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大连成龙新材料有限公司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1.1 项目背景大连成龙新材料是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股份公司投资成立的子公司,项目要紧生产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包括聚羧酸和NF(萘系)高效减水剂等。

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是国内外最新的第三代高浓度高效减水剂,与常用减水剂相比,具有减水率高、掺量低、坍落度缺失少和无毒无污染等优点,是配制水泥用量低、和易性好、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好的高性能混凝土的最佳材料。

聚羧酸产品目前在日本、法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生产和应用比较广泛,在国内只有西卡、巴斯夫和花王等国外大的化学建材公司刚刚建厂生产,应用依旧要紧依靠进口。

大连市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凭借自身的科研优势,通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完全把握了聚羧酸的合成技术,合成后的产品性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具有收率高成本低的优点,且有效的幸免了生产污染问题。

项目建成后聚羧酸产品可替代进口,覆盖整个高端减水剂市场,可应用于哈大客运专线、大连红沿河核电站、沈阳和大连地铁等重大工程项目。

NF(萘系)是目前市场要紧应用的减水剂,高效减水剂中的80%是传统的萘系高效减水剂,其生产工艺及产品应用技术差不多成熟,但近两年来受其原料和运输的阻碍,供应到大连的NF(萘系)较为紧张、价格高,质量不稳固,提高了复配外加剂企业的生产和应用成本。

合成NF(萘系)减水剂后,可满足大连地区混凝土外加剂的一般市场要求,降低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

1.2 评判目的略。

1.3 编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评判技术规范、参考资料、托付文件1.4 环境功能区划与评判标准1.4.1 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依照大连市政府公布的《大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大连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区划的通知》大政办发[2005]42号文件,项目所在地区为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本评判按二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进行操纵。

(2)声环境该项目位于大连松木岛化工产业基地,环境噪声执行《都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3类标准。

1.4.2 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该项目工艺废气排放标准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食堂油烟废气执行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中型规模排放标准。

(2)污水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内规划建设一座污水处理厂,位于化工基地西南侧,本项目西北侧,处理规模为10万m3/d,拟采纳A2/O工艺对园区污水进行处理,2007年4月开始筹建,2018年12月建成投入运行,同时配套建设污水管网。

企业污水处理至《松木岛化工园区工业污水进网标准》后,进入化工基地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回用或排放。

(3)噪声该项目位于瓦房店市松木岛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属工业区,对项目厂界噪声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中的Ⅲ类标准进行操纵。

(4)固体废弃物企业固体废弃物的排放,执行《辽宁省工业固体废物污染操纵标准》(DB21-777-94)。

危险废物操纵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操纵标准》(GB18597-2001)。

1.5 评判等级及评判范畴依据建设项目工程特点和所在地环境特点,本项目评判等级划分为三级。

1.6 评判内容及评判重点依照项目建设性质、排污特点及区域环境功能状况确定本次评判重点内容为:(1)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判对建设项目区域大气、噪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调查与评判。

(2)工程污染分析从生产工艺流程入手,重点分析项目投产后要紧污染物产生的环节、种类、数量和排放方式,核算各类污染物排放总量。

(3)环境阻碍推测评判结合项目周围环境概况,依照项目建设过程中及建成投产后要紧污染物的排放情形,综合分析项目建设对区域环境的阻碍范畴和程度。

(4)环境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针对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要紧污染物提出切实有效的污染防治措施,要紧包括工艺废气、废水、各类固体废弃物等,分析论证建设单位拟采取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关建议,提出合理的环境爱护措施。

(5)风险评判对工艺、贮运系统进行风险识别,确定危险源,推测环境风险事故阻碍范畴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

(6)清洁生产与总量操纵对比清洁生产标准对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进行分析评判,提出实现清洁生产的相关建议,提出污染物总量操纵要求。

(7)公众调查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网上公示的形式,对项目建设区域公众对本项目的同意程度进行调查。

(8)评判结论综合建设项目环境阻碍因素分析、区域环境现状调查情形并结合项目环境风险分析结论,从环保角度对该项目建设选址的合理性及项目的可行性做出结论。

2 建设项目概况2.1 项目名称及性质项目名称:大连成龙新材料聚羧酸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大连成龙新材料2.2 项目选址建设项目位于瓦房店市的炮台镇松木岛大连化工产业基地内。

2.3 建设内容及规模大连成龙新材料总占地面积24856 m2,一期占地面积为12428 m2,建筑面积为14902 m2,一期面积6100 m2,分为综合楼、主厂房、复配车间、原料仓库、干混车间;二期预留地占地面积为12428 m2。

2.4 产品方案、产业政策及生产规模项目要紧原料为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液碱、工业萘、甲醛和硫酸等,项目要紧生产聚羧酸高效减水剂15000 t/a、NF(萘系)高效减水剂20000 t/a和复配减水剂5000 t/a等。

项目产品及工艺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进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名目(2005年本)》第40号文件,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

