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公路边坡防护及支挡措施技术
摘要: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的公路工程建设已由以前的粗放
型发展逐步向集约型可持续方向发展。
随之而来的公路路堑边坡的稳定性防护问
题成为不可回避的重要工程问题。
为了进一步探讨可行、高效的公路路堑边坡防
护技术,本文以高海拔地区的公路工程建设中的路堑边坡防护为主要研究对象,
详细分析了各类处理技术的优劣,以期为后续的公路工程边坡防护技术积累经验。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堑边坡;防护技术分析
引言
长期以来,公路工程建设一直是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随着公路工程建
设不断向我国西北内陆推进,由于高海拔带来的公路工程路堑边坡防护处理技术成为不可回
避的重要工程问题之一。
就是公路工程设计施工而言,良好的路用性能取决于合理的道路平
纵断面设计,在山区进行公路工程施工时,为了确保路线的平纵断面满足规范要求,必须对
路线进行合理填挖方。
所以,由于填挖方带来的边坡防护问题随之产生。
1关于公路工程边坡防护技术的几点准则
在长期的工程实践中,施工人员和设计人员总结出了大量的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治理措施
和方法,但归根结底,不管何种方法和措施其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不变的,即:因地制宜、安
全高效、性价比优;取材方便、外形美观。
在具体的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施工实践中,必须先
对路线途径区域的地形、地貌及相关地质条件有一个宏观了解,并依次选取可行的防护方法,最大程度降低施工造价,凸显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施工的性价比优势。
此外,在具体防护施工中,为了降低额外费用,应尽量选用易取材料,降低运输费和人工费,保证经防护处理后的
边坡经济耐用。
再者是,为了响应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应该优先选用适合当地生长
的植物作为防护植被,体现就地取材的基本原则。
最后,公路工程路堑边坡防护效果要注意
同周边环境的协调相容性,在确保防护可靠、安全的基础上,尽可能照顾美观。
2 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处理技术分析
2.1 天然植被防护技术分析
所谓天然植被路堑边坡防护技术就是将草坪或者灌木种植在边坡位置,通过植物对水土
的保持作用,起到固结边坡的目的,从而降低由于雨水重刷而引发的路堑边坡失稳及垮塌问题。
天然植被边坡防护技术适用于适合植物生长的位置和环境中,此外,通过使用天然植被
绿化边坡防护技术还能显著增强路堑边坡位置的绿化效果,使得绿化作用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对于具体的植被选取而言,必须坚持就地取材的原则,公路路堑边坡防护位置一般多生
长根系发达且耐寒耐旱能力较强的植物和低矮灌木。
比如:冰草,其属于低矮灌木类植物,
能够很好地适应高海拔地区长期高寒和干旱的气候环境。
对于植被的种植方式而言,目前所
使用的方法较多,例如喷撒法、条播法等。
同时,对边坡的防护可以利用植树法,利用树木
的作用对其进行防护,不但可以使边坡的稳定性加强,还有防风固沙的作用,同时可以使冰
雪危害路面的现象减轻,对气候也有调节作用,对路容也具有美化作用。
2.2 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技术分析
对于不适宜进行植被防护的地区,必须采取工程处理方式,工程处理技术多被应用在土
层沙化严重的区域、依照节理成长的岩石路堑边坡及碎石挖方边坡等,由于上述地质类型无
法满足植物最基本的生长条件,故只能进行人工工程防护。
就工程防护技术而言,各技术各
有优劣。
以下进行详细分析:
2.2.1 路堑边坡的坡面防护技术
坡面防护技术可细分为抹面防护河喷射混凝土防护两种。
(1)抹面防护技术
抹面方式技术的主要适用范围为易被风化和侵蚀的软质岩石中,其中涉及的路堑边坡材
料主要涵盖:页岩石、泥灰等,这些材料长期暴露在大气环境中,很容易出现风化侵蚀,所以,必须对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可以考虑在边坡表面附加一定厚度的耐风化层,确保风
