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科应用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9-04-01T10:08:39.593Z 来源:《医师在线》2019年1月2期作者:葛冰洁[导读] 本文介绍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评分方法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的应用现况及进展。

多数研究者认为该评分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便于操作的优点,适用于急诊科葛冰洁(亳州市人民医院急诊内科;安徽亳州236800)【摘要】本文介绍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概念、评分方法及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科的应用现况及进展。

多数研究者认为该评分具有快速、简便、费用低廉便于操作的优点,适用于急诊科,但该评分尚存在有最佳截断点不统一,研究样本量不足等缺陷,有待进一步完善与发展。

【关键词】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急诊;进展Abstract: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oncept and scoring method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and the application status and progress of modified early warning score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Most researchers believe that the score has the advantages of fast, simple, low cost and easy to operate. It is suitable for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but there are still some defects such as the best truncation point and the lack of sample size, which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and developed.Key words: 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 Emergency department;Progress[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9)02-0202-02急诊科是各种急危重症患者聚集的场所,工作环境复杂,风险高,强度大,患者发病急骤,病情复杂,病情多变。

短时间内准确及时的病情评估,危重患者的早期识别,是当前急诊工作的重要内容。

目前临床存在多种危重症患者疾病风险评估体系[1],如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Ⅲ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Ⅲ)、简化急性生理参数评分Ⅱ(Simplified Acute Physiology Score,SAPSⅡ)、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症评分(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上述评分系统虽能较准确地评估患者病情,但其评分方法复杂、耗时长,临床应用有所限制。

随着病情危重程度的加重,一系列生理指标的改变带给学者们启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 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随之被提出,因其快速、简捷、费用低廉和便于操作等特点,弥补了上述其他评分的缺陷,近年来在急诊科受到重视。

1 MEWS的概念1.1 MEWS的提出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为了更好的识别和管理潜在危重患者,英国学者Morgan等提出“早期预警评分”[2](Early warning score,EWS),2001年Subbe等对EWS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形成了改良早期预警评分[3]( 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其特点为指标观察方便,操作便捷,有适用于评估急诊“潜在危重病患者”的可能性。

后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正式认可并推荐MEWS在急诊和ICU使用。

1.2 MEWS的内涵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odifid early warning score,MEWS)是一种简易的病情与预后评估系统,依据患者的心率、收缩压、呼吸频率、体温和意识进行综合评分,将病情危重度分值化,能快速、简捷、科学的对病人危险性进行预测。

1.3 MEWS的评分方法 MEWS包括患者心率、收缩压、呼吸、体温、意识5项生理指标。

[4] 体温参数0—2分,心率、收缩压、呼吸、意识参数0—3分,总分0—14分。

体温35-38.4℃为0分,低于35℃或高于38.4评为2分;心率51-100次/min为0分,41-50次/min或101-110评为1分,111-130次/min或小于40次/min评为2分,大于130次/min评为3分;收缩压;呼吸9-14次/min为0分,15-20次/min为1分,21-29次/min或小于9次/min评为2分,30次/min及以上评为3分;意识清醒0分、对声音有反应1分、对疼痛有反应2分,无反应3分。

通过观察5项生理指标评分,获得分值,要求患者年龄在14岁以上。

评分时用患者资料先对照参数,获取单项参数分值,各项参数所得分值之和为总分。

其中心率房颤等情况下以心室率为准;动脉收缩压的正常值视为90—140 mm Hg(1 mm Hg=0.133 kPa),如患者基础血压明确异于正常值则按照基础血压计算;呼吸为自主呼吸频率;体温为腋温;神志评估采用A VPU评估法,包括清醒(Alert,A)、对声音有反应(Response to V oice,V)、对疼痛有反应(Response to Pain,P)和无反应(Unresponsive,U)4项。

2 MEWS在急诊科的应用2.1 MEWS在院前急救的应用 Ruan等[5]研究认为MEWS≥4分是区分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截断点,可以用来预测患者死亡风险。

Leung 等[6]对1493例院前非创伤性患者进行研究后指出,以4 h内需要生命支持干预和24 h死亡为节点,MEWS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

