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dx-三角形的证明(培优)
————————————————————————————————作者:————————————————————————————————日期:
三角形的证明(培优)
出题人:张丹霞姓名:
题型一全等三角形
例1. 将一张透明的平行四边形胶片沿对角线剪开,得到图①中的两张三角形胶片△ABC和△DEF.将这两张三角形胶片的顶点B与顶点E重合,把△DEF绕点B顺时针方向旋转,这时AC与DF相交于点O.
(1)当旋转至如图②位置,点B(E),C,D在同一直线上时,∠AFD与∠DCA的数量关系是;
(2)(2)当△DEF继续旋转至如图③位置时,(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3)(3)在图③中,连接BO、AD,探索BO与AD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证明.
变式1:如图,已知点D为等腰直角△ABC内一点,∠CAD=∠CBD=15°,E为AD延长线上的一点,且CE=CA.
(1)求证:DE平分∠BDC;
(2)若点M在DE上,且DC=DM,求证: ME=BD.
变式2: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板如图①所示放置,图②是由它抽象出的几何图形,点B、C、E在同一条直线上,连接DC.
(1)请找出图②中的全等三角形,并给予证明(说明:结论中不得含有未标识的字母);
(2)求证:DC⊥BE.
变式3:在△ABC中,∠ACB=90°,AC=BC,直线MN经过点C,且AD⊥MN于D,BE⊥MN于E.(1)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1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2)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2的位置时,求证:DE=AD-BE;
(3)当直线MN绕点C旋转到图3的位置时,试问DE、AD、BE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写出
这个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题型二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例2. 如图1,△ABC 的边BC 在直线l 上,AC ⊥BC ,且AC =BC ;△EFP 的边FP 也在直线l 上,边EF 与边AC
重合,且EF =FP.
(1)在图1中,请你通过观察测量,猜想并写出AB 与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
(2)将△EFP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2的位置时,EP 交AC 于点Q ,连结AP ,BQ.猜想并写出BQ 与AP 所满足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请证明你的猜想;
(3)将△EFP 沿直线l 向左平移到图3的位置时,EP 的延长线交AC 的延长线于点Q ,连结AP 、BQ ,你认为(2)中所猜想的BQ 与AP 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还成立吗?若成立,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变式1: 如图,已知△ABC 中,∠ABC =45°,CD ⊥AB 于D ,BE 平分∠ABC ,且BE ⊥AC 于E ,
与CD 相交于点F ,H 是BC 边的中点,连接DH 与BE 相交于点G .
(1)求证:BF =AC ; (2)求证:CE =
2
1
BF ; (3)CE 与BG 的大小关系如何?试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2: 已知:如图①,在平面直角坐标xOy中,边长为2的等边△OAB的顶点B在第一象限,顶点A在x 轴的正半轴上.另一等腰△OCA的顶点C在第四象限,OC=AC,∠C=120°.现有两动点P、Q分别从A、O两点同时出发,点Q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沿OC向点C运动,点P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沿A→O→B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点也随即停止.
(1)求在运动过程中形成的△OPQ的面积S与运动的时间t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2)在等边△OAB的边上(点A除外)存在点D,使得△OCD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D的坐标;
(3)如图②,现有∠MCN=60°,其两边分别与OB、AB交于点M、N,连接MN.将∠MCN绕着C点旋转(0°<旋转角<60°),使得M、N始终在边OB和边AB上.试判断在这一过程中,△BMN的周长是否发生变化?若没有变化,请求出其周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题型三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例3. 如图①,Rt △ABC 中,∠ACB =90°,CD ⊥AB ,垂足为D ,AF 平分∠CAB ,交CD 于点E ,交CB 于点F .
(1)求证:CE =CF ;
(2)将图①中的△ADE 沿AB 向右平移到△A'D'E'的位置,使点E'落在BC 边上,其它条件不变,如图②所示,试猜想:BE'与CF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证明你的结论.
变式1: 已知: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E 是AD 上一点,且BE =AC ,延长BE 交AC 于F ,
求证:AF =EF .
变式2: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 为坐标原点,直线l :y =2
1
-
x +m 与x 、y 轴的正半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过点C )4,4(--画平行于y 轴的直线交直线AB 于点D ,CD =10. (1)求直线l 的解析式;
(2)求证:△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3)如图2,将直线l 沿y 轴负方向平移,当平移适当的距离时,直线l 与x 、y 轴分别相交于点A′、B′,
在直线CD 上存在点P ,使得△A′B′P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请直接写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
题型四 等边三角形
例4. (1) 如图1,点O 是线段AD 的中点,分别以AO 和DO 为边在线段AD 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OAB 和等边
三角形OCD ,连接AC 和BD ,相交于点E ,连接BC .求∠AEB 的大小;
(2) 如图2,△OAB 固定不动,保持△OCD 的形状和大小不变,将△OCD 绕点O 旋转(△OAB 和△OCD 不能
重叠),求∠AEB 的大小.
变式1: 如图1,已知∠ABC =90°,△ABE 是等边三角形,点P 为射线BC 上任意一点(点P 与
点B 不重合),连接AP ,将线段AP 绕点A 逆时针旋转60°得到线段AQ ,连接QE 并延长交射线BC 于点F .
(1)如图2,当BP =BA 时,∠EBF = ,猜想∠QFC = ;
(2)如图1,当点P 为射线BC 上任意一点时,猜想∠QFC 的度数,并加以证明;
(3)已知线段AB =32,设BP =x ,点Q 到射线BC 的距离为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
题型五 直角三角形
例5. 已知Rt ABC ∆中,o
90ACB ∠=,AC BC =,o
45MCN ∠=.
(1) 如图○
1,当M 、N 在AB 上时,求证:222
MN AM BN =+; (2) 如图○
2,将MCN ∠绕C 点旋转,当M 在BA 的延长线上时,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若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变式1: 如图,在Rt ABC ∆中,o
90A ∠=,D 为斜边BC 的中点,DE DF ⊥,求证:222
EF BE CF =+.
变式2: 如图,在Rt ABC ∆中,o
90ACB ∠=,CD AB ⊥于D ,设AC b =,BC a =,AB c =,CD h =.
求证:(1)
222
111
a b h +=
; (2)a b c h +<+; (3)以a b +、h 、c h +为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A
B C
M
N
A
B
C
N
M A
B
C
D
E
F A
B
C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