化岩石能够与外界空气隔绝,从而削弱风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
常见的抹面材料主要有水泥
砂浆石灰混合料石浆等。
一般抹面厚度在3~7 cm 较为合适,其使用寿命为6~8 年左右。
为了避免裂缝的产生,可以在其表面增设沥青保护层。
(2)喷射混凝土边坡防护技术
对于一些较容易风化河侵蚀的软质岩石、节理生长岩石技坡面不平整的挖方边坡中,可
以考虑适用喷射混凝土防护加固技术。
此加固技术通过使用机械辅助,对坡面进行承载力加固,由于外包混凝土在强度河耐腐蚀方面较优,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岩石的风化情况,具备较
高的防护功能。
2.2.2 砌体路堑边坡防护技术分析
(1)防护墙体防护加固技术分析
所谓护面墙体防护技术就是利用浆砌片石结构,对质地较软的岩石河岩层等挖方边坡进
行覆盖,以防止墙体被大气影响河破坏,抑制路堑边坡墙体继续风化。
若缺少必要的防护石料,可以选用混凝土替代。
使用混凝土的优势在于能够提升路堑边坡的承载能力,且外形美观。
(2)干砌片石路堑边坡防护技术分析
考虑到高海拔地区或者穿越山区的公路建设项目中,一般会遇到挖方较为严重的区域,
此区域可以考虑选用干砌片石进行路堑边坡防护,可以显著抑制雨水对路堑边坡的冲刷作用。
除此以外,使用干砌片石除了能够显著提升防护效果外,还能降低施工成本,尤其对于边坡
的变形抵抗效果显著。
在水流的作用下,干砌片石基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陷,所以,必须
在对应的结构层下面增加配套的垫层,以抵御水流的冲击能力。
(3)浆砌片石路堑边坡防护技术分析
对于无法进行植被防护的区域,或者当地石料、石材较为丰富,可以考虑选用浆砌片石
防护技术,通过拌和水泥砂浆,用以填充浆砌片石周边的缝隙,确保浆砌片石成为一个能够
承载的结构,从而抵御外界各种侵蚀作用。
所以,浆砌片石同干砌片石相较而言,其承载能
力更高。
且具备质地坚固、取材容易、施工技工艺流程简单等诸多特点。
2.2.3 目前常用的路堑边坡挡土墙防护技术分析
使用挡土墙结构作为公路路堑边坡的防护技加固构件较为常用,同时也是目前应用最广
泛的公路路堑边坡加固防护技术之一。
对于挡土墙防护结构而言,依照其结构断面形式可以
划分为多种不同形式,其中,每种挡土墙结构形式在外形及防护性能方面各有优势。
所以,
在具体的挡土墙结构使用实践中,必须先对拟防护边坡进行实地考察,选取合适的结构形式,确保防护效果。
(1)重力式挡土墙防护技术分析
重力式挡土墙是最基础、最常见的挡土墙之一,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墙体自身的重力保持
墙体稳定。
重力式挡土墙选用的材料主要有:石材、砖块及混凝土砂浆,这种挡土墙的优势
就是可以就地取材、有较为简单的结构、便于施工、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其不足为有较大的
工程量、地基有较大的沉降等。
在高度为5~6m 的小工程中适合使用这种挡土墙结构。
(2)锚杆挡土墙防护技术分析
锚杆挡土墙结构的主要构造原理是利用锚杆及钢筋混凝土面板组成的结构物充当边坡支
撑结构,从而为路堑边坡提供支挡。
其中,钢筋混凝土的面板对边坡土体起到一定程度的支
护作用,此外,同时对土的侧压力起到传递作用,使其力集中到锚杆中,而锚杆锚固段通过
拉力对挡土墙进行稳定。
(3)竖向预应力锚杆式挡土墙防护技术分析
竖向预应力锚杆式挡土墙主要在地基中竖立锚杆,在墙体内部砌筑,通过对锚杆施加预
应力,保证锚杆具备一定程度的回弹性,保证墙身在预应力的作用下能够保持稳定,这种挡
土墙构造形式在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较为常用。
3 总结
对于山区公路建设项目而言,对公路路堑进行科学、高效防护,是确保公路路用性能的
重要因素。
虽然所涉及的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技术众多,但大体上可以划分为植被防护和工程
防护两种。
在具体的公路路堑边坡防护实践中,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综合考虑,争取选取性
价比最高的防护技术。
参考文献:
[1] 罗根传.膨胀土路堑边坡防护技术探讨[J].西部交通科技,2012(7).
[2] 张文君.浅谈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技术[J].中国科技财富,2012(13).
[3] 吴小超,贾开伟.公路路堑边坡防护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