2.5 公用工程(1) 给水、排水项目规划用水来自化工基地自来水管网,部分通过美国海德能公司的ESPA1-4040型反渗透膜制得脱盐纯化水。

自来水要紧用于产品(除聚羧酸盐减水剂)生产配料、循环冷凝水及职工生活用水,脱盐纯化水用于聚羧酸盐减水剂的生产。

本着清污分流、操纵污染、爱护水资源的原则,将排水系统划分为生产、生活污水系统和厂区雨水及净下水系统。

(2) 供热、供气工程该项目生产用蒸汽和供暖由松木岛化工产业基地统一供给。

化工基地内拟建热电站,实行热电联产,配备两台220t/h、9.8MW的高压蒸汽锅炉,实现发电80兆瓦、供蒸汽302.7t/h,供热设施及管网的建设将于化工产业基地正式投入运营前完成,以满足化工产业基地内各企业(包括本项目)的生产要求。

(3) 供电工程本项目用电负荷为300 kW。

2.6 生产班制及定员该项目运营后劳动定员为36人,工人33人,治理人员3人。

年工作日数为300天,间歇生产,忙时采纳四班三运转工作制,年生产时刻为7200小时。

治理人员每天八小时工作制,年工作日数为251天。

3 工程污染分析 3.1 生产工艺流程3.1.1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工艺流程(一)生产差不多化学原理及化学反应式甲基聚乙二醇(M =1000)和甲基丙烯酸在助剂的作用下酯化得到大分子单体,然后与甲基烯丙基磺酸钠、甲基丙烯酸单体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和,再用碱中和得到梳形聚羧酸钠盐。

合成过程由酯化、聚合及中和反应组成。

A 、酯化反应CH 2CCOHOCH 3+CH 3O nCH 2CH 2O酯化CH 2C C OCH 3CH 3O nCH 2CH 2O+H 2OB 、聚合反应CH 2C OHCH 3+CH 2C C OCH 3CH 3O nCH 2CH 2OCH 2CC OCH 3CH 2SO 3Na +Ca b c CH 3CCH 3CCH 3ancbCH 2CH 2CH 2C=O OHC=O CH 2SO 3NaO CH 2CH 2OCH 3nC 、中和反应 2C OHCH 3+CH 2OCH 3CH 3O n CH 2CH 2O CH 2C C OCH 3CH 2SO 3Na +Cbc CH 3CCH 3CCH 3ancnnbCH 2CH 2CH 2C=O OHC=O CH 2SO 3NaO CH 2CH 2OCH 3CCH 3CCH 3CCH 3ancbCH 2CH 2CH 2C=O C=O CH 2SO 3NaO CH 2CH 2OCH 3中和NaOHONa3.1.2 NF 萘系高效减水剂工艺流程(一)生产差不多化学原理及化学反应式工业萘经浓硫酸磺化生成β-萘磺酸,然后与甲醛缩合生成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再用碱中和得到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

β-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的合成过程由磺化、水解、缩合及中和反应组成。

A 、磺化反应B、水解反应水解反应的目的是去除磺化反应过程中生成的α-萘磺酸。

C、缩合反应D、中和反应(二)工艺流程说明A、熔萘工序将白色粉状工业萘加入熔萘反应釜中,加热熔化,时刻约2h。

B、磺化反应萘的磺化反应属于亲电取代可逆反应,磺化时萘环上的氢原子被磺酸基取代而得到萘磺酸。

当料温达135℃后开始加酸,硫酸用量以硫酸与萘的摩尔比为1.35~1.40较为适宜,过量的硫酸对磺化反应已没有明显的阻碍,而且会增加中和反应过程中碱液的用量。

反应过程中通过操纵加酸速度,使料温平稳上升,温度升至160±2℃时进行保温反应2~3h,即可得到80~90%的β-萘磺酸,10~20%的α-萘磺酸。

C、水解反应磺化反应终止后,反应混合物中含α-萘磺酸,如不将它除去,将阻碍缩合反应。

水解反应的目的确实是将反应生成的α-萘磺酸水解成β-萘磺酸,α-萘磺酸反应活性较大,在110~120℃下加水反应0.5h即可去除。

D、缩合反应阻碍产品性能的关键因素是缩合物的聚合度,聚合度在一定范畴内要紧受原料配比、反应温度、反应时刻等因素的阻碍。

为了利于反应的开始及坚持较快速度,缩合前总酸度应操纵在34%左右,酸度太低对缩合反应不利。

缩合反应过程中会生成水,理论上,移走水会促进反应的进行,但体系粘度增长过快,不利于链反应,因此物料开始变稠时即加入一定量的水会使粘度降低,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在料温降至85℃时开始加入甲醛,为了达到聚合物的核体数为7~12,对应分子量为1680~2890的要求,甲酸用量以甲醛和萘的摩尔比为0.90左右为宜。

操纵反应升温速度每分钟不超过1℃,1.5h内加完甲醛,终点温度不超过ll5℃。

然后在110±5℃范畴内反应3h,通过测定搅拌电机的电流来间接测定物料粘度,达到规定值后加入适量热水搅拌。

反应过程中,要操纵好加料速度和反应温度,防止聚合反应失控造成聚合过度。

E、中和反应在缩合反应后的产物加水稀释,冷却至60~70℃,加入30 %NaOH 溶液进行中和,将产品PH值调整到中性或偏碱性的范畴内(PH=7~9)即可。

3.2大气污染物本装置生产加热采纳蒸汽,因此产生的废气要紧为工艺废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