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接种不良反应ppt课件
治疗
? 加强观察,一般不需任何处理,必要时 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 继发其它疾病。
? 严重者作对症处理。高热、头痛可给解 热镇痛药,腹痛者服颠茄片;腹泻可服 吸附或收敛药,如矽炭银或次碳酸铋, 每日2~3次。
? 高热不退或伴有其它并发症者,应密切 观察病情,必要时送医院观察治疗。
局部反应
— 反应过程是一过性的而不是持久性的; — 反应不会引起不可恢复的组织器官损害, 或功能上的障碍 (但卡介苗局部瘢痕除外 ); — 无后遗症。
常见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分类
1.按特异性 2.按临床表现 3.按反应性质 4. 按发生原因
非特异性:发热、炎症、结缔组织增生、无菌性化脓、 精神反应等
特异性:生物学、免疫学 局部、全身、皮肤、神经、肾脏、血液、骨骼、 关节、 淋巴系统 类型(1):一般反应、加重反应、异常反应、偶合症、
55%
*随着剂量的增加,局部不良反应率也增加,可达 50-85%。 **症状包括腹泻、头痛与/或肌肉痛。
罕见、严重反应发生率
反应
? 化脓性淋巴结炎
BCG ? BCG 骨炎
? 播散性BCG感染
Hib ? 不详
HepB ? 过敏性反应
麻疹/ MMR/
MR
? 注射局部红肿浸润:分为弱反应(≤ 2.5cm);中 反应(2.5~5.0cm);强反应(≥ 5.1cm)有局部 淋巴管/淋巴结炎者为局部重反应。
? 时间:大部分皮下疫苗数小时至 24小时或稍后, 局部出现红肿浸润,并伴疼痛,红肿范围一般不 大,仅有少数人其直径> 5.0cm。有的伴有局部淋 巴肿大或淋巴结炎、疼痛。一般在 24~48小时逐 步消退。
疫苗及预防接种反应的诊断处理
浙江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 2008年6月
内容
? 前言 ? 概念 ? 反应的原因 ? 反应的类型及常见反应的处理 ? 反应的预防 ? 反应的调查
前言
? 接种疫苗的效果和危险性一直有争论 ? 至今生产的生物制品或药品没有一种是百分之
百地安全和百分之百地有效。 ? 预防接种的反应将随着疫苗可预防疾病对人们
合相关) ? 注射反应 - 注射时导致的焦虑和疼痛,不是疫苗引起
的 ? 原因不明 - 原因难以确定
一般认为在接种后发生医疗事件肯定是由接种而引起的, 但是大多数此类事件实际上只是巧合。有时操作不规范 (是可以防止发生)也许是个原因。
常见、轻微不良反应发生率
局部反应 (痛, 肿, 红)
发热 >38C
易怒, 不舒服 & 全身症状
BCG
90 - 95%
-
-
Hib
5 - 15%
2 - 10%
-
HepB
成人: 15%; 儿童: 5%
-
Measles/ MMR
Polio
(OPV)
Tetanus
~10%
-
~10%*
5 - 15% <1% ~10%
5% rash <1%** ~25%
DTP
(pertussis)
过敏反应
在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中过敏反应最常见,它 是受同一种抗原(致敏原)再次刺激后出现 的一种免疫病理反应,可引起组织器官损伤 或生理功能紊乱,临床表现多样化,轻则一 过即愈,重则救治不及时或措施不当可危及 生命。
过敏性休克
属于Ⅰ型变态反应
临床表现:
出现以周围循环衰竭为主要特征的症候群.
发病呈急性经过,一般在输入抗原(致敏原) 后数分钟至1小时内发病,出现胸闷、气急、 面色潮红、皮肤发痒,全身出现皮疹,甚之 由于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而导致呼吸困难、 缺氧、紫绀,面色苍白,四肢冰冷,脉搏细 而弱,血压下降,呈昏迷状。
?0.5 - 1 in 100,000 ?1 in 100,000 to 1 in 2,500,000
?1 in 15 to 1 in 1,000 ?1 in 1,750 to 1 in 12,500 ?1 in 1,000 to 1 in 33,000 ?1 in 50,000 ?0 - 1 in 1 million
? 精神因素:紧张、体质衰弱、低血糖 ——晕厥
? 免疫功能缺陷:疫苗播散性全身感染
疫苗不良反应
包括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 两种: ?一般反应: 由疫苗本身特性引起的反应,由疫苗
的性质所决定,其临床表现和强度随疫苗而异。 一般反应的特点:
— 反应程度局限在一定限度内,除个别人因 机体差异反应略重外,多属轻微;
治疗
? 轻者湿热敷促吸收,每日3~5次,20分钟 ? 无菌性脓肿未破溃前有波动感,不宜切开排
脓,防感染或久不愈合,可抽脓,注入适量 抗生素。 ? 如脓肿已破溃,或发生潜行型脓肿而空腔, 则需切开排脓,必要时还需扩创,将坏死组 织剔除。 ? 有继发感染时,应用抗生素外科处理。
热性惊厥
? 热性惊厥是指先发热,后有惊厥,体温一般 38℃以 上,多发生在发热开始 12小时之内、体温骤升时。
常见接种 一般反应 及其处置原则
