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屋面防水工艺及流程

屋面防水工艺及流程

屋面防水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1屋面工程技术标准的回顾
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原国家建设委员会批准颁发了《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其中第7 篇“屋面和隔绝工程”的内容翻译了原苏联国家规范的全部条文。

1961 —1963 年,原国家建筑工程部会同有关部门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范》进行了修订,出台了GBJ16-66《屋面和防水隔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并于1966年6月
1日试行。

1972年和1979年又分别对GBJ16—66 进行了修订,1 982年将修订后的规范分为
GBJ207- 83《屋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和GBJ208-83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防水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新型防水材料的不断出现,GBJ2O7-83《屋
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不能适应我国屋面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1991 年进行了全面
的修订,并将修订后的规范改为GB50207-9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2002年,按建设部建
标[2002]77 号文的通知,GB50207 -9 《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于2002 年10月1日废止,
GB50207 -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自2002 年6 月1 日施行。

根据建设部建标[2003]102 号文,由山西建工(集团)总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屋面工程技术规范》,2003 年8月16 日-17 日在北京召开了“送审稿”专家审查会,其“报批稿”于2003 年10 月修改完成并已上报建设部批准。

为便于大家尽早了解新编规范的情况,现将报批稿的主要特点和内容作一介绍。

2新编《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特点
2.1确保屋面工程的功能和质量
随着我国防水、保温隔热材料的发展,有关材料及产品的国家和行业标准陆续发布实施,屋面工程施工工艺也不断改进,原GB50207-9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中的一些内容已不适应客观形势的发展要求,亟需进行修订。

在屋面工程的实践中,人们已经逐渐地认识到:要提高屋面工程的技术水平,就必须把屋面当作一个系统工程来进行研究,建立起一个具有内在规律的屋面工程技术理论分析体系,指导未来屋面工程技术的发展。

为此,新规范体现了对屋面防水进行综合治理的原则,以确保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工程的功能与质量。

2.2明确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
由于建设部已将建筑工程的施工及验收规范和工程质量评定标准进行了合并,组成了新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体系,并统一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方法、程序和质量指标,因此,新规范仅适用于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对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尚应
符合GB50207-2002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屋面工程应遵循“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是保证”的综合治理原则。

新规范将有关屋面工程设计的内容单列一章来叙述,并对有关章节的“材料要求、设计要点、细部构造以及工程施工”等内容作了技术规定。

屋面工程应根据建筑物的性质、重要程度、使用功能要求以及防水层合理使用年限,按不同等级进行设防。

2.3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
新规范参考了德国(DIN)、日本(JIS、美国(ASTM)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标准,应用新型建筑防水材料和先进施工技术,综合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
要求。

目前国内的新型建筑防水、保温隔热材料,大部分都已制定了国家或行业标准,结合在屋面工程上使用的要求和特点,对各类防水卷材、防水涂料、密封材料以及保温材料的外观质量和物理性能,分别提出了主要控制指标的要求。

在新规范附录A 中,列出的屋面工程材料标准目录,可供屋面工程建筑与施工人员使用。

2.4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的技术
随着人们对屋面使用功能要求的提高,屋面工程设计突破了过去千篇一律的平屋面形式,提出多样化,立体化等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从而对建筑造型、屋面防水、保温隔热、建筑节能、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规范注重在屋面工程中推广应用新技术和限制、禁止使用落后的技术。

1)新规范规定:屋面工程中对采用性能、质量可靠的新型防水材料和相应的施工技术等科技成果,必须经过科技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并应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同时,强调新技术(包括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新产品)需经工程实践,符合安全及功能
的检验。

2)新规范规定:屋面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守国家及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政策,
从选择建筑材料、施工方法等方面着手,考虑其对周围环境影响程度以及建筑节能效果,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

3)新规范规定:对I-IV 级屋面防水的防水层材料选用时,柔性防水材料宜选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沥青防水卷材以及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涂料、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刚性防水材料宜选用细石防水混凝土、补偿收缩混凝土。

同时,将石油沥青纸胎油毡和沥青复合胎柔性防水卷均列为限制使用产品。

在I、II 级屋面防水仅作一道金属板材时,列出了应符合的技术要求。

4)新规范介绍了一些新型的屋面形式,如构造简单,施工方便、应用较广泛的架空屋面,有较好隔热效果和多种用途的蓄水屋面,有能够种花草植物作为屋面花园的种植屋面等,并对设计和施工作了相应的规定。

5)新规范淘汰了松散材料保温层和现浇水泥膨胀珍珠岩(蛭石)整体保温层,采用新型板状保温隔热材料、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保温层和倒置式屋面。

同时,提出了封闭式保温层
的含水率不应该有统一的限值,而应相当于该材料在当地自然风干状态下的平衡含水率。

3新编《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3.1 屋面工程设计一般要求
1)屋面工程设计的的内容应包括:确定屋面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屋面工程的构造设计,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主要物理性能,保温隔热层选用的材料及其主要物理性能,屋面细部构造的密封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主要物理性能,屋面排水系统的设计的六个方面。

2)屋面防水多道设防时,可将卷材、涂膜、细石防水混凝土、瓦等材料复合使用,也可使用卷材叠层。

多道设防是为了提高屋面防水的可靠性,当诸多不利因素出现时,多道设防可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防水体系。

所以,屋面防水应用卷材、涂膜、刚性防水材料等互补并用的多道设防。

这里规定的卷材叠层,可采用同种(非同一品种)卷材叠层或不同种卷材复合,使用时虽会给施工和采购带来不便,但对材料性能互补以及保证防水可靠性都是有利的。

3)所谓一道设防,是指具有单独防水能力的一道防水层次。

混凝土结构层、现喷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装饰瓦以及不搭瓦的屋面、隔汽层、卷材或涂膜厚度不符合本规范规定的防水层,均不得作为屋面的一道防水设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