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讲 四则运算

第一讲 四则运算

第一讲四则运算
◆知识要点
1、四则运算:
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2、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运算;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有关0的运算:一个数加零仍得原数。

A+0=A
一个数减零仍得原数。

A-0=A
一个数减去它本身,等于零。

A-A=0
一个数乘零等于零。

A×0=0
零除以一个非零的数,得零。

0÷A=0
零不能作除数。

◆新课讲授
例1、填一填。

(1)68-25+49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法,再算( )法。

(2)400÷20×36的运算顺序是先算( )法,再算( )法。

(3)在320-210÷7中,先算( )法,再算( )法。

(4)在(480-190)×8中,先算( )法,再算( )法。

思路导航
(1)根据四则运算顺序。

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2)根据四则运算顺序。

先算除法,再算乘法。

(3)根据四则运算顺序。

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4)根据四则运算顺序。

先算减法,再算乘法。

课堂练习1、填一填。

(1)在280+27×8中,先算( )法,再算( )法。

(2)在197-12×(5+38)中,先算( )法,再算( )法,最后算( )法。

(3)将240÷12=20,150+20=170,写成一个综合算式是( )。

(4)( )÷(54÷6)=8 420-6×( )=0
例2、“+”“-”“×”“÷”来相会,使下面等式成立。

2 2 2 2=1 2 2 2 2=2
2 2 2 2=
3 2 2 2 2=4
思路导航
计算时注意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答案不唯一。

课堂练习2、判断,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0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一定得0。

( )
(2)64÷8×64÷8=64。

( )
(3)950÷25×2
=950÷50
=19 ( )
(4)150-50×2+18
=100×20
=2000 ( )
例3、脱式计算。

(1)56×4-64÷16 (2)(36-6×4)×7
思路导航
(1)运用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运用四则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1)56×4-64÷16 (2)(36-6×4)×7
=224-4 =(36-24)×7 =220 =12×7
=84
课堂练习3、脱式计算。

(1)490-246-54 (2)99×29+29
(3)3200÷4÷80 (4)1036+701-136+99
例4、解决问题。

(1)李庄小学今年栽树92棵,比去年少栽28棵,两年一共栽树多少棵?
思路导航
分析题意,今年比去年少栽28棵。

今年栽的已给出,可求出去年栽的棵数,再求出两年一共栽的棵数。

去年栽的棵数:92+28=120(棵)
两年一共栽树:120+92=212(棵)
答:两年一共栽树212棵。

(2)学校举行运动会,三年级35人参赛,四年级61人参赛,五年级比三、四年级参赛的总人数的2倍少36人,五年级有多少人参赛?
思路导航
分析题意,先用35+61求出三、四年级总人数。

再用三、四年级总人数的2倍减去36。

即可求出五年级参赛人数。

三、四年级总人数:35+61=96(人)
五年级参赛人数:96×2-36=156(人)
答:五年级有156人参赛。

课堂练习4、解决问题。

(1)商店上午卖出童鞋18双,下午又卖出童鞋23双。

下午比上午多收入425元。

每双童鞋多少钱?
(2)甲、乙两车从相距250千米的两地出发,甲车每小时行24千米,乙车每小时行36千米,4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燕子考青蛙
一天,燕子对青蛙说:“咱们比一比谁的数学好。

”青蛙同意了。

青蛙出题:上个星期一我吃了一只害虫,星期二吃了3只害虫,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吃两只害虫,问一星期共吃多少只害虫?燕子说:“1+3=4,4+5=9,9+7=16,16+9=25,25+11=36,36+13=49,你一共吃了49只害虫。


青蛙说:“你考我吧。

”燕子说:“上星期一我吃了两只害虫,星期二吃了4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吃2只害虫,问我一个星期……”“吃了56只害虫”。

燕子没说完,青蛙已经说了答案。

燕子说:“算得这么快!教教我速算的窍门吧”。

青蛙让燕子画7个圈,然后按第一个圈放一只害虫,后面的圈依次比前一个圈多两只,它们的顺序是1、3、5、7、9、11、13,加起来是49,青蛙在每一个圈外各放一只害虫,再用49+7=56。

燕子称赞青蛙真聪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