陈凤芝[7]对2150例患者应用现场MEWS方法,对患者不同分数段的病情严重程度、分布特征、院前紧急处理进行分析,评估患者的预后及病情转归。

得到的结论是院前急救患者应用MEWS进行评估,MEWS分数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当MEWS≥5分时,应严密监护,及早进行防治措施,可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陈伦凤[8]对1600名院前急救患者应用MEWS评分进行分组研究表明MEWS的评分越高,患者病情越危重,潜在风险也越大。

2.2 MEWS在院内急救的应用2.2 .1MEWS在急诊分诊的应用梁潇等[9]对就诊的212例患者分别采用传统预检分级分诊和进行MEWS 分级,比较两者的分级级别及患者在医生诊疗后处理去向的构成比和两者预检分级的一致性;对急诊科患者生命体征测量的时间意向进行调查。

结果两种评分的预检分级的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 0.741,P =0.000);75.9%被调查者认为应该在分诊时测量生命体征。

可见MEWS 可以为急诊预检分诊增加客观指标的支持,提高急诊预检分诊的正确率。

杨俊[10]对12000 例急诊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 均采用MEWS进行急诊预检分诊,观察患者使用MEWS分诊前后的平均分诊时间及预检分级情况、不同评分患者预后情况。

发现应用MEWS分诊的患者的平均分诊时间低于未使用MEWS的平均分诊时间,在急诊预检分诊中应用MEWS 效果良好, 分诊准确性高, 可改善预后, 值得推广。

吴姝玲[11]通过对照观察的方式对比常规急诊分诊流程处置和MEWS评分系统分诊,认为MEWS评估分诊准确率显著高于常规分诊方式(P<0.05),MEWS评分5~8分患者容易出现病情变化,是潜在的危重患者, MEWS评分可以使患者及时得到救治,提高救治成功率。

2.2.2 MEWS在病情预测的应用周艳[12]等将MEWS应用于急诊留观的患者,根据MEWS评分级别,进行动态监测,发现患者就诊满意度及科室对护理质量满意度较未实施MEWS监测患者有明显提高(P<0.05);MEWS<4分的患者病情较稳定,MEWS≥4分的患者病情常较为严重,分值易出现变化,需加强监测。

患者留观期间,若MEWS评分动态升高,则病情会出现明显变化,要求急诊医生及时查看患者并做进一步处理。

孙宝迪等[13]对抢救室372例患者与入院24小时内分别进行MEWS评分及SIRS评分,分析不同评分患者在急诊抢救室的早期病死率,发现随着MEWS评分及SIRS评分分值的升高,患者早期在各个分值范围的死亡构成均升高,MEWS评分较SIRS评分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认为MEWS评分比SIRS评分可更好的判断急诊抢救室患者早期预后,且MEWS评分大于等于6分时可认为患者具有较高的早期死亡风险。

刘静波等[14]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急诊监护室老年患者158例,入院后分别给予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与存活组MEWS评分、APACHⅡ评分的差别,分别比较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ROC)下面积的区别及MEWS评分≤3分、4-6分,7-9分、≥10分患者病死率的区别,研究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

尔扎提·吾守尔[15]对急诊监护室118名患者进行MEWS与APACHEⅡ评分。

结果都显示随着MEWS评分分值的增加,病死率和APACHE Ⅱ评分也增加, 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认为MEWS评分作为一种简单快捷的评分系统,和APACHEⅡ评分一样能够初步预测急诊危重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而王长远等[16]研究认为MEWS对急诊内科患者入住ICU和病死的预测能力小于APACHEⅡ评分,与SOFA相近,可以快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预后。

2.2.3 MEWS在急诊陪检转运的应用曹福媛[17]将MEWS评分应用于16288例急诊患者的陪检转运工作研究认为MEWS评分分数越高,病人病情越重,收治ICU和专科病房的概率越大,病死率越高,院内转运风险较高。

MEWS评分5分及以上,危重病病人的比例明显增加,与5分以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李乌嫌等[18]将MEWS评分应用在急诊创伤留观患者陪检及转运工作中,根据MEWS评分将患者分为低危、中危和高危组,对不同风险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转运方案,结果证明MEWS的应用可以有效的降低转运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家属的满意度(P<0.01)。

3 MEWS的修正研究 Prytherch[19]等在MEWS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电子生命体征数据采集系统,即Vital PACTMEWS评分系统,主要记录患者的脉搏、收缩压和舒张压、呼吸频率、体温、意识以及SpO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