青 春 电 影 对 中 国青春电影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