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年级:2010级专业:动植物检疫组别:第五小组姓名:李梦娇学号:2010310275指导老师:汤东生组员:严顺根、赵周云、李涛李梦娇、罗素娇、周晓玲、张应青2012年7月10日一、实习目的及意义:杂草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经验或农田化学除草实践来解释,结合该特点,杂草学理论课由原来的板书教学改为多媒体教学,将实践中拍摄的杂草照片、除草剂药害症状照片等融入到教学课件中,相对于板书教学仅通过语言描述杂草特征及除草剂药害症状更生动、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接收理论知识,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实习地点:寻甸植保站、农大校园及后山果蔬园三、实习时间:2012年7月2日——2012年7月8日四、实习内容:1、采集标本:(1)紫茎泽兰(Crofton Weed),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
植物界里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
菊科(Compositae)(Eupatorium)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
(2)三叶草又名,多年生草本植物。
主要有2种类型,即白花三叶草和。
拉丁名:Trifoliurr ,科属:豆科,所属:三叶草属,分布及区域:小亚细亚南部和欧洲东南部、广泛分布于温带基亚热带高海拔地区。
(3)野豌豆,学名:Vicia sepium Linn. 别名:救荒野豌豆、马豆草[]、野麻碗[]、、野绿豆、野菜豆,科:豆科,属:野豌豆属。
来源:豆科野豌豆属植物救荒野豌豆Vicia sativa L.,以全草入药。
产西北、西南各省区。
、朝鲜、日本亦有。
(4)空心莲子草原产于巴西,又名、、。
1930年传入中国,是危害性极大的入侵物种。
生长于50米~2,700米的地区;多生长于池沼和水沟内。
有药用价值,被列为中国首批。
(5)车前草又名车轮菜、猪肚菜、灰盆草,车轱辘菜,为多年生草本。
生长在山野、路旁、花圃、河边等地。
根茎短缩肥厚,密生须状根。
叶全部根生,叶片平滑,广卵形,边缘波状,间有不明显钝齿,主脉五条,向叶背凸起,成肋状伸入,叶片常与叶柄等长。
(6)野慈姑,别名狭叶慈姑、三脚剪、水芋,拉丁名:Sagittariatrifolia 。
为慈姑的变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与慈姑相比比,野慈姑植株较矮,叶片较小、薄。
中国各地均有分布。
多年生草木,泥地生或水生,具有地下匍匐茎,匍匐茎的末端为小球茎,圆球形。
(7)稻稗(Echinochloa phyllopogon(stapf)Koss.Echinochloa oryzicola (Vasing.)Vasing ),秆直立,密蘖形。
叶片线形,粗糙,边缘有微小的刺毛,常于叶枕处有髯毛,叶鞘上方边缘有疣基毛。
花和子实圆锥花序于花时直立或下垂。
水稻的伴生植物。
由于人类对水稻进行灌水、施肥、中耕除草,收获后进行脱粒、风选等措施,使其具有发达的根系、喜水喜肥、密蘖型的分蘖方式,叶片垂直生长、叶鞘呈青绿色、种子较大;无论其幼苗、成株及种子都能与水稻相混杂,长期危害水稻。
其他特性与稗相似。
仅见于稻田中,是水稻田中较为严重的害草。
(8)辣子草,又名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辣子草,一年生草本,高70~80厘米。
茎圆形,有细条纹,略被毛,节膨大,单叶对生,草质,卵圆形或披针状卵圆形至披针形,长3~6.5厘米,宽1.5~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边缘有浅圆齿,基生三出脉,叶脉在上面凹下,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小,顶生或腋生,有长柄,外围有少数白色舌状花,盘花黄色。
瘦果有角,顶端有鳞片。
(9)本看麦娘 Alopecurus japonicus Steud 一年生草本,为常见杂草。
秆多数丛生,直立或基部膝曲,高20~50厘米,具3~4节。
叶鞘疏松抱茎,其内常有分枝;叶舌薄膜质,长2~5毫米;叶片质柔软,长3~12厘米,宽3~7毫米,下面光滑,上面粗糙。
(10)牛毛草(Bulbostylis barbata(Rotth.)Kunth[Scirpus barbata Rottb.] )为羊茅属草类,广泛运用在粗糙的高尔夫球场上。
牛毛草是保护水土较好的草种,在水库坝下野生成片,形成一定的群体,草色深绿,叶狭长宽约1-3mm,长约15cm,生长季节均超过其它杂草,耐旱抗寒、耐脊薄、耐践踏,形成规模后根系密集。
(11)马唐,早熟禾科(Poaceae)马唐属(Digitaria)植物。
尤指血红色马唐(D. sanguinalis, 即马唐)或略矮的止血马唐(D. ischaemum)。
早熟禾科(Poaceae)马唐属(Digitaria)植物。
尤指血红色马唐(D. sanguinalis, 即马唐)或略矮的止血马唐(D. ischaemum)。
(12)鸭舌草(Monochoriavaginalis(Burm.f.)PreslPonted )为雨久花科植物鸭舌草MonochoiavaginaliS ( Burm.f. ),性味苦凉,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鸭舌草,又名水锦葵。
根状茎极短,具柔软须根。
直立或斜上,高12~35厘米,全株光滑无毛。
(13)泽泻(Alisma plantago-aquatica )是植物和中药材的统称。
植物为多年生沼生草本,属。
其根状茎较短,基生。
泽泻夏季开白花,排成大型轮状分枝的圆锥花序,花两性。
野生泽泻一般生长在沼泽地,分布于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地。
(14)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 A.Bennett ),多年生水生草本生于静水池沼中。
中医中药的一种,全草入药。
我国各地都有分布。
幼苗子叶针状,不甚发达,初生叶带状披针形,先端急尖或锐尖,全缘。
后生叶叶片有3条明显叶脉。
成株有匍匐的根状茎,茎细长。
浮水叶互生,长圆形或宽椭圆形,略带革质,先端急尖或锐而具突尖,全缘。
(15)牛毛毡,学名Eleocharis yokoscensis(Franch et Sav.)Tang et Wang,属多年生小草本植物。
分布几遍全国。
多生在稻田或湿地。
是稻田的重要杂草之一。
幼苗细针状,具白色纤细匍匐茎,长约10cm,节上生须根和枝。
地上茎直立,秆密丛生,细如牛毛。
株高2—12cm,绿色,叶退化,在茎基部2—3cm处具叶鞘。
茎顶生1穗状花序,狭卵形至线状或椭圆形略扁,浅褐色,长2一次m,花数朵。
鳞片卵形,浅绿色,生3根刚毛,长短不一。
(16)棒头草(Polypogon fugaX N. ),一年生草本,成株秆丛生,光滑无毛,株高l5~75cm。
叶鞘光滑无毛,大都短于或下部长于节间;叶舌膜质,长圆形,常2裂或顶端呈不整齐的齿裂;叶片扁平,微粗糙或背部光滑。
圆锥花序穗状,长圆形或兼卵形,较疏松,具缺刻或有间断;小穗灰绿色或部分带紫色;颖几乎相等,长圆形,全部粗糙,先端2浅裂;芒从裂口伸出,细直,微粗糙。
颖果椭圆形。
(17)牛为石竹科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L.)Fries. 的嫩茎叶。
全株光滑,仅花序上有白色短软毛。
茎多分枝,柔弱,常伏生地面。
叶卵形或宽卵形,长2—5.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心形,全缘或波状,上部叶无柄,基部略包茎,下部叶有柄。
(18)小藜(Chenopodium serotinum L )一年生草本。
早春萌发,花期4~6月份,果期5~7月份。
种子繁殖。
适生于湿润具轻度盐碱的沙性壤土上。
发生量大,危害重,区域性的恶性杂草。
幼苗子叶线形,肉质,基部紫红色,有短叶柄。
初生叶线形,先端钝,基部楔形,全缘,叶下面略呈紫红色,有短柄。
(19)牛膝菊(Galinsoga parviflora )一年生草本,生于海岸附近到3680m的山坡草地、河谷、疏林下、旷野、河岸、溪边、田间、路旁、果园或宅旁。
花果期7~10月。
种子繁殖,繁殖力极强。
叶对生,有柄,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5-3.5厘米,宽1-2厘米,基部楔形或圆形,先端尖,边缘具钝齿,基出3脉,两面疏被白色长毛。
(20)胜红蓟 Ageratum conyzoides L ,菊科(Asteraceae)的一属,约30种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热带。
叶广椭圆形,齿裂,对生。
花蓝色、粉红色、淡紫色或白色,密集簇生;瘦果,小。
普通庭园胜红蓟(A. houstonianum, 即熊耳草)的矮化变种栽为沿边植物。
本属有些种俗名绪丝花(flossflower)、猫脚花(pussy-foot)。
2、制作塑化标本:→→→()五、实习心得:一周的杂草学实习就这么尽然有序的结束了,对我们来说是一次巩固知识的机会,更是一次锻炼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
一开始的分组,加上有带头的组长,组长的公平分工,即使有不愿意动手的同学,为了保证实验顺利完成该组其他同学也会督促其参与实验。
这种课堂组织形式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动手机会的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还有利于避免全班实验报告仅一个或几个模板、千篇一律的弊端,使大多数同学能够主动分析实验数据,撰写实验报告。
真正到了农田,走近马路边,我才发现我们云南的杂草种类还是很多了,田边、道旁、沟渠、田埂、荒地、防护林地等是杂草易于繁殖生长的地方,也是农田杂草的来源之一,它们形成密集的群落,成熟后种子散落,通过各种途径侵入农田、造成危害。
彻底清除这些杂草是杜绝农田杂草来源的一项基本措施,这些杂草应用灭生性除草剂以及长持效性除草剂如百草枯、草甘膦、阿特拉津等易于防治。
此外,在道旁、渠边、田边因地制宜地种植多年生牧草及草皮、灌木等,既有利于防治杂草,也有益于保持水土,发展多种经营。
所以说作物生长过程中,一点杂草都不长对作物是每好处的,但套多的杂草会影响作物,所以说,有草必除,除草必尽的观点是错的。
我们在关注杂草害处的同时也不要忽视杂草有利的一面。
在今后应当将原来“杂草防治”改变成“杂草管理”,用生态经济阈值和生态经济除草阈值作为杂草防治的科学依据,这是对“见草即除”,“除草务尽”传统做法的改革,传统意义上“卫生田”一无可能,二无必要,三不经济。
只有存利避害,科学的进行杂草管理和控制才能收到良好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是今后杂草科学发展方向。
外来杂草已在我国造成了严重危害,其问题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
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地贸易、旅游等活动的增加,这一问题在将来可能会变得更加严重。
因此,应对其给予特别的关注,尽早采取措施,对付外来杂草的入侵。
在防止引进外来杂草方面,除加强检疫,防止外来杂草无意传入外,对作为有用植物引进的外来植物,应建立外来植物引进的风险化评价制度。
对已传入国内的外来杂草,应采取综合的防治技术,控制或消除其危害。
只有在理论结合实践,注意每个学科之间的联系,才能做好综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