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数学系第二学位实施办法及培养方案

2016数学系第二学位实施办法及培养方案

清华大学数学科学系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位项目2016年招生实施办法
(2016年4月)
数学科学系现开始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位项目招生,具体实施办法说明如下:
一、主办单位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位项目由数学科学系主办,教务及日常管理工作由数学科学系教学办负责。

二、招生对象与条件
1.具有清华大学学籍的2015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
2.主修专业学习成绩优良,学有余力,没有选修其他辅修或者第二学位;
3.要求已修“微积分”和“线性代数”,已修数学课程平均成绩80分以上;
4.2016年4月招生,招生人数为30人。

三、报名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位修读手续每年办理一次。

准备修读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位的同学须填写《清华大学本科生修读第二学位申请表》(网上下载),并按规定时间办理申请手续。

办理手续时间及流程如下表所示:
四、课程认定与选课
1.课程认定
第二学位实行学分制管理,每学期开学后根据学生选课情况扣费(100元/学分,通过银行系统代扣,与目前学费交纳方式相同)。

如因学生存款不足导致扣费不成功而导致课程认定失败,已选课程将不计入第二学位专业学分。

如本人不认定当学期课程,请于开学后前三周到数学系本科教学办签字确认。

否则,默认当学期培养方案中的数学课程均为双学位课程。

2.选课
与数学系学生合班上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周一至周五的第一大节-第四大节。

同其它主修专业课程一样可以参加中期退课。

根据第二学位培养方案、课程的先修课要求及课程开设具体情况来选择下学期要修读的课程。

五、其他
有关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位的学籍管理按照“清华大学本科生攻读第二学士学位学籍管理办法”和“清华大学本科生修读辅修专业学籍管理细则”执行。

如学生在主修专业毕业时不再继续第二学士学位的学习且第二学士学位已修学分达到26学分者(包括必修15学分及选修11学分,不含毕业论文)可于第四学年秋季学期向数学系提出书面申请,符合条件者获得辅修专业证书。

申请数学与应用数第二学位证的同学需在第四学年春季学期开学二周内向数学系教务科提交毕业申请。

附件1: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着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厚基础,宽专业”的办学理念,培养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掌握数学学科的基本思想方法并有敏锐的应用意识。

二、学制与学位授予
数学与应用数学第二学士学位学制二年,按照学分制管理,一般需要2至3年完成。

学习结束后,符合以下两个条件的,授予理学第二学士学位:1、符合第二学位学分和论文要求;2、符合所在院系(第一)学士学位要求。

三、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 必修课程: 15学分
微分方程(I)(3学分),测度与积分(4学分),概率论(I)(4学分,先修测度与积分),复分析(4学分)
(2)选修课程:15学分
抽象代数(4学分),泛函分析(1)(4学分),偏微分方程(4学分,先修微分方程(I)),微分几何(4学分),统计推断(4学分,先修概率论(I)),线性回归(3学分),数值分析(4学分),数学规划(4学分)
以上数学课程一般需要较为严格的数学论证,有些内容以数学分析课程的内容为基础,建议同学自行补习相关部分。

在选修以上课程时应综合考虑课程内容应用性与数学理论系统性间的平衡。

(3)综合论文训练:10 学分
选取有实际背景的课题,应用学生所掌握的数学方法,重在建立数学模型,与第一学位论文不能雷同。

在做毕业论文的前一学期,学生需主动联系数学系老师做毕设指导老师,并提前一学期在数学系教务科登记信息。

附件2个人简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