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科技文献检索第四讲xPPT课件
科技文献检索第四讲xPPT课件
▪ 分类检索语言的构成
– 分类号:英文字母与阿拉伯数字混合编制而成, 其中字母表示大类,字母顺序反映大类的排列 顺序。字母后面的阿拉伯数字表示大类下类目 的划分。
– 分类表:分类表又称类目表,它是把所有大类 及各级类目按一定顺序排列而成。
▪ 几种分类语言
–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国际十进制分类法,中图 法,人大法
科技文献检索 第四讲
第二章 检索语言与检索工具
▪ 基本概念 ▪ 分类语言 ▪ 主题语言 ▪ 检索工具和检索途径
第一节 基本概念
▪ 检索语言:是一种人工语言,用于各种检索工具的 编制和使用,并为检索系统提供统一的、作为基准 的、用于信息交流的符号化或语词化的专用语言。
▪ 产生原因:由于文献的存贮者与检索者不可能进行 直接交流,因而在情报的传递过程中,文献检索者 也就不可能准确而有效地接受文献存贮者所发出的 信息,即产生了障碍。为了克服这一障碍,必须规 定文献存贮者和文献检索者双方都遵守较为合理, 便于使用的语言,以保证文献交流的顺利进行。
《中图法》
▪ 《中国图书馆图书资料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中图法》是我国目前 适用面最广、体系结构比较完善的分类法,它是图书情报部门标引文献和 读者进行文献检索的重要工具。
▪ 发展过程: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国各图书、情报部门所用的分类法极不 统一。有用“人大法”的,有用“科图法”的,而且同一单位前后使用的 分类法也不相同,这就使文献管理工作造成极大混乱,使读者查找文献极 不方便。1971年国家文物事业管理局组织全国36个图书馆,用了3年多的时 间,于1974年编制出版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1978年对《中图法》 进行修订,对第一版中的明显错误进行了修改,于1980年出版了《中图法》 第二版。1985年又组织人员对《中图法》第二版进行修订,试次历经5年, 于1990年出版了《中图法》第三版。2001年6月出版了《中图法》(第四 版)电子版1.0版。此外1973年还出版了试用版。《中图法》与国内其他分 类法相比,编制产生年代较晚,但发展很快,它不仅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分 类法的编制经验,而且还吸取了国外分类法的编制理论和技术。
▪ 基本部类(5)
– 马列毛邓(A);哲学(B);社会科学(C);自然科学(N);综合性文 献(Z)
《中图法》是一部既可以组织藏书排架又可以分类检 索的列举式等级式体系组配分类法,该分类法主要供大 型综合性图书馆及情报机构类分文献、编制分类检索工 具、组织文献分类排架使用,同时也可供其他不同规模 和类型的图书情报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调整使用。
▪ 作用:是勾通文献工作人员和文献检索者之间的桥 梁。
第二节 检索语言分类
– 表达文献外表特征的语言
▪ 题名语言:按文献题名字顺逐字排检,西文首冠词 一律不排。
▪ 著者语言:按著者姓名的字顺逐字排检。 ▪ 号码语言:按文献代码,如专利号、标准号、报告
号的顺序排检。
– 表达文献内容特征的语言
▪ 分类检索语言 ▪ 主题检索语言
C6 社会科学文献参考工具
B80 思维科学
书
B81 逻辑学(论理学)[C7]社会科学文献检索工具
B82 伦理学(道德学)书
B83 美学
C8 统计学
B84 心理学
C91 社会学
B9 宗教
C92 人口学
C93 管理学
[C94] 系统科学
C95 民族学
C96 人才学
C97 劳动科学
D 政治、法
律
E 军事 F 经济
D0 政治 理论 D1 中国 共产党
D33/37 各国共 产党 D4 工人、 农民、 青年、 妇女 XXX运 动与组
E0 军 事理论 E1 世 界军事 E2 中 国军事
E3/7 各国军 事 E8 战 略、战 役、战 术
▪ 目前,《中图法》已普遍应用于全国各类型的图书馆,国内主要大型书目、 检索刊物、机读数据库,以及《中国国家标准书号》等都著录《中图法》 分类号。
《中图法》体系结构
▪ 《中图法》采用五分法,在五大部类基础上,把基本上 大类扩展成22大类,53,838个类目(包括专用和通用类目)。 由于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文献量猛增,因此,在工业 技术(T)这个大类下,又按专业分为16个二级类目,用双 字母标志。
中图法部类和基本大类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邓小 平理论
A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 A2 列宁著作 A3 斯大林著作 A4 毛泽东著作 A49 邓小平著作 A5 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XXX斯大林、毛泽 东、邓小XXX平著作汇 编 A7 马克思、恩格斯、列 宁、XXX斯大林、毛泽 东、邓小XXX平生平和 传记 A8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 义、XXX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XXX论的学习 和研究
第二节 分类语言
▪ 分类检索语言的原理 分类检索语言主要就是运用逻辑分类原理,以
学科分类为基础,以文献内容的科学性质为对象, 从一般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进行层层划分,每 划分一次,便产生若干类目。逐级划分,就产生了 不同等级的类目,这些类目层层隶属,形成一个严 格有序的等级体系。每个类目用分类号做标记,这 样分类号连同它所代表的类目一起构成了分类表— —分类检索语言。
B 哲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B0 哲学理论
C0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B1 世界哲学
C1 社会科学现状、概况
B2 中国哲学
C2 机关、团体、会议
B3 亚洲哲学
C3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B4 非洲哲学
C4 社会科学教育与普及
B5 欧洲哲学
C5 社会科学丛书、文集、
B6 大洋州哲学
连续XXX性出版物
B7 美洲哲学
检索语言类型示意图
▪ 分类检索语言
分类检索语言是用分类号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并 按学科性质分门别类地将文献系统组织起来的语言。分 类检索语言又称等级体系分类语言。如中国图书馆图书 资料分类法(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科 图法)。本书重点介绍中图法。
▪ 主题检索语言
主题检索语言是用语词来表达文献主题概念,它不 管各语词之间相互关系如何,一律按字顺排列成主题词 表,故称主题检索语言。按选词原则,语词型检索语言 又分为标题词语言、单元词语言、关键词语言和叙词型 语言四种。本课程重点介绍其中的关键词语言和叙词型 语言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