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业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业

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作业姓名: 学号: 年级:学习中心:—————————————————————————————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题1 在图1电路中,设V t v i ωsin 12=,试分析二极管的导电情况(假定D 均为理想二极管)。

解:题中的电路是二极限幅电路,对电路(a),当输入电压幅度6+≥i v V时,二极管导电,输出电压为+6V,当输入电压6+≤i v 时D 截止,输出电压等于输入电压i o v v =;对电路(b ),当输入电压幅度6+≤i v V 时二极管导电,输出电压为i o v v =,输入电压6+≥i v V 时,二极管截止,输出电压为+6V;对电路(c ),是一个双向限幅电路,当输入电压6-≤i v V 时,D1导电、D2截止,输出为—6V ,当输入电压8+≥i v V 时,D2导电、D1截止,输出电压为+8V 。

图1题2 电路如图2所示,分析在下述条件下各二极管的通断情况。

设二极管D 的导通压降VD =0.7 V,并求出D 导通时电流I D 的大小。

(1)VCC1= 6 V,V CC2= 6 V,R 1= 2 k Ω,R 2= 3 k Ω; (2)V CC1= 6 V,V C C2= 6 V,R1=R 2= 3 k Ω;(3)V CC 1= 6 V,VCC 2= 6 V,R 1= 3 k Ω,R 2= 2 kΩ。

图2解:(1)求出二极管两端的开路电压,如开路电压使二极管正偏,则二极管导电,然后再求出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二极管开路后流过R1和R2的电流:mA R R V V I CC CC 4.25122121==++=,则二极管两端的开路电压V IR V V IR V CC CC 2.11122=-=-=,由于二极管两端开路电压大于0.7V ,所以二极管导电,导电后,二极管二端压降为0.7V 。

此时流过二极管的电流用载维南等效电路计算。

(2)当R1=R2=3K 时,二极管开路时流过过两电阻电流为:mA R R V VI CC CC 26122121==++=则二极管两端的开路电压V IR V V IR V CC CC 01122=-=-=,所以二极管截 止,流过二极管的电流为零。

(3)当R1=3K 、R2=2K 时,二极管开路时流过过两电阻电流为仍为:mA R R V V I CC CC 4.25122121==++=则二极管两端的开路电压V IR V V IR V CC CC 2.11122-=-=-=,二极管两端 电压为反偏,二极管截止,流过二极管电流也为零。

题3 图3(a)所示电路中,D 1、D 2为硅管,导通压降V D 均为0.7 V,图3(b)为输入A v 、B v 的波形,试画出O v 的波形。

解:这是一个二极管的与门电路,只有当输入A v 、B v 全为高电平时,D1、D2全导电,输出高电平7.57.050=+=v V ,其它情况输出低电平7.00=v V 。

题3mA I D 417.02.17.02.1≈-=题4 图3电路中,输入端A v 、B v 如按下述各种方法连接时确定相应的输出O v = ?。

(1)A v 接+2V,B v 接+5V; (2)A v 接+2V,B v 接-2V; (3)A v 悬空,B v 接+5V ; (4)A v 经3K 电阻接地,B v 悬空。

题5 图5所示电路中,设()V t v I ωsin 103+=,稳压管1Z D 和2Z D 的稳定电压分别为V V Z 51=、V V Z 72=,正向降压为0.7 V 。

试画出Z i 和O v 的波形(要求时间坐标对齐)。

题5题6 图6所示电路中,稳压管2CW16具有下列特性:稳定电压9 V,耗散功率允许值250 mW,稳压管电流小于1 m A时不能稳压,且动态电阻不大于20Ω。

试按电路中的参数计算:(1)当Ω=k R L 1时,电流R I 、Z I 、L I 的大小; (2)当电源电压I V 变化20±%时,计算O V 的变化量。

题6题7 有甲、乙两个三极管一时辨认不出型号,但可从电路中测出它们的三个未知电极X、Y 、Z对地电压分别为:甲管V V X 9=,V V Y 6=,V V Z 7.6=;乙管V V X 9-=,V V Y 6-=,V V Z 2.6-=。

试分析三个电极中,哪个是发射极、基极和集电极?它们分别是NP N型还是PNP 型,是锗管还是硅管?解: 甲管为NPN 型硅管,其中X 为C 极,Y 为E 极,Z 为B 极;乙管为P NP 型锗管,其中X 为C 极,Y 为E极,Z 为B极。

题8 从图8所示各三极管电极上测得的对地电压数据中,分析各管的类型和电路中所处的工作状态。

注:图中的型号3AX31C等表示的意义为:第1个数字3表示三极管,第2个字母A 、D 、C 等分别表示管子的材料为锗、硅、硅材料,第3个字母G、K、X 、D 分别表示高频管、开关管、低频管、大功率管等,后面的数字和字母通常表示序号。

(1)是锗管还是硅管? (2)是NPN 型还是PNP 型?(3)是处于放大、截止或饱和状态中的哪一种?或是已经损坏?(指出哪个结已坏,是烧断还是短路?)[提示:注意在放大区,硅管V V V V E B BE 7.0≈-=,锗管V V BE 3.0≈,且V V V V E C CE 7.0>-=;而处于饱和区时,V V CE 7.0≤。