预防接种一般反应 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由疫苗本身所固有 的特性引起的,对机体只会造成一过性生理功 能障碍的反应,主要有发热和局部红肿,同时 可能伴有全身不适、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 综合症状。
常见接种 一般反应 及其处置原则
全身反应 发热反应:轻度( 37.1~37.5℃)、中度 (37.6~38.5℃)和(≥38.6℃)
? 发作突然,时间短暂,肌肉阵发痉挛,四肢抽动, 两眼上翻,口角牵动,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呼吸 不规则或暂停,面部与口唇发绀,可伴有短暂的意 识丧失,大小便失禁。
? 预防接种引起的惊厥,多数只发生 1次,发作持续 数分钟,很少有超过 20分钟者。有些儿童可表现为 多次短暂惊厥。
? 无中枢神经系统病变,预后良好,不留后遗症。 ? 惊厥应与脑炎,脑膜炎,破伤风等感染性疾病,以
呼 吸 正常至深呼吸
心血管 心动过缓,一过性低血压
抗原抗体免疫反应 注射后5~30分钟 潮红、肿起发痒、皮疹、 眼睑浮肿 因气道阻塞而发出有声 响呼 吸(喘鸣) 低血压,心动过速
? 皮内接种卡介苗者,于 4周左右在局部出现红肿, 以后化脓或溃疡, 3~5周结痂,形成疤痕。
? 部分接种含吸附剂疫苗者,注射局部不易吸收, 刺激结缔组织增生,形成硬结。
治疗
? 轻度反应一般不需处理,自行恢复正常。 ? 较重的局部反应:热敷,每日数次,每次
10~15分钟,可助消肿,减少疼痛。 ? 卡介苗的局部反应不能热敷。 ? 对特殊敏感的人可考虑给予小量镇痛退热
事故 类型(2):一般反应、异常反应、合并症 类型(1):疫苗诱导、实施错误、偶合、诱发 类型(2):疫苗反应、实施差错、偶合症、注射反应
(精神性)、原因不明
WHO分类
? 疫苗反应 – 由疫苗固有的性质所引起 ? 实施差错 - 在疫苗的准备、处理、接种过程中出现错
误所引起的 ? 偶合症 - 预防接种后发生但不是预防接种所引起的(偶
概念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WHO,关于疫苗安全的补充信息,2000) 对不久前接种疫苗者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事件。 — 包括并非由疫苗引起、但错误地与之联系起来的并发 事件。 — 由于卫生工作者、父母或群众对某一疫苗接种后 发 生的事件,产生足够的关注以致必须进行报告,它就可被 视为不良事件。但在调查之后,可能会发现这种事件并不 是疫苗造成的。
? 过敏性休克很少见 (预防接种后发生率为 1/百万) ? 晕厥很常见,未经培训的人员会误诊晕厥 /头晕为
过敏反应,反之亦然
及时有效的处理对于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过敏反应与晕厥的区别
晕厥(Faint)
过敏反应(Anaphylaxis)
病因
血管迷走神经性反应
发病时间 通常在接种时或稍后
皮 肤 苍白、出汗、冰冷、湿粘
药,一般每天2~3次,连续1~2天即可。
常见疑似异常反应的诊治原则
无菌性脓肿
? 局部较大红晕、浸润, 1~3周出现大小不等的硬 结,局部肿胀、疼痛。炎症表现并不剧烈,可持 续数周至数月。轻的可自原针孔流出略带粉红色 的稀薄脓液,较重者可形成溃疡,溃疡呈暗红色, 周围皮肤呈紫红色。
? 溃疡未破溃前,有波动感。严重者破溃排脓,创 口和创面长期不能愈合,有时形成脓腔,数月至 年余不能收口,轻者经数月可自行吸收。
? 发热 ?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降低) ? 严重过敏 ? 过敏 ? 脑病
发病率
? 1,000到10,000分之一 ? 3,000到1亿分之一 ? ~百万分之一
? 6-900,000分之1 ? 3,000分之一 ? 30,000分之一
? ~100,000分之一 ? ~百万分之一 ? <百万分之一
严重但罕见的不良反应
的威胁减小,更多地得到人们的关注。 ? 一些非常罕见的与疫苗相关的不良反应事件时
有发生。 ? 证实反应的因果关系较困难
概念
疫苗和预防接种
-疫苗:药品的一种 -预防接种:一种行为
预防接种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反应 -疫苗接种不良事件 - 疫苗接种异常反应
实际上以上三者在外延上存在明显差异,在内涵 之间也有相互重叠交叉。
反应
发生率
脊灰 ?疫苗相关脊灰病例 (OPV) ?首剂、成人、免疫抑制高危
?臂丛神经炎
破伤风 ?过敏
百日咳 ?持续性尖叫
?乱抓
(DTP- ?无力、反应减弱、发作 全细胞) (HHE)
?过敏 ?脑病(注:危险可能为0)
?2-3百万分之一 ?1 in 750,000 first dose compared to 1 in 5.1 million for subsequent doses
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因素
疫苗本质因素 使用的因素
个体因素
疫苗本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