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脚手架安全培训课件

脚手架安全培训课件


(四)、构造要求
1. 斜道应附着外脚手架或建筑物设置; 2. 运料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5米,坡度不应大
于1:6;人行斜道宽度不应小于1米,坡度不 应大于1:3.
3. 拐弯处应设置平台,其宽度不应小于斜道宽度; 4. 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应设置栏杆及挡脚板,栏
杆高度应为1.2米,挡脚板高度不应小于180cm; 5. 人行斜道和运料斜道的脚手板上应每隔
主要为:1.马镫式内脚手架; 2.支柱式内脚手架。
(三)、工具式脚手架
1.吊篮脚手架; 2.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3.外挂防护架; 4.门式钢管脚手架。
二、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 范 JGJ130—2011
(一)、使用时间:
1.该标准于2011-01-28发布,于2011-12-01实施; 2.本标准将脚手架钢管改为宜采用Φ48.3×3.6钢管; 3.目前我们使用的钢管材料为Φ48×3.5钢管.
解冻后; 6 停用超过一个月。
脚手架验收表
(七)、可移动式脚手架
(八)、脚手架作业常见危险
(九)、搭设改进措施
三、悬挑式卸料平台
悬挑卸料平台与建筑物间隙防护大样图
(二)、构造要求
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双排脚手架应设置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单、双排脚手架剪刀撑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⑴.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按表6.6.2的规定确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米。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2.高度大于6米的脚手架,宜采用之字型斜道。
4、立杆悬空,未着地受力。
6、脚手板应使用宽200mm,厚50mm的木质 材料。
脚手板应铺满、铺稳,离墙面的距离不应大 于150mm;
脚手板探头应用镀锌钢丝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用镀锌 钢丝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防止滑动。
采用对接或搭接时均应符合JGJ130-2011规 范第6.2.4条的规定;
6.锚固型钢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 于C20。
(六)、落地式、悬挑式脚手架搭设常见通病 1、立杆基础给水、无垫木、无扫地杆
2、缺受力杆件,如连墙件、纵横向水平杆、 立杆等。
3、架体与建筑物拉结间距大于规范要求。
(横向间距50米以下隔3跨,50米以上隔2跨;垂直间距不 超过层高且不大于4米。)
建筑安全生产培训
n 随着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脚手架的种类也愈来 愈多,从搭设材质上说,有竹、木和钢管脚手架, 钢管脚手架中又分扣件式、碗扣式、承插式;按 搭设的立杆排数,又可分为单排架、双排架和满 堂架;按搭设的用途,又可分为砌筑架、装修架; 按搭设的位置可分为外脚手架和内脚手架。
一、
(二)、内脚手架
7、开口型脚手架应在开口端设置连续斜撑。
8、纵向水平杆未设置到位(未连通至转角处 最外排立杆)。
9 外架操作层无水平网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脚手架应在下列阶段检查与验收
验收表应根据施工方案量化 1 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 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 3 每搭设完6m~8m高度后; 4 达到设计高度后; 5 遇有六级强风及以上风或大雨后;冻结地区
250mm~300mm设置一根防滑木条,木条厚度应为 20mm~30mm。
(五)、型钢悬挑脚手架
1. 一次悬挑脚手架高度不宜超过20米; 2. 型钢悬挑梁宜采用双轴对称面的型钢。悬
挑钢梁型号及锚固件应按设计确定,钢梁 截面高度不应小于160mm。悬挑尾端应在两
处及以上固定于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上, 锚固型钢悬挑梁的U型钢筋拉环或锚固螺栓 直径不宜小于16mm。
3. 每个型钢悬挑梁处端宜设置钢丝绳或钢拉 杆,与上一层建筑结构斜拉结,钢丝绳、 钢拉杆不参与悬挑钢梁受力计算,锚固环 采用Φ20mm一级钢;
4.悬挑钢梁悬挑长度应按设计确定。固定段长 度不应小于悬挑段长度的1.25倍。
5. 锚固位置设在楼板上时,楼板的厚度不宜 小于120mm,如果楼板的厚度小于120mm, 应采取加固措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