]题8题10 图10所示电路中,设晶体管的50=β,V V BE 7.0=。

(1)试估算开关S分别接通A 、B、C 时的B I 、C I 、CE V ,并说明管子处于什么工作状态。

(2)当开关S 置于B 时,若用内阻为10 kΩ的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BE V 和CE V ,能否测得实际的数值?试画出测量时的等效电路,并通过图解分析说明所测得的电压与理论值相比,是偏大还是偏小?(3)在开关置于A时,为使管子工作在饱和状态(设临界饱和时的V V CE 7.0=),cR 的值不应小于多少?题10解: (1) S 接A 点;143.01007.015≈-=B I mA ,1.7143.050=⨯==BC I I βmA,5.2015-=-=C C CE R I V V,说明管子已经饱和了。

IC 和VCE 应重新计算如下:94.215=-≈CCESC R V I mA, V CE ≈0.3V。

S 接B 点时:6.285007.015≈-=B I mA , 43.10286.050=⨯==BC I I βmA,85.715=-=C C CE R I V V ,管子处于放大状态。

S接C点时:发射极反偏,所以,I B≈0,IC≈0,VCE=15V,管子截止。

题11 图11(a )~(c )所示均为基本放大电路,设各三极管的50=β,V V BE 7.0=。

(1)计算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画出交流通路,说明各种放大电路的组态。

(2) 交流通路如下图所示。

图(a )、图(b )为CE 组态,图(c )为CB 组态。

解:图(a ):IBQ ≈18.5μA ,I CQ≈0.93mA,V CEQ ≈8.2V ;图(b )电路:A 7335117.012)1(7.012μ≈⨯+-=β++-=e s BQ R R ImA 65.3=β=BQ CQ I I[]V 65.5)23(24-=+--=CQ CEQ I V图(C)电路:A 181515.47.07.1)1(//7.01521211μ=⨯+-=β++-+⨯=e b b b b b BQR R R R R R I I CQ =βIBQ=0.9 mAVCE Q=15-(Rc+R e )I CQ=9.5 V(2) 交流通路如下图所示。

图(a)、图(b)为CE 组态,图(c)为CB 组态。

题12 双极型晶体管组成的基本放大电路如图题12(a )、(b)、(c )所示。

设各B JT 的Ω=200'bb r ,50=β,V V BE 7.0=。

(1)计算各电路的静态工作点;(2)画出各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指出它们的电路组态; (3)求电压放大倍数v A 、输入电阻i R 和输出电阻o R ;(4)当逐步加大输入信号时,求放大电路(a )将首先出现哪一种失真(截止失真或饱和失真),其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度为多少?图12解:对图(a)电路:(1) 求静态工作点A7335117.012)1(7.012μ≈⨯+-=β++-=e s BQ R R ImA65.3=β=BQ CQ I I[]V65.5)23(24-=+--=CQ CEQ I V(2) CE 组态,微变等效电路为:(3) 动态指标计算 Ω=+=β++=k 56.0073.026200)1('EQ T bb be I V r r17956.0250-=⨯-=-=becv r R A β64)179(56.0156.0-=-+=+=v i s i vs A R R R ARi=rb e=0.56 k Ω Ro =R c=2 k Ω(4) 当截止失真时,V om1=IC Q×Rc=7.3 V当饱和失真时,Vo m2=|VCEQ|-|VCE S|=5.65-0.7≈5.0 V 所以,首先出现饱和失真。

Vom=5.0V 图(b)电路: (1) 求静态工作点A 181515.47.07.1)1(//7.01521211μ=⨯+-=β++-+⨯=e b b b b b BQR R R R R R I ICQ =βIBQ=0.9 mAVCEQ=15-(Rc+Re )ICQ=9.5 V(2) CB 组态,微变等效电路为: (3) 动态指标计算Ω=+=β++=k 64.1018.026200)1('EQ T bb be I V r r7.7764.1)1.5//1.5(50)//(=⨯=--==be b L c b i o v r I R R I V V A βΩ==+==315164.1//11//βbe e i i i r R I V RRo ≈Rc=5.1 k Ω图(c)电路: (1) 求静态工作点A5.403512007.015)1(7.015μ=⨯+-=β++-=e b BQ R R IIC Q=β×IB Q=2 mAV CE Q=1.5-ICQ ×R e=15-2×3=9 V(2) C C组态,微变等效电路为: (3) 动态指标计算Ω=+=β++=k 85.004.026200)1('EQ T bb be I V r r99.05.15185.05.151)//()1()//()1(=⨯+⨯=+++==L c b be b L c b i o v R R I r I R R I V V A ββ[][]Ω=⨯+=++==k 8.555.15185.0//200)//)(1(//L e be b iii R R r R I V R βΩ=+=++==∞== 5451200//285.0//31////0''βb s be e R V oo o R R r R I V R L s96.099.08.5528.55=⨯+=+=v i s i vs A R R R A题13 在图13所示的两级放大电路中,若已知T 1管的1β、1be r 和T 2管的2β、2be r ,且电容C 1、C2、C e 在交流通路中均可忽略。

